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中国科学院
邮箱登录
En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博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扫描
>
图文报道
媒体扫描
图文报道
视频报道
图文报道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 | 闭鞘姜科新成员:“地莴笋花属”低调“出圈”
近日, ,为了深入探讨该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对中国和越南大部分莴笋花属的种类进行取样,建立“地莴笋花属” ,为未来亚洲闭鞘姜科的全面分类修订奠定了基础。先前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还表明莴笋花属并非单系类群,由于取样仅涉及3种莴笋花属植物,莴笋花属的系统发育关系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该团队建立了一新属— —地莴笋花属,以放置莴笋花属花序基生的成员。通过全面的标本整理和野外考察,团队成员系统地研究了地莴笋花属植物,结果表明该属目前共有6种,除先前发表的4种需要重新组合之外,还发表了2个新种。研究团队通过全面的标本整理和野外考察,系统地研究了莴笋花属植物。
时间: 2022-10-13 来源: 《广州日报》客户端 作者: 黄岚 周飞
近日,记者从华南国家植物园获悉,为了深入探讨该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对中国和越南大部分莴笋花属的种类进行取样,建立“地莴笋花属”,为未来亚洲闭鞘姜科的全面分类修订奠定了基础。
“莴笋花属”种间界限不清
生长郁郁葱葱,花后亭亭玉立。“闭鞘姜”之所以为人们所熟悉,因为常被用作鲜切花、干花和庭院绿化之用途。之所以又被称作“白头到老”,因为它每次开花时,会从下向上只开放两朵白花,直开到顶端花谢为止。
据了解,闭鞘姜科(Costaceae)全世界有7属120余种,主要分布于泛热带地区。广义闭鞘姜属是闭鞘姜科最大的属。早前有研究将闭鞘姜科分为三个主要分支——南美洲分支、亚洲分支和非洲-新热带分支;同时,将广义闭鞘姜属拆分成狭义闭鞘姜属、喇叭姜属、独叶姜属和莴笋花属。
其中,莴笋花属约10种,主要特征为茎具分枝,苞片木质化,唇瓣大而明显,柱头2片状且具2裂的附属物。由于形态性状研究不足,该属存在种间界限不清、物种鉴定困难等诸多分类学问题。
先前的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还表明莴笋花属并非单系类群,由于取样仅涉及3种莴笋花属植物,莴笋花属的系统发育关系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
莴笋花属Hellenia(徐晔春摄)
莴笋花属Hellenia(徐晔春摄)
莴笋花属Hellenia(徐晔春摄)
研究有助重建系统发育关系
为了深入探讨莴笋花属的系统发育关系,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夏念和研究团队,对中国和越南大部分莴笋花属的种类进行取样,利用叶绿体基因组和两个叶绿体基因片段,重建了莴笋花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结果表明该属是并系类群,其中花序基生的类群形成单系分支,花序顶生的类群与小唇姜属构成姐妹类群。在形态学方面,除了花序位置不同,花序基生与顶生的类群在柱头、每节具腋芽数目、花冠管形态、唇瓣形态、苞片排列紧密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异。
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该团队建立了一新属——地莴笋花属,以放置莴笋花属花序基生的成员。通过全面的标本整理和野外考察,团队成员系统地研究了地莴笋花属植物,结果表明该属目前共有6种,除先前发表的4种需要重新组合之外,还发表了2个新种。
该研究成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lant Diversity(《植物多样性》)上,不但澄清了莴笋花属的系统发育关系,也为未来亚洲闭鞘姜科的全面分类修订奠定了基础。
研究团队对中国和越南大部分莴笋花属的种类进行取样。
研究团队通过全面的标本整理和野外考察,系统地研究了莴笋花属植物。
2022-12-13
查看详情
【南方日报】广州:城园融合,和谐共生
金秋十月,距离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已近三个月,对照国务院批复要求,广州正积极探索,推动植物园走出园、融入城,构建起“ 1 + 3 + N ”城园融合体系,实现城园融合发展。广州正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作出广州贡献。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这群科研工作者又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华南国家植物园将有望为地方科研人才培养搭建更大更广的科研平台。而对于广州来说,培育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有了更充分的环境,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正在形成。
时间: 2022-10-11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谭超 周甫琦
金秋十月,距离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已近三个月,对照国务院批复要求,广州正积极探索,推动植物园走出园、融入城,构建起“1+3+N”城园融合体系,实现城园融合发展。
从空间融合到科研融合,再到活动融合,广州将立足自然资源禀赋及现有产业、公共资源,逐步构建起植物保护全域网络,深化华南国家植物园科研成果在穗转化应用,并在社会服务领域重点打造植物“自然课堂”,为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贡献广州力量。《南方日报·广州观察》特推出四个版《城园融合 和谐共生——广州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与城市融合发展特别报道》,敬请垂注。
融园入城,“植”遍广州
从空中俯瞰,华南国家植物园如一颗绿色宝石点缀在广州中心城区的东北角,“一大三小”四朵木棉花开在其中。这个结合广州市花设计的温室群景区,在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筑中尤为令人瞩目。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独特的气候、地理、人文条件让广州享誉“花城”之名千余年,也让华南国家植物园在此扎根近百年。
一座园、一座城。在这里,城市与园林相伴相生,和谐共荣。
坐拥“山水林田湖海”的资源禀赋,广州率先推动城园融合,构建“1+3+N”城园融合体系,在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的同时,建设“北—中—南”3片迁地保护示范区和N个专类植物展示园、生态科普宣教点。
北至山林、南至滨海,上至国家植物园、下至街头社区,涵盖植物保护、科研科普功能的植物园体系网,正在广州悄然展开。
科技“花开” 满城“结果”
国庆佳节,在广州的道路天桥、公园景区,三角梅竞相绽放。被鲜花盛装的城市,一派欢乐祥和的景象。三角梅又称簕杜鹃,是城市绿化花卉中的“爆款”。得益于广州科研人员多年的选种育种,在广州、深圳、珠海、福州、厦门、南宁等多个城市,三角梅已实现“一花开四季”,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线。
走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一团又一团的龙船花,红似火、橙如霞;黄钟木上,一簇簇细长漏斗形的黄钟花金英朵朵,璀璨无边;吊灯扶桑挂满枝头,花姿纤细,宛如少女的心、曼妙的美……华南国家植物园是国家植物科学研究和交流中心、战略植物资源储备库,雄厚的科研实力是国家植物园的坚强支撑。
今年7月,代表植物科学和生态科学研究国家水平的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广州在林业园林科学研究领域拥有强大底蕴。广州与华南国家植物园科研共建,组成“最强CP”,如何能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科技“花开”,满城“结果”。眼下,广州正牢牢把握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溢出效应,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打造人才高地以及建设“全域性植物公园”等方面再上新台阶,全力推动实现科研成果“走出园,融入城”的美好愿景。
城在园中 人在画中
“很多奇花异草只有植物园有,所以带孩子来看看”“这是什么果子,能吃吗?好吃么?”“‘金毛狗’很可爱,尽管是植物,但名字像动物,毛茸茸的外表也很像动物”……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华南国家植物园里好不热闹。这是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后迎来的首个国庆假期,推出了“打卡植物之最”、珍稀濒危植物展、亲子一日营等一系列精品活动,引得家长带着孩子穿梭于植物园中,市民、游客慕名来“打卡”,人气再创新高。
不只是植物园,广州可以说是处处好风光。100多种原生种热带雨林植物在珠江公园惊艳亮相,白云山依旧是市民重阳登高的最热门之选,海珠湿地里近2万平方米的粉色、紫色千日红花海肆意绽放……在倡导“就地过节”的背景下,国庆期间,广州各公园景区举行了主题花艺展、科普导赏、生态历史文化游径等30余项共200余场花事文化活动。
漫步“花城”,城在园中,人在画中。随着广州率先推动城园融合建设,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代表,全市大大小小的绿色空间成为群众唾手可得的“自然课堂”,让生态文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
市民生活的小变化折射着城市的大发展。广州正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作出广州贡献。
“植”根科研 青春“园”梦
在南方的海岛上采集土壤样本分析土壤里的“生态圈”、在戈壁滩研究胡杨遇上沙尘暴、与甘薯天敌小象甲“斗智斗勇”……一群植物研究科研学者上山入林,为改善作物追根溯源,从自然的基因图谱中寻找神秘的蛛丝马迹,为保护生态多样性提供科研基础。
“植”根科研,青春“园”梦。他们是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科研人员。一颗种子、一片绿叶背后都留有他们与植物王国的科研故事。从“新苗”再到“佳木”,一代代工作者和植物研究科学家扎根科研沃土,薪火相传。
以数年为标尺的科研生活在很多人眼中仿佛一个“不求回报”的过程,而在他们看来,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发现,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人类跨向未知领域的一小步,哪怕很小,都是一个惊喜。
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这群科研工作者又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华南国家植物园将有望为地方科研人才培养搭建更大更广的科研平台。而对于广州来说,培育更多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有了更充分的环境,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正在形成。
2022-12-13
查看详情
【南方日报】广州:科技“花开”,满城“结果”
这个国庆,在广州重要道路、广场、公园、景区,三角梅竞相绽放。三角梅又称簕杜鹃,是城市绿化花卉中的“爆款” 。得益于广州科研人员多年的选种育种,在广州、深圳、珠海、福州、厦门、南宁等多个城市,三角梅已实现“一花开四季” ,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线。全市层面上看,广州还将推动国家植物园与城市融合发展,科学有序推进植物迁地保护示范片区、植物园专类园和生态科普点建设,构建全域覆盖、功能互补的广州植物园体系,推动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建设更高品质美丽广州。
时间: 2022-10-10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谭超 周甫琦
这个国庆,在广州重要道路、广场、公园、景区,三角梅竞相绽放。被鲜花盛装的城市,一派欢乐祥和。三角梅又称簕杜鹃,是城市绿化花卉中的“爆款”。得益于广州科研人员多年的选种育种,在广州、深圳、珠海、福州、厦门、南宁等多个城市,三角梅已实现“一花开四季”,成为城市亮丽的风景线。
初秋时节,大自然的调色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走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一团又一团的龙船花,红似火、橙如霞;黄钟木上,一簇簇细长漏斗形的黄钟花金英朵朵,璀璨无边;吊灯扶桑挂满枝头,花姿纤细,宛如少女的心、曼妙的美……华南国家植物园是国家植物科学研究和交流中心、战略植物资源储备库,雄厚的科研实力是国家植物园的坚强支撑。
今年7月,代表植物科学和生态科学研究国家水平的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而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国际大都市,广州在林业园林科学研究领域拥有强大底蕴。广州与华南国家植物园科研共建,组成“最强CP”, 如何能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实验室。
科技“花开”,满城“结果”。眼下,广州正牢牢把握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溢出效应,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打造人才高地以及建设“全域性植物公园”等方面再上新台阶,全力推动实现科研成果“走出园,融入城”的美好愿景。
有“亚洲猴脑”之称的马来鹿角蕨,长得像大象耳朵的象耳鹿角蕨,叶面布着大小窗孔的龟背竹,还有叶形各异的蔓绿绒……国庆佳节,华南植物园温室群景区——奇异植物室进行了重新布置,增加了新的奇异植物,配合景观升级,给游客带来全新体验。
象耳鹿角蕨。
马来鹿角蕨。
国家植物园是代表国家水平的植物科学和生态科学研究机构,植物迁地保护是其核心功能。作为我国历史最久、保存物种最多、面积最大的植物园之一,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园区面积282公顷,保存活植物17560个分类群。一株野生稻里的不育株,可以带来杂交水稻的增产;一把不起眼的青蒿,可以攻克疟疾的世界难题。每一种植物背后,可能都隐藏着自然的秘密,其科研价值、经济价值都难以估算。
“迁地保护的树种、药材、花卉、园林绿化植物、农作物等,都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徐大平认为,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建立生物资源保存与发掘利用研发的联动机制,加大种质资源创新产出,有力推动广州、大湾区乃至全国生物资源发掘利用和生物产业的发展。
他以土沉香的开发利用为例进行了展望。“我们现在就从野生资源中间选出了100多个结香早、结香快、产量大的土沉香品种,保育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利用好种子优势和品种红利,有望使广州成为千亿级产业的发动机,成为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引领者。”徐大平表示。
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启动植物综合保护计划,在3—5年,迁地保护物种数达2万种,筛选2000种具经济价值的种类向地方政府推荐使用,选取200种开展基于植物园的研究,选取20种特有珍稀濒危植物或特色物种开展野外回归和开发利用,评价出2种进行大规模经济利用。其中,基于现有迁地保护植物,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初步筛选评价出1500种具观赏、药用、水生净化美化及生态修复等功能的经济植物,并推荐给广州市进行研发和推广应用。
事实上,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广州,拥有丰厚的高校科研力量,其一大特色就是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为例,该研究院坚持“科研出成果,成果出效益”,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系统开展园林植物引种保育及驯化利用研究,先后开展与植物引种驯化相关的科研、推广项目80多项。
食用蜡烛树。
随着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揭牌,广州林业园林科研发展迎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据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介绍,“接下来,围绕华南植物资源研发中心,搭建基础研究与技术研究平台。技术研究平台依托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建立,将联合华南国家植物园引种植物资源3000种,承接经济植物资源,挖掘植物文化,开展关键应用技术科研攻关。我们还将筛选1500多种经济植物交给广州市推广应用,协助广州市开展资源植物收集和展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从保护研究到开发利用,让科研成果走出园、融入城。华南国家植物园为广州带来了新机遇:承接提供的经济植物,集成相关植物的产业化技术,做好产业化示范与推广,发展植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新技术,支撑湾区绿色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农药对城市绿化养护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大量使用农药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2018年,刚刚博士毕业的霍立志来到了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工作。
科研人员释放有害生物的天敌。
他确定了一个“小目标”:发展和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实现城市园林有害生物的绿色防控。“有句俗语叫做‘一物降一物’,我们主要的研究方向是生物防治,‘以虫治虫’和‘以菌治虫’。” 霍立志说道。
然而,生物防治技术原来主要是应用在农业上,而在广州园林植保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广州园林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没有天敌繁育室,他们就以实验室改造;没有天敌种群和扩繁技术,他们就去引进和学习……
释放龟纹瓢虫。
历时4年,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的科研工作者调查收集到本地的天敌昆虫100多种,引进和收集到优质天敌种质资源15种,建立了天敌种质资源库,创新了人工饲料、产卵基质等天敌扩繁关键技术5项,并在广州儿童公园、珠江公园等多个公共绿地进行了示范应用,病虫害防控效果十分显著,有效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筑牢了城市的生态安全屏障。
广州珠江公园紫薇长斑蚜绿色防控应用示范区域。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毕可可是一名“植物医生”。他曾参与了攻克“树木褐根病”的工作。从此,他深切明白了作为一名园林人、植保人的责任所在,于是沿着行内专家前辈们的“脚印”,深入到“救死扶伤”的一线工作中。
多年来,毕可可始终遵循以医者之心守护古树,以自然之道呵护园林,坚信只要有一丝希望,都不能放弃。这些年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所将树木安全性评估、古树名木保护与复壮等新技术已推广至全国8个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等的26个城市。救治的大树古树不计其数,其中最老的一棵已有4000岁。
得益于广州与华南国家植物园共建共享科研平台,对于像毕可可、霍立志这样的广州园林科研工作者而言,施展才华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释放花绒寄甲。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是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还牵头中国科学院大学园艺学和林学两个一级学科的建设,拥有一支业内顶尖的导师队伍,共计11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58人,硕士生导师52人。
梧桐自有凤凰栖,大海能纳百川聚。“我们的平台更高了,大家都更有干劲了。”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院长阮琳指出,“大平台才能吸引优秀人才,我们通过和华南国家植物园共建华南植物资源研发中心,更多的优秀的科技人正加入我们这个团队里面来。我们研究院正利用市人才专项事业编制,引进具备良好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以及青年科技骨干,引进建设华南植物资源研发中心技术研究平台所急需要的人才,重点方向是植物研究、育种,生态研究等方面。”
通过与华南国家植物园共建共享科研平台,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将持续开展花城品牌植物品种的培育与应用、宜居城市生态环境营造、城市绿地生态安全保障等关键技术的攻关工作,为林业园林科技创新发挥积极作用。
对于推动地方科研人才培养,成立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意义不言而喻。“华南国家植物园将为地方科研人才培养搭建更大更广的科研平台,为广州培育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教授级高工战国强指出。
依托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溢出效应,广州正持续吸引园林科研的高层次人才,打造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研发创新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的林业园林创新团队。
国庆佳节,走进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奇异植物室,就感受到绿意葱葱,奇花异果纷呈,有花如颜玉的炮弹树、红似珊瑚的绯红珊瑚花、叶似斑马的单药花、花似蓝色喇叭的直立山牵牛,来自美洲热带地区的妈咪果已有硕果挂枝头。
左:绯红珊瑚花;右:单药花。
这些奇花异草,未来是否可能走出植物园,成为花城广州的亮丽风景线?“城市绿化是承接华南国家植物园科研成果转化的方向之一。”阮琳表示,“以后漫步在广州的大街小巷、公园绿地,一定会发现更丰富的花卉品种。让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科技之花,在广州结下满城的果实。”
炮弹树。
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科研实力雄厚,通过共建技术研究平台,广州将承接更多的经济植物的转化,进一步提升美在花城的文化名片。在物种保育基地、繁育基地、示范推广基地建设,科研成果在穗转化应用等方面,广州将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转化科研成果,扮靓城市景观、筑牢城市生态基底,一直是广州园林科研队伍的优势项目。
初秋时节,清风拂面。在广州的天桥上,鲜艳的簕杜鹃盛放着,给城市增添一分浪漫的气息。城市在快速地发展,城市的空间需要更多的绿化美化。自2003年开始,广州对标国际,开启了向城市空中索要绿化面积、发展立体绿化的新探索,全力推动桥梁绿化技术攻关和示范建设,对全市人行天桥、立交桥实施绿化、开展科技攻关,打造了“桥梁绿化”的广州智造、广州名片。
鲜花盛装下的广州五羊邨立交。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刘悦明是广州“桥梁花匠”。
他提到,“我们从云南、海南、福建、广西及珠三角等地收集簕杜鹃品种,现在已有300个品种,我院收集的簕杜鹃品种可算全国最多之一,被国家林草局授予‘簕杜鹃、木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收集回来的品种经观察、试验,筛选出适合在桥梁绿化种植的一些品种,慢慢地,我们有玫瑰红、金心双色、银边紫花等15种不同花色的簕杜鹃新品种上桥了。”
美轮美奂的东晓南立交。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簕杜鹃从一年一次开花到四季开花。目前,广州城区已完成约350公里长的桥梁绿化美化,增加绿化覆盖面积87万平方米,养护水平达到四季有花、四季常绿。同时,桥梁绿化技术已成功推广应用到深圳、珠海、福州、厦门、南宁等多个城市。
广州花园酒店天桥。
自西汉以来,广州就被称为花城,素有千年花城的美誉。广州市民自古爱花护花、爱绿护绿。广大市民和业界专家学者期待,以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设为契机,推动城市绿化再上新台阶,把广州的花城美誉唱响世界。
科研人员进行育种。
“广州一号”。
“植物迁地保护的思想将贯彻到城市公共绿地和公园建设中。”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透露,广州将通过把特色植物、乡土植物种植到市民身边的社区花园、街头绿地、口袋公园,推动建成市民身边的全域性植物公园。
全市层面上看,广州还将推动国家植物园与城市融合发展,科学有序推进植物迁地保护示范片区、植物园专类园和生态科普点建设,构建全域覆盖、功能互补的广州植物园体系,推动完善城市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建设更高品质美丽广州。
2022-12-13
查看详情
【南方日报】“植”根科研,青春“园”梦
在南方的海岛上采集土壤样本分析土壤里的“生态圈” 、在戈壁滩研究胡杨遇上沙尘暴、与甘薯天敌小象甲“斗智斗勇” … …一群植物研究科研学者上山入林,为改善作物追根溯源,从自然的基因图谱中寻找神秘的蛛丝马迹,为保护生态多样性提供科研基础。”当下,杨子银研究团队正深入对茶小绿叶蝉体内可特异诱导茶叶蜜果香产生的激发子的鉴定与合成,将其应用于茶叶蜜果香品质的定向改良,从根本上解决茶叶产量负面影响的问题。马艺天郭苏莹。
时间: 2022-10-10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马艺天 郭苏莹
在南方的海岛上采集土壤样本分析土壤里的“生态圈”、在戈壁滩研究胡杨遇上沙尘暴、与甘薯天敌小象甲“斗智斗勇”……一群植物研究科研学者上山入林,为改善作物追根溯源,从自然的基因图谱中寻找神秘的蛛丝马迹,为保护生态多样性提供科研基础。
“植”根科研,青春“园”梦。他们是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科研人员。一颗种子、一片绿叶背后都留有他们与植物王国的科研故事。
以数年为标尺的科研生活在很多人眼中仿佛一个“不求回报”的过程。而在他们看来,研究过程中的每一个发现,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人类跨向未知领域的一小步,哪怕很小,都是一个惊喜。
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州揭牌,这群科研工作者又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华南国家植物园将为地方科研人才培养搭建更大更广的科研平台,为广州培育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风景园林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教授级高工战国强表示。
土壤生物、植物是土壤生态圈中重要的一环。
早上9时,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宝生来到实验温室,仔细观察抗旱处理中的栎属材料栓皮栎,研究材料状态,并拍照记录。仅对同一材料的观察就要持续数月,而随后的数据分析工作量则更大。“要搞清楚一个物种已经非常困难了。”王宝生笑着说。
王宝生在实验温室观察抗旱处理中的栎属材料栓皮栎。
在温室中的工作相对来说已经非常“舒适”,作为植物科研学者,上山入林是他们更为熟悉的日常。
大漠孤烟对于王宝生来说,不是书上的诗句,而是工作的场景。多年前他跟随导师在西北的戈壁滩上研究胡杨,戈壁滩上一望无际的“荒芜”是他至今都记得的场景,唯一高耸的植物是胡杨。
“胡杨是一种极度耐旱耐盐碱的植物,一般都生长在非常干旱的地方,所以我们出门的时候只带了4瓶矿泉水,预计的时间是早上9时到下午3时,应该够喝了。”王宝生回忆,结果出门两个小时他们就喝完了所有的水。口渴难耐的时候还遭遇了沙尘暴,手机没了信号,两个人在漫天黄沙里迷了路,直到下午2时,才被两个当地人带出了戈壁滩。
如今回忆起这段往事,王宝生感叹的却是胡杨的保护。大片由当地学校挂牌研究的胡杨都难以存活,耐干旱耐盐碱的大树径胡杨也扛过环境的污染和恶化。
戈壁滩上的胡杨。
多年过去,这样一件轶事还在王宝生的脑海里,也为他在华南国家植物园钻研种间杂交的遗传后果和适应性意义埋下一颗种子。
“杂交在植物里面非常普遍也非常重要。通过分析物种基因组上的信息可以追溯出现有的物种是怎样来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它们的物种特性来制定保护策略,这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法。”王宝生说。在他看来,广州具有研究保护生物多样性得天独厚的优势。
大自然总是将深奥的科学道理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在人类眼前,如同一粒种子的背后是一整个等待探索的宇宙。在上山如林采样的过程中,王宝生善于发现也乐于研究这样的规则。
海风拂面,烈日当头。在我国热带诸多海岛上都曾留下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占锋科研团队的脚印。
对于普通游客来说,海岛只是海洋景观的一部分,而对于刘占锋来说,海岛上的土壤正是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这其中也不乏人工海岛。
“人工海岛只有形成自我循环、自我维持的生态系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海岛’,在种植合适的植物同时,营造适宜的土壤环境也非常重要。”刘占锋说。
从一座人工岛到一座真正的“海岛”,背后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活力。
“自然生态系统通常可以分为地上的生产者和地下的分解者两个部分。”刘占锋说,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非常高,组成了一个“大家庭”,构成了地球活的皮肤,在地球表面,土壤生物的活跃给地球带来了无限生机。而不同土壤的生物协同作用,也在深深影响着地球的生态环境。因此,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恢复对于整个社会的绿色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刘占锋在冰岛对土壤进行取样。
野外监测,“冰与火”的考验,也常常降临。野外样地的建设、维护、样品采集和动态监测……这样的工作节奏是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鲁显楷的“家常便饭”。
在肇庆的鼎湖山,自2003年开始从事大气氮沉降全球化影响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来,鲁显楷已经持续“上山”十几年,“最长的时候,有七八年吃住都在山上”。
湿热天气,常年待在山上,不仅常遇到蚊虫叮咬,有时还会山高路陡跌倒摔跤,甚至淋成“落汤鸡”。每当讲到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时,他总是笑着调侃道:“鼎湖山保护区就是我的研究根据地。”
鲁显楷在林中观测。
蚂蚁整齐排列的队伍从蚁穴出发,朝着食物前进。有时候他们还会“交头接耳”,传输信息。
趴着观察昆虫是很多孩子的童年记忆,同样也是华南国家植物园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侯兴亮对生物浓厚兴趣的起源。如今他已经成为中国科学院华南农业植物分子分析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主任,将热爱变为在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攻坚的动力。
侯兴亮介绍,作物对病虫害的抗性是他的主攻方向之一。“甘薯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作物,我国甘薯产量占全球产量的60%以上,但是全世界都没有很好的方案去解决严重影响甘薯产量和品质的病虫害问题。”
侯兴亮(中)与同事研究样本。
甘薯种植危害最大的害虫是甘薯小象甲。为了防虫,种植户只能喷洒农药。随之而来的是农户生产成本的增加,更重要的是生态环境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培育天然抗虫品种是大势所趋,然而这却是全球研究人员未攻克的问题。
甘薯作为最普遍的粮食、经济作物之一,这项科研为什么难?
“首先,要弄清楚甘薯的抗虫机制很难;其次,要育种必须有抗虫的材料,而这样的材料迄今在全球领域都只有两三个,且抗性程度不高。”面对这样的困难,侯兴亮和科研团队笑称自己的研究是“薯”道难。然而身处广东,他们又具有天然的优势。
“甘薯在广东、福建、广西都分布很广,我们与广东海洋大学的副教授朱宏波合作,来回几个省收集了很多的资源,创建了比较高精度的抗虫评价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侯兴亮说。
5年到8年的奔波和大量的测评工作,往返于15座城市,最终成功找了2份高抗材料。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甘薯对甘薯小象甲的抵抗依赖一种名为奎尼酸的代谢物及其衍生物。奎尼酸对人并没有毒性,但是会明显抑制甘薯小象甲胰蛋白酶的活性,通俗来说就是甘薯小象甲吃了含有这种物质的甘薯后,不舒服,所以它们就不吃了。”侯兴亮说,含有高水平奎尼酸的天然抗虫变异品种的甘薯抗虫性强大,展示了一种有潜力的兼具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的农业抗虫方案。
甘薯小象甲。
一棵植物,从发芽到长大,短则数日,长则数年。而对于科研工作者而言,面对自然的广阔,观测的时间常以数十年计。面对全新领域的探索,结果也是不确定的。
“在野外,观测常常受到天气因素影响。暴雨天气下,原本100棵树苗日常的光合作用监测可以一周完成,遇到暴雨则延长到一个半月。”鲁显楷说。
数十年如一日,鲁显楷和团队率先在鼎湖山“富氮”南亚热带成熟林进行了11年的长期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8年,他们提出了植物适应性新假说,即“富氮”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可以通过提升自身蒸腾能力适应过量氮沉降来维持养分平衡,在国际上首次通过植物适应性把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紧密结合起来。2021年,他们根据长期监测研究进一步提出了土壤碳吸存假说。该假说把氮沉降作为驱动因子,为发展和完善陆地系统碳氮耦合循环模型提供了重要的机理支撑。该研究有望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碳汇潜力评估和“碳中和”目标实现提供决策基础。
“要做科研,就要做好‘坐冷板凳’的准备。但我相信‘水滴石穿’的道理,难题总有一天会被攻破。我就是想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东西,当自己的成果对国家有用、得到国内外同行认可时,才是我最幸福的时候。”鲁显楷说。
数十载科研岁月,一代代植物生态学者。他们以水滴石穿的毅力,突破了一个个难关,取得了一次次成就,为植物园发展打下基础,成为植物科学的广州力量。
滚烫的开水冲入,茶芽白毫显露,汤色黄橙清透。蒸汽携带着茶香袅袅上升,入口的茶香竟然带着浓郁迷人的蜜果香气……在中国茶中,蜜果香乌龙茶广受欢迎,又称“东方美人茶”。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样优美的茶叶香气,则源于被茶小绿叶蝉这一昆虫咬过的茶叶。因对环境要求极高,这款茶产量非常少,而被称为‘茶中极品’。”潜心20余年进行茶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子银和团队,正是希望通过对“虫咬机制”与茶香的研究,提升茶叶品质与质量。
茶小绿叶蝉。
“对于植物的营养组织而言,在环境胁迫下会合成和释放一些挥发性物质,这些胁迫诱导挥发物能够减少胁迫对植物的伤害。对于茶树而言,在生长过程中同样会遭受植食性害虫侵害。在这些植食性害虫取食茶叶后,茶叶也会产生和释放多种挥发性物质,成为茶叶的重要香气品质成分。”杨子银介绍。
利用茶叶对昆虫胁迫的代谢应答制成的高级乌龙茶“东方美人茶”,具有特殊的蜜果香且价格昂贵,其特殊的工序就是“茶鲜叶原料必须是茶小绿叶蝉侵害后的茶叶”。
从空中俯瞰,满目绿意。一片片茶园中,支起一个个白色半透明的棚。头戴草帽,杨子银和他的团队就在其中开展实验。
杨子银研究团队发现茶鲜叶经茶小绿叶蝉侵害后,会产生特有的单萜类香气,这些香气物质的产生对“东方美人茶”蜜果香品质具有重要的影响与贡献。
有趣的是,其他茶树昆虫的侵害不能诱使茶叶产生这些特殊的香气,仅茶小绿叶蝉侵害后的茶叶才可产生;此外,模拟茶小绿叶蝉侵害的损伤和外源性植物激素处理也不能产生。由此表明了茶小绿叶蝉体内可能含有特异的激发子,在茶小绿叶蝉取食茶叶的过程中,诱发了茶叶体内的代谢物反应,产生蜜果香的物质。
茶园实验航拍图。
一边是让无数茶农“头疼”的害虫,一边是被“虫咬出来”的蜜果香气,尽管茶小绿叶蝉侵害的茶叶可以提高香气品质,但也会对茶叶的产量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茶香气质量和茶叶产量之间的权衡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杨子银研究团队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团队紧密合作,采用生态茶园管理体系,即通过提高茶园中生物的多样性,利用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使得生物达到平衡共生的效果,同时结合绿色防控手段,可将茶小绿叶蝉虫口密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这样既对茶叶蜜果香品质有显著提升,又不会对茶叶产量造成较大影响。
“在实际生产中,对茶小绿叶蝉虫口密度的精准稳定调控仍然存在诸多难点。”当下,杨子银研究团队正深入对茶小绿叶蝉体内可特异诱导茶叶蜜果香产生的激发子的鉴定与合成,将其应用于茶叶蜜果香品质的定向改良,从根本上解决茶叶产量负面影响的问题。“让中国茶走向全世界,是我们的理想。”杨子银说。
■相关阅读:
10年育出“广州1号”
渐变粉色的花瓣在阳光下尤为娇嫩,微风吹拂,花瓣似裙摆一般摇曳生姿。今年国庆假期,“广州1号”矮牵牛亮相华南国家植物园,引得市民游客纷纷拍照留念。
这是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成功选育出适合广州种植的矮牵牛新品种,并命名为“广州1号”矮牵牛。与市面上其他矮牵牛品种不同的是,“广州1号”矮牵牛不仅在“颜值”上更为靓丽,花朵更硕大、花瓣褶皱更多、茎秆也更粗,相比于一般矮牵牛的柔弱、纤细,“广州1号”矮牵牛不容易倒伏,也更加适合广州地区比较高温湿热的天气。
矮牵牛,是花坛第一霸主,享有“世界花坛植物之王”的称号。随着我国园林建设的高速发展,草花用量越来越大。由于草花品种长期被国外种子公司所垄断,购买种子每年都要花费大笔外汇。
“中国花卉种植面积占全球1/3以上,位居世界第一,但我们的花卉品种特别是草花品种基本上依赖进口,只有自主掌握制种亲本才能打破控制品种和垄断市场。”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刘国锋教授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矮牵牛的研究和新品种培育,对此,他深有感触。
为了学到育种新技术,刘国锋选择到花卉产业最为发达的荷兰求学,学成后回国投入到矮牵牛的遗传育种研究。在半个塑料大棚里,刘国锋一边开展田间杂交选育研究,一边进行关键性状的遗传调控机制探索。育种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则5—8年,长则10—20年。经过10余年努力,刘国锋带领团队创造了矮牵牛新种质数千份,选育各种自交系100多个,筛选出优良杂交组合30多个。
广州四季有花、四季常绿,千余年来拥有“花城”美誉。为了打造出属于广州品牌的系列花卉,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决定以“广州”来命名,这也是“广州”系列研究出来的广州品牌的第一号。
“没有比广州更适合我的城市了。”在刘国锋看来,从事科学研究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学以致用,而广州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庞大的成果转化市场。在多年的选种育种生涯中,刘国锋去过世界上很多的城市,“像广州这样,从老百姓到政府对花卉都有高度的文化共鸣的城市,在世界上都不多见。未来,我们将不断推出广州2号、3号等,让更多更优秀新品种为花城添彩。”刘国锋说。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马艺天 郭苏莹
2022-11-01
查看详情
【南方日报】融园入城,“植”遍广州
从空中俯瞰,华南国家植物园如一颗绿色宝石点缀在广州中心城区的东北角, “一大三小”四朵木棉花开在其中。这个结合广州市花设计的温室群景区,在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筑中尤为瞩目。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生态溢出效应将惠及整座城, “ 3 + N ”部分也将为华南国家植物园这一植物园体系核心的科研与民间基础,提供更大范围的助力。”吴敏表示,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对广州的“区、园、点”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并将共建期间引进的植物在广州进行备份和保育, “华南国家植物园长期开展的是植物方面的尖端性基础研究,在城园融合的工作中,将把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应用,服务地方建设。郑慧梓钟晓宇。
时间: 2022-10-10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郑慧梓 钟晓宇
从空中俯瞰,华南国家植物园如一颗绿色宝石点缀在广州中心城区的东北角,“一大三小”四朵木棉花开在其中。这个结合广州市花设计的温室群景区,在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筑中尤为瞩目。
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独特的气候、地理、人文条件让广州享誉“花城”之名千余年,也让华南国家植物园在此扎根近百年。
一座园、一座城。在这里,城市与园林相伴相生,和谐共荣。
坐拥“山水林田湖海”的资源禀赋,广州率先推动城园融合,构建“1+3+N”城园融合体系,在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同时,建设“北一中一南”3片迁地保护示范区和N个专类植物展示园、生态科普宣教点。
北至山林、南至滨海,上至国家植物园、下至街头社区,涵盖植物保护、科研科普功能的植物园体系网,正在广州悄然展开。
张肇骞、陈封怀、郭俊彦、黄吉祥……步入华南国家植物园温室群景区内,一字排开的展板讲述着植物园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奋斗故事,一个个名字串起一段段过往。
1929年,著名的植物学家陈焕镛在广州创建了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前身——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这个植物保护研究基地自此在花城扎下了根。
春秋变幻,时光流转,华南国家植物园地址在广州城内几经变迁,辗转东山石马岗、石牌、康乐村,1956年它选定现址。
一年又一年的南国春风拂过,它逐渐成长为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诺亚方舟”,最初的300公顷丘陵荒坡已经成为国内历史最久、种类最多、面积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
现在,这里是1.7万种迁地保育植物的“家”:长于热带的雨林巨树、亚马孙河上漂浮的王莲、产于美洲墨西哥的龟纹木棉聚于一室,木兰园、棕榈园、姜园等38个专类园区成为植物“认亲”的乐园,一座座植物研究领域的“里程碑式”从这里诞生。
园在城中——从植物种类到园林布局,立足广州的华南国家植物园不可避免地烙上了岭南的印记。
城在园中——以科学作底、以艺术为容、藏文化底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峰回路转”的岭南园林风格深深融入了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展示园区。
以“龙洞琪林”为代表的天然园林基本格局,以凤梨园、兰园为代表的新岭南园林、以温室群景区为代表的现代生态造园方式,共同塑造了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园林景观。
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主任林广思看来,国家植物园必须将植物知识和园林文化融合展示,园林文化是植物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南国家植物园应该呈现华南地区生物多样性的丰度和园林文化的精华,两者结合之处在于植物园区的总体布局以及植物专类园的设计,需要分别呈现我国尤其是岭南园林中的自然风景园和园中园的造园艺术。”林广思说道。
让地理气候担任“造景师”,其中曾入选羊城八景的“龙洞琪林”可谓“巧夺天工”。从观景平台望去,西侧棕榈岛种植以大王椰子树为代表的棕榈树群,东侧则种植以落羽杉为代表的孑遗植物,不同植物随气候变化而呈现出不同颜色,秋冬景致尤佳。
对标最高最好最优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升级”后的植物园也将迎来进一步“扩容”。按照规划,华南国家植物园将把华南植物园科研区、展示区及周边市政设施纳入规划范围,核心功能区规划总面积319公顷。
作为所在地的广州也成为华南国家植物园跻身国际一流行列的坚实“后盾”。配合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方案编制和核心园规划设计建设、提升周边环境品质、完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一系列支持举措将为华南国家植物园奋力前行解除后顾之忧。
那么,植物园与普通的城市绿地和公园有什么区别?
这是很多人的疑问,虽然同样种植着植物,但植物园与普通的城市绿地和公园有着本质区别。
月初,一场“即将消失的美丽”珍稀濒危植物展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展出。展区虽小,却集中了13种迁地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世界上仅存一株野生植株的“地球独子”普陀鹅耳枥、中国独有的孑遗树种夏蜡梅、丹霞地貌特有物种丹霞梧桐……这群平时保育在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的珍贵植物,在这里首次对外“会客”。
丹霞梧桐花。张继方 摄
这是国家植物园的实力,也是它的“本职”。区别于城市绿地和公园倾向于公众休闲、环境美化的功能,植物园设立的本质是活植物收集、栽培驯化和资源研究应用。在自然生态环境丧失或退化、野生资源过度采集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植物园是珍稀濒危植物的“诺亚方舟”。
保护植物资源,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而建设以国家植物园为引领的植物园体系则是迁地保护的主要形式。
华南国家植物园也有它的“任务”。根据规划,华南国家植物园将以华南地区兼顾全球热带亚热带区域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为核心,建设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和种质资源库等,提升植物迁地保护能力和效率,实现物种保育2万种以上,其中经济植物6000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95%种类得到迁地保育。
夏蜡梅。朱仁斌 摄
植物“靠天吃饭”,迁地保育对水热、光照、土壤条件要求提出要求,但广州恰是“老天赏饭”之地。
从地图上看,广州背山面海,北部丘陵山区森林集中,“母亲河”流溪河静静流淌,在流溪河的源头山涧曾发现消匿了60多年的珍稀植物“飞瀑草”,中部中心城区“北肺”白云山、“南肾”海珠湿地,南部沿海冲积平原则是珠江的入海口。
兼具山、水、城、田、湖、海等多种地形,地处被誉为全球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热带亚热带纬度,广州是全球34个生物热点地区之一。作为我国唯一做过两次综合性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本体调查的城市,广州记录到的陆生脊椎动物有457种,陆生野生植物有维管植物3516种。
也正因此,广州计划根据地貌差异性,打造北、中、南三片迁地保护示范区,编制全市植物迁地保护示范区总体规划,在白云山、大夫山等地开展迁地保护生态园展示点建设,将华南植物园的新引种植物备份到广州的迁地保护工作中,在地化地开展植物保护研究。
现在的广州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区域、典型森林系统、珍稀野生动植物集中分布区建立了包括森林、湿地、野生动植物等多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6处,总面积9729.54公顷,唐鱼、桃花水母、伯乐树等珍稀物种及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这些也将成为迁地保护示范区的建设基础。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透露,三片迁地保护示范区,中部选取白云山、海珠湿地作为示范区,南部选取大夫山作为示范区;北部从化、花都,南部的南沙等其他有条件的区域正在进一步考察。她表示,选点的工作是持续的,会根据各区绿地条件的成熟情况确定。
被选取的片区将会在原有的城市绿地或城市普通公园的基础上按照植物园的办园模式进行提升。更丰富的植物种类将入驻其中,植物科研与科普、引种驯化和推广功能也将加入“升级套餐”。
橙花破布木。湛青青 摄
除了三片迁地保护示范区,华南国家植物园的辐射力将更远、更广。
好风凭借力,依靠“国家队”的力量,若干个专类植物展示园和生态科普宣教点将在城市各个角落里遍地开花,成为广州城园融合体系的末梢,触及普通群众,为传承爱花护花的岭南传统增加专业科研的力量。
“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看来,城市建设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理念。
“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广州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的优势,有利于国家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推动完善广州城市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有利于将广州建设成为更高品质的山水城市、绿色城市、宜居城市。”何镜堂评价道。
根据规划,依托现有绿地系统,广州将选择植物特色突出、基础条件良好的公园绿地,建设若干个专类植物展示园,同时依托社区花园、街头绿地、口袋公园、学校社区,建设生态科普宣教点,把特色植物、乡土植物种植到市民身边,打造“市民身边的植物园”。
翠竹迎风、竹影微晃,漫步在晓港公园的竹林小径,晨露斜阳皆为风景。黄金间碧玉竹、罗汉竹、南洋竹、紫竹、四方竹、人面竹、佛肚竹等名贵品种在晓港公园均有种植,因此晓港公园又被街坊们称为“竹子公园”。
也正因竹子种类繁多,晓港公园未来有望打造为竹子的专类展示园。与此相类,栽有200多个品种、近万盆兰花的越秀兰圃,也有可能成为兰花的专类展示园。
不难发现,“1+3+N”中的“N”更注重带动广州市民参与其中,无论是专类植物展示园,还是生态科普宣教点,都在将植物带到人们身边,将植物迁地保护的意识贯彻到城市公共绿地和公园建设中。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动植物司副司长周志华认为,要建设一批代表典型气候带和典型植被类型特征,在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公众教育和园林园艺展示等方面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植物园,也要形成以若干国家植物园为代表,引领辐射重点区域或重要类群特色植物园的国家植物园体系。
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生态溢出效应将惠及整座城,“3+N”部分也将为华南国家植物园这一植物园体系核心的科研与民间基础,提供更大范围的助力。
吴敏预计,“3”片迁地保护示范区和“N”个专类植物展示园、生态科普宣教点加起来的占地面积将会是华南国家植物园本体的10倍甚至以上。“华南国家植物园位于天河,但凭借城园融合体系,以后的科研对象可以到山区、到海边、到湿地、到城中央,对于广州来说,原先普通的绿地被赋予了科学的内涵,市民身边有了科学的植物园,植物科普能力更强更广。”
“‘国家队’带着‘地方队’,共同把城园融合做好。”吴敏说,“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把植物园融入这座城市,让整个城市逐渐成为一个植物园城市。”
强强联手,未来可期,华南国家植物园的高精尖科研优势与广州的本土地域优势“1+1”,必将迸发无限发展新机。
城园融合体系计划与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同步完成
推窗见绿、出门见园。在广州,大大小小的公园绿地就在人们身边,营造宜居城市氛围。而随着广州推进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核心的“1+3+N”城园融合体系建设,“城市的公园”在承载公众休闲、环境美化的功能之外,将担当起植物保护、科研科普的角色。
吴敏解释,在“1+3+N”体系中,城市公园绿地将主要囊括在“N”的部分,即建设若干个专类植物展示园和生态科普宣教点。
在吴敏看来,“1+3+N”的城园融合体系建设完成之后,城市公园绿地将被赋予新的科学内涵。“对广州来说,我们更强调对植物的保护,广州的生物多样性会得到进一步的丰富,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改善,为人民提供更宜居的生活环境。”
“在‘N’的部分有园和点两种形式,‘园’可以在公园的基础上建设,‘点’则可以深入学校社区、公园景区,选取街心公园、生物角、小植物园等场景,栽种适宜的珍稀或特色植物,成为在市民身边展示植物故事、科普植物和园艺知识的场所。”吴敏说。
吴敏透露,被选取的“园”和“点”将按照植物园的模式进行提升,包括增加植物品种、对植物种类进行规范化登记管理、丰富点位的科学和文化内涵、并加入引种驯化和推广。
在她看来,这是一件“双赢”的事,“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植物实验研究的地域更为广阔,出成果概率更高,对普通民众来讲,植物科普就在身边,更利于提升全民科学素养。”
“下一步,华南国家植物园科学家团队将指导和帮助广州建设‘3+N’。”吴敏表示,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对广州的“区、园、点”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并将共建期间引进的植物在广州进行备份和保育,“华南国家植物园长期开展的是植物方面的尖端性基础研究,在城园融合的工作中,将把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应用,服务地方建设。”
她举例,“例如,华南国家植物园研究出的经济作物、园林绿化植物,会分享给市级的科研团队进行应用和推广,服务广州建设。而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科学家也将定期开展讲座、培训,助力广州开展科普教育。此外,华南国家植物园与广州也将共建华南资源研发中心,开展植物引种保育、科学研究,为广州科技发展持续输送顶尖人才。”
目前,广州各区已完成“3+N”的初步申报和大部分区的基础摸查,正在研究制定准入考核机制,逐步开展筛选和评估。未来将根据本区植物保护、科研、展示和科普的情况进行自评估,向市里申报本区建设名单,由市里统一组织植物科学家、相关专业人士等共同开展筛选和评估,确定“3”和“N”的最终名单,明确各区的特色和差异,在全市构建全域覆盖、功能互补、错落有致的城园融合体系和植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白云山片区作为先行示范区已经建设,正在争取明年开放;海珠湿地和大夫山在规划中,全市系列性的科普活动已经开展。”吴敏表示,城园融合体系的构建将争取每年都能实现阶段性成果,并计划与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同步在2027年大致完成。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郑慧梓 钟晓宇
2022-11-01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 | “最有前途的清洁能源”研究取得进展
绿氢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取的氢,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清洁能源之一,既可以气态形式使用,也可转化成绿氨,用于钢铁工业、化肥生产和炼油业。近年来,作为一种适合远距离交易的可再生能源介质,绿氨成为众多国家和跨国公司能源转型战略中争相发力的新热点。然而,受制于统一量化评价方法的缺失,其资源与环境综合影响,及可持续性仍然是一个谜。据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被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组与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AIST )林彬勒研究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综合评价各种资源消耗、排放和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估-能值评价( LCA-EME ) ”整合研究方法。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通讯员周飞。
时间: 2022-09-21 来源: 《广州日报》客户端 作者: 黄岚 周飞
绿氢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取的氢,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清洁能源之一,既可以气态形式使用,也可转化成绿氨,用于钢铁工业、化肥生产和炼油业。近年来,作为一种适合远距离交易的可再生能源介质,绿氨成为众多国家和跨国公司能源转型战略中争相发力的新热点。然而,受制于统一量化评价方法的缺失,其资源与环境综合影响,及可持续性仍然是一个谜。
近日,这种“最有前途的清洁能源”取得研究进展,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矿物和淡水的利用效率与回收率,是确保“绿氨”可持续性的关键。
据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被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组与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林彬勒研究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综合评价各种资源消耗、排放和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估-能值评价(LCA-EME)”整合研究方法,并应用于澳大利亚-日本客运交通绿氨远程耦合系统的资源与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研究。
研究结果表明,从化石能源向绿氨能源过渡,可减少运输系统30%的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和10%的温室气体排放;但作为权衡,对应的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总能值消耗将增加2.03倍。同时,对人体健康和生物多样性的末端环境影响将提升1.56倍;而且这些资源与环境压力的增大均主要发生在绿氨的生产国家(地区)。“内化”绿氨远程耦合系统“外部”资源压力及其末端环境影响,提高矿物和淡水的利用效率与回收率,是确保其可持续性的关键。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通讯员 周飞
2022-11-01
查看详情
【南方日报】广州:城在园中,人在画中
“很多奇花异草只有植物园有,所以带孩子来看看。广州正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作出广州贡献。李敏表示,放眼全省,广东陆续建设了一批地方性植物园,各有特色的同时也存在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的痛点,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立是个新契机,可构建以华南植物园为龙头的南中国植物园体系,进一步提升广州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体系中的国际地位。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在广州将以城园融合的方式整体推进,实施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领衔的“ 1 + 3 + N ”的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建设。董天健华南国家植物园。
时间: 2022-10-09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傅鹏 董天健
“很多奇花异草只有植物园有,所以带孩子来看看。”“这是什么果子,能吃吗?好吃吗?”“‘金毛狗’很可爱,尽管是植物,但名字像动物,毛茸茸的外表也很像动物。”……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华南国家植物园里好不热闹。这是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后迎来的首个国庆假期,推出了“打卡植物之最”、珍稀濒危植物展、亲子一日营等一系列精品活动,引得家长带着孩子穿梭于植物园中,市民、游客慕名来“打卡”,人气再创新高。
不只是植物园,广州可以说是处处好风光。100多种原生种热带雨林植物在珠江公园惊艳亮相,白云山依旧是市民重阳登高的最热门之选,海珠湿地里近2万平方米的粉色、紫色千日红花海肆意绽放……在倡导“就地过节”的背景下,国庆期间,广州各公园景区举行了主题花艺展、科普导赏、生态历史文化游径等30余项共200余场花事文化活动。
漫步“花城”,城在园中,人在画中。随着广州率先推动城园融合建设,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代表,全市大大小小的绿色空间成为群众唾手可得的“自然课堂”,让生态文明建设“看得见、摸得着”。
市民生活的小变化折射着城市的大发展。广州正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作出广州贡献。
看世界,观四季
国庆假期期间,华南国家植物园举办的“即将消失的美丽”珍稀濒危植物展人气爆棚,成为植物园的网红打卡点。
夏腊梅。朱仁斌 摄
“飞檐走壁”丹霞梧桐、叶奇花美的虎颜花、“止血卫士”金毛狗、“地球独子”普陀鹅耳枥、“陆上荷花”夏腊梅等13种珍稀濒危植物悉数亮相。这是平时保育在未开放区的珍稀濒危植物繁育中心的植物首次对外展示,向公众讲述珍稀濒危植物拯救、保护、野外回归背后的故事。
“没想到还有这么奇特的物种,但一想到它们濒临消失就感到着急。”游客忍不住感叹。一个珍稀濒危植物的背后,是一段天灾人祸下植物面临危机的警醒故事,也是一段科技工作者前赴后继、抢救珍稀濒危植物的动人故事。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显示,目前约有3767种野生植物处于濒危或濒临灭绝的状况。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护了珍稀濒危植物64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37种,与其他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等共同构成了中国珍稀濒危植物的“诺亚方舟”。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引人关注,而“打卡植物之最”活动则让市民、游客惊喜于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在植物园能看到最大叶子的水生植物“克鲁兹王莲”,叶大如玉盘且强劲有力,托举孩童毫不费力;最大种子的植物“海椰子”,种子重达25公斤,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最高寿的苏铁“越南篦齿苏铁”,在2亿多年前曾与恐龙同期活跃于地球……
澳洲巨睡莲。陈磊 摄
“在广州,就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热带植物,既能欣赏美丽,又能学到知识。”不少游客感慨,什么是“一日看世界,一眼观四季”,来植物园一看就知道了。
在“不一样的异域风情,一样的和谐之美”奇异花卉展,则展现了生物多样性之美。不同场景,不同植物生态类型,从沙漠植物到水生植物 ,从热带雨林到干旱荒野,从原生种到新优品种,来自异域的植物与本土植物和谐共生在岭南大地,让公众了解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 自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以来,植物园‘人气’更高了,与市民的距离更‘近’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主任王瑛介绍,市民越来越喜欢来植物园,一方面因为这里是游览休闲的好地方,另一方面也是亲子、家庭了解植物的知识、感受生物多样性的好选择。
兼具颜值与内涵的华南国家植物园,成为不少市民的假日本地游的首选。数据显示,今年10月1日至7日,华南国家植物园进园人次超11.3万,同比去年增长78%。
华南国家植物园将越来越“接地气”。王瑛表示,国庆期间免费入园人数约占一半,植物园通过提升园区社会服务功能、提供惠民入园措施、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这里成为科学的殿堂,大城的名园。
走出园,到身边
一片热带雨林,惊艳亮相于珠江新城CBD核心地段的珠江公园。走进珠江公园荫生植物区,兰花香味扑面而来,两株高大的附生兰花景观独特非常,顺着花景抬头往上看,世界上最大的鹿角蕨品种之一的何其美鹿角蕨,正无声地欢迎着每一位前来观赏的游客。
“设计团队花费近半年时间,搜集了超过100种的原生种热带雨林植物,从世界各地搜罗了40余种附生兰花,拥有马蹄蕨、金毛狗蕨、鹿角蕨、斛蕨等珍稀蕨类30余种。”珠江公园园容绿化部园林工程师孙丽芳介绍,依托公园荫棚搭建的温室和喷淋装置,热带植物能够很好地存活下来。
在市中心偶遇热带雨林,让不少来穗游玩的游客颇为惊讶。但对不少广州人来说,不出城郭可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仍有林泉之乐,这似乎已经融入生活。
尽管是寸土寸金的超大城市,但广州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在全国大中城市中遥遥领先,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广州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高达23.35平方米,是中国内地主要城市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高的城市。
有,更要优。对此,广州把植物迁地保护的思想贯彻到城市公共绿地和公园建设中,把特色植物、乡土植物种植到市民身边的社区花园、口袋公园,一个个绿色空间也成为科普空间、文化空间,并串珠成链共同组成市民身边的“全域性植物公园”。
今年春节期间,花色典雅的“广州1号”矮牵牛亮相广州云台花园,为花城再添一份亮丽。国庆期间,华南国家植物园温室中展出了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培育的“天骄”野牡丹、“广州1号”矮牵牛、金叶伞花假木豆、奇趣海芋等特色植物,为扮靓广州不断提供新选择。
新品种走出园,新知识也走出园。
“我们与学校合作开展科普课程,让科普教育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王瑛介绍,如今华南国家植物园已然成为青少年的科普基地,年均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年均开展科普活动等约240场。为进一步提升植物园的社会服务功能,植物园在科普课程上继续发力,让更多市民在植物园之外学习植物知识、植物文化。
无独有偶。世界动物日当天,广州动物园也推出第100期《动物园奇妙夜》,为了让公众参与进来,广州动物园采用线上直播的方式播放,让市民跟随镜头,感受神奇而又独特的动物园奇妙夜。
未来,更多绿色空间将被激活,进一步走进寻常百姓家。
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广州参照国际先进城市植物园的社会服务功能,开展植物外展计划和主题植物活动。联合华南植物园,打造多层次、系列化、主题化植物科普活动。
同时,广州探索成立“广州植物联盟”,链接社区、志愿组织、企业团体,发动街道、社团、学校、公益组织共建共治共享,利用小区绿地、校园生物角等百姓身边的场所,让植物知识和植物故事进校园、进社区、进公园、进景区。同时联合华南国家植物园,鼓励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等,举办植物展览、主题讲座、线下沙龙等各类植物科普和生态公益活动,让市民群众近距离了解植物知识,启迪生态科普教育,进一步增强全民全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融入城,向未来
漫步“花城”广州,一大感受是园在城中,城也在园中。
华南国家植物园因植物为人所知,但其园景园貌也尽显岭南风情之美。1986年入选“羊城八景”的龙洞琪林至今依旧是游客最爱拿出手机拍照的景点之一。放眼望去,一边是椰风葵林、四季常青的热带风光,一边是松杉苍劲、四季变化的温带景色,棕榈园、孑遗植物园两个半岛蜿蜒相望,岭南风情与奇珍异木水乳交融。
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还将在园景园貌上进一步提升,植物背后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要将岭南文化充分融合进来,将国际化知识、本土植物特色、本地文化特点相结合,充分体现国家特色。
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确立了“科学内涵、艺术外貌、文化底蕴”的建园理念,明确了“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峰回路转”的岭南园林建设目标,建成了以龙洞琪林为代表的自然园林基本格局,开拓了以凤梨园和兰园为代表的新岭南园林特色。
当下,广州市对照国务院批复要求,积极探索,推动植物园走出园,融入城,构建“1+3+N”城园融合体系,推进建设“北一中一南”3片迁地保护示范区和N个专类植物展示园、生态科普宣教点,实现城园融合发展。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理事李敏认为,城园融合是广州的特色,也是广州因地制宜的对策。华南国家植物园规划总面积319公顷,总体容量有限,所以将广州全市的一些园林胜地、风景名胜整合,一方面扩大规模有利于植物园的长久发展,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植物园的创建和经营带动城市发展,将是双赢的结果。
目前,广州正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作出广州贡献。
“这是真正把广州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和契机,将来对于广州地区以及广东省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影响深远。”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李小川认为,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带动城市在宜居宜游、创业、营商环境等方面形象的提升。
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教授、系主任林广思看来,瞄准国际一流自然要借鉴国际经验,新加坡的城市建设目标从花园城市几经迭代发展到“大自然里的城市”,广州以“花城”闻名,新加坡的思路和相关经验值得广州借鉴。
林广思表示,广州一方面应把以植物为主体的自然系统整合到城市的各层次土地利用和建成环境之中;另一方面植物具有文化特性,广州应继续举办花市,推广岭南花艺,培育岭南盆景,擦亮“花城”这一城市名片,用岭南文化讲好植物故事。
“自古以来,广州都是中国植物资源向欧美西方国家输出的重要口岸,具有不可或缺的地标价值。”李敏认为,以往广州的“花城”之名更突出的是观赏性和商业性,如今随着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设,强调注意植物的科学性、挖掘岭南文化,让花城的现代性、时代性得以发扬。
李敏表示,放眼全省,广东陆续建设了一批地方性植物园,各有特色的同时也存在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的痛点,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立是个新契机,可构建以华南植物园为龙头的南中国植物园体系,进一步提升广州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体系中的国际地位。
■相关阅读
在家门口
开启科普之旅
让科学家来做科普,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科研机构最重要的工作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归根结底就是要服务于人民群众。因此,通俗易懂地让人民群众知道科研人员做了什么很有必要。”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科技推广与培训部部长吴毓仪说。
从一开始报名科普活动的市民寥寥无几,到如今园科院逐步培育了“听见花开”和“植物医生”两个科普品牌,吴毓仪惊喜地发展,科普已经逐步走进生活,推动科技资源科普化将一直是他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如今广州一处处绿色空间正转化为一处处科普空间,让市民在家门口便可开启科普之旅。
融入生活日常
今年的世界动物日恰逢重阳节,广州动物园也举办了一场与众不同的第二届重阳登高活动,经过网络投票,最终金丝猴小王子“明朗”和“明晖”成为登高冠军。“‘登高望远’是很多动物天性使然的爱好。”广州动物园科普教育部部长黄志宏介绍,他们希望通过孩子们喜欢的方式,让孩子们爱上自然、学习知识。
如今,科学普及已经融入科研机构、园区景区等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日常,开启科普之旅也悄无声息地融入市民的生活日常。
9月17日全国科普日,广州市多家公园景区以“科普向未来”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科普活动。
广州中山纪念堂开展“诗情绿意科普润童心”科普研学活动,科普宣讲员带着小营员们在1公里的生态历史文化游径边游边学。
白云山鸣春谷景区开展了“广州科普游之全国科普日专场活动”,科普导师带领市民徒步白云山滴水岩景区,沿途开展白云山植物、昆虫、鸟类等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的科学观察。
广州市儿童公园以“非遗文化我传承 凉茶文化知多少”为主题,展示了广东凉茶科普文化。据统计,近三年来,市儿童公园共举办各类科普教育活动超过1000场次,惠及上百万市民游客。
全市一张网
未来,更多的科普空间将被“激活”,市民将有更多的享受科普服务的好去处。
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在广州将以城园融合的方式整体推进,实施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领衔的“1+3+N”的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建设。这将把319公顷的植物园本园外延到山区、到海边、到湿地、到城中央。
目前,广州已经完成全市各区“3+N”的初步申报和大部分区的基础摸查。未来,市里统一组织植物科学家、相关专业人士等共同开展筛选和评估,确定“3”和“N”的最终名单,明确各区的特色和差异,形成全市一张网。
科普点选择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利用市民身边的街心花园、口袋公园等小型绿地建设社区花园,增加植物品种,增加一些珍稀濒危植物、乡土植物和趣味性植物,让市民走出家门就可以学习植物知识,读懂植物故事。
此外,科普点也并非“另起炉灶”,也要利用现有自然生态类研学基地、自然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融入植物科普和生态教育,开展植物研学、植物课程等活动,让市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加便捷探索绿色奥秘,近距离接触大自然,了解生物多样性,助力科学传播,启迪生态教育,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形成市民身边的“植物自然课堂”。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傅鹏
【见习记者】洪钰敏
【摄影】董天健 华南国家植物园
2022-11-01
查看详情
【人民日报】高质量建设国家植物园 共爱共享自然之美
图① :华南国家植物园凤梨园里,果子蔓属红金星花朵绽放。今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成为继北京国家植物园后,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在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设中,植物园将不仅仅是一个园子。”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说,将把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新引种植物, “备份”到广州的迁地保护工作中,在地化开展植物保护研究。把特色植物、乡土植物种植到市民身边的社区花园、口袋公园,增加植物多样性,加强植物知识科普,推动建成市民身边的“全域性植物公园” 。
时间: 2022-10-02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寇江泽 姜晓丹
图①:华南国家植物园凤梨园里,果子蔓属红金星花朵绽放。
苏建中摄
图②:华南国家植物园山清水秀,绿意盎然。
任 晖摄
图③:国家植物园举办郁金香花展,吸引众多游客参观游览。
王 昕摄
图④:国家植物园北园湖区及温室。
国家植物园北园供图
北京——
“植物宝库”物种越来越丰富
本报记者 寇江泽
金秋北京,天高气爽。国家植物园里,数百种花卉争奇斗妍,百余种彩叶植物迎风起舞,鲜花烂漫,色彩斑斓。游客纷纷点赞:“国家植物园,真美!”
今年4月份,在整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南园)和北京市植物园(北园)相关资源的基础上,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总规划面积近600公顷。在这里,山地、台地和河漫滩等多样地貌,为植物多样性提供了良好生境。这座“植物宝库”物种越来越丰富,景色越来越迷人。
植物种类丰富,四季花展不断
走进国家植物园南园,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木兰类植物,接着是蔷薇类,再往里依次是壳斗类、合瓣花类等植物。
“这个季节,南园特色开花植物是睡莲。睡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花色丰富、清香远溢、姿态优美,被誉为‘水中女神’。”国家植物园、中科院植物所高级工程师林秦文介绍,睡莲是重要的园艺观赏植物,也是被子植物的重要基部类群,在进化上具有独特地位,是研究被子植物起源与演化的重要物种。
春华秋实。国家植物园内很多木本植物的果实逐渐成熟变色。蔷薇科的山楂属植物、栒子属植物,山茱萸科的四照花、山茱萸,桑科的柘树、橙桑等,观赏价值都很高。
“游客来参观,我们重点推荐水生与藤本植物区水池周边,从裸子植物区游览到蔷薇科植物区。一路上,王莲、睡莲等水生植物和多种观果植物都能够看到。”林秦文说,游客还可以到南园展览温室,观赏热带亚热带植物。
在国家植物园北园,温室内展出的“苦花”,吸引了许多游客。“‘苦花’是对苦苣苔科植物的戏称。”国家植物园北园宣传科科长陈雨说,这里展出了大岩桐、堇兰、长筒花等多种苦苣苔科植物。我国有着丰富的苦苣苔资源,是这一科植物的重要分布中心。
国家植物园里四季花展不断。春天有桃花节、世界名花展,夏日有荷花展、花卉展,秋天有菊花展,冬日有兰花展、梅花展。今年7月份,国家植物园栽培的巨魔芋实现世界范围内首次群体开花,吸引网络上超过3亿人次关注。
“国家植物园里除了奇花异草,还有众多人文景观,如曹雪芹纪念馆、卧佛寺等。目前年平均接待游客400万人次。”陈雨说。
科研实力雄厚,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与普通植物园相比,国家植物园有哪些不同?
“国家植物园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它的核心功能是植物科学研究、引种驯化和迁地保护,是国家植物科学研究和交流中心、战略植物资源储备库、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基地以及植物科学传播中心。雄厚的科研实力是国家植物园的坚强支撑。”国家植物园南园执行主任、中科院植物所高级工程师孙国峰表示。
“国家植物园代表一个国家植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利用的最高水平,也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植物园北园执行主任贺然说。
丰富的物种收集,是国家植物园的一大特色。目前,国家植物园已迁地保护植物1.5万余种,其中迁地保护水杉、珙桐等珍稀濒危植物近千种,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的我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00余种,有望天树、杜鹃红山茶、德保苏铁等近4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在开展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的同时,国家植物园着力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植物科普教育、技术培训和健康游憩服务,让全民共爱自然之美、共享自然之美,引导大家关爱植物、关爱生态、保护环境,是国家植物园的责任与使命。”贺然说。
孙国峰介绍,国家植物园在资源植物种质发掘、种质创新、种质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应用示范,同时积极开展青少年自然教育与科学教育,与多所中小学合作开展科教活动。
建设植物种质资源库,为国家植物资源安全提供保障
国家植物园将对标世界顶级植物园,计划收集三北地区乡土植物、北温带代表性植物、全球不同地理分区的代表植物及珍稀濒危植物3万种以上。同时,建设植物种质资源库,为国家植物资源安全提供保障。“除了丰富的科学内涵,国家植物园也会追求艺术的园林外貌,将园区打造成春、夏、秋、冬四季皆可赏的优美园林。”孙国峰说。
目前,我国有植物园近200个,初步构成了植物迁地保护网络。“虽然植物园数量不少,但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贺然建议,从有利于植物迁地保护的稳定性和全国植物园均衡、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下一步要科学合理规划空间布局,综合考虑我国气候带与典型植被区划特点、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等因素,稳步构建国家植物园体系,坚持尊重自然、保护第一、惠益分享,努力营造生物多样性保护良好氛围。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坚持统筹谋划、科学布局、保护优先、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综合考虑国家重大战略、主要气候带和重要植被类型等自然条件,以及现有植物园发展水平情况,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稳步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
广州——
“南方绿宝石”特色越来越鲜明
本报记者 姜晓丹
金秋时节,位于广东广州市中心的华南国家植物园迎来众多游客。
华南国家植物园前身为1929年创建的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学研究和保护机构之一,有“中国南方绿宝石”之称。今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成为继北京国家植物园后,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
融合岭南文化,体现国家特色
走进华南国家植物园,移步换景,目不暇接,无尽苍翠映入眼帘。龙洞琪林是华南国家植物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1986年入选“羊城八景”。
站在水榭平台上望去,蓝天绿树红鱼,色彩搭配自然和谐。再加上不远处的鸟鸣声,让人沉醉其中。
“这个景点的特色是建筑和植物景观相融合。”华南国家植物园园艺中心副主任吴兴说,龙洞琪林由棕榈园和孑遗植物区两个半岛以及中间的湖泊组成。棕榈半岛上种植着来自热带地区的棕榈科常绿植物,它们四季常绿。而种植在孑遗植物区的落羽杉和水松,则呈现非常明显的四季变化,“春来嫩绿、入夏青葱、秋时棕红、冬来飘落”,四时美景不同。
孑遗植物是了解生命过程的“活化石”,它们见证了地球生物演化的历史。华南国家植物园不断加强对孑遗植物的保护、研究和利用,目前已保存20多种。其中,落羽杉是古老的孑遗植物,其生长节奏缓慢,可以活到千年以上,它们经过地壳运动和冰川期后幸存下来,是植物界名副其实的“寿星”。
华南国家植物园规划总面积319公顷。在展示园区规划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该园确立了“科学内涵、艺术外貌、文化底蕴”的建园理念,明确了“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峰回路转”的岭南园林建设目标,建成了以龙洞琪林为代表的自然园林基本格局,开拓了以凤梨园和兰园为代表的新岭南园林特色。
“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还将在园景园貌上进一步提升。”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表示,植物背后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要将岭南文化充分融合进来,将国际化知识、本土植物特色、本地文化特点相结合,充分体现国家特色。
打造生态环境科普教育优质平台
假期,许多游客徜徉在华南国家植物园,“能学到知识”是吸引他们来到这里的重要原因。
温室群景区似漂在水上的木棉花,静谧开放,等待游人探秘。热带雨林室、沙漠植物室、高山植物室、奇异植物室,与室外树草景观遥相呼应,浑然一体。从热带雨林到高山植物,从奇花异果到沙漠植物景观,这里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奇植物,形成了亚洲最大的植物景观温室群。
在热带雨林温室,游客能看到许多有趣植物以及奇特现象。世界上最毒的树“见血封喉树”,能承重30公斤的王莲,大蒜味儿的蒜香藤,以及“空心树”……不时有游客在了解这些植物的特点后,发出惊叹声。
“发挥自然科普功能是国家植物园的一个核心作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杨中艺认为,这是一个开展自然科普和环境教育的优质平台,能够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在城市内接触、了解大自然的环境。
为提升植物科普教育能力,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建设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与利用实验平台,建设自然教育馆,新建智慧植物园,完善富有植物园特色的教育课程,并改造科普场馆及标识系统,使年游客数从去年的160多万人次增至300万人次以上。
推动建设市民身边的“全域性植物公园”
无论是赏景还是科普教育,保护都是基础。华南国家植物园将以华南地区及全球热带亚热带区域植物资源迁地保护为核心,建设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和种质资源库,提升植物迁地保护能力和效率,实现物种保育2万种以上,其中经济植物约6000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中95%的种类得到迁地保育。
“选择在广州建设国家植物园,是因为这里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核心分布区,景色优美、气候宜人,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任海说,另一方面,广州也是生物多样性最受威胁的陆地地区之一。保护这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既必要又紧迫。
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将会继续参与全球和中国植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以热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植物和特有植物为对象,为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提供源头植物资源。同时,还将建设体现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国际一流专类园及特色植物展示片区。
“在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设中,植物园将不仅仅是一个园子。”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说,将把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新引种植物,“备份”到广州的迁地保护工作中,在地化开展植物保护研究;把植物迁地保护的思想贯彻到城市公共绿地和公园建设中;把特色植物、乡土植物种植到市民身边的社区花园、口袋公园,增加植物多样性,加强植物知识科普,推动建成市民身边的“全域性植物公园”。
2022-11-01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丨 秋季抗旱哪家强?这个亚热带常见树种“赢了”
近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示亚热带四个树种在干旱处理下的生理特性和响应策略,发现其中醉香含笑具备“最强耐旱性” 。研究结果可服务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亚热带地区植树造林时的树种选择。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站刘菊秀研究团队,以亚热带人工林四种常见树种(海南红豆、降香黄檀、藜蒴锥和醉香含笑)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正常降水、低度干旱(降水减少25% ) 、中度干旱(降水减少50% )和高度干旱(降水减少75% )四个处理下。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通讯员:周飞(除署名外)。
时间: 2022-09-07 来源: 《广州日报》客户端 作者: 黄岚 周飞
近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示亚热带四个树种在干旱处理下的生理特性和响应策略,发现其中醉香含笑具备“最强耐旱性”。研究结果可服务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亚热带地区植树造林时的树种选择。
醉香含笑(徐晔春摄)
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气候是决定植物区系及植被类型的主导因子之一,根据各地的温度分布特点,把全国分为9个气候带。各种植被类型由不同科、属、种植物所组成,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分布也不尽相同。
华南国家植物园立足华南地区,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主要收集保护我国华南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也兼顾保护世界同纬度地区重要植物资源。而华南国家植物园肇庆鼎湖山园区即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暨树木园,是我国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第一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的保护区之一。
醉香含笑(徐晔春摄)
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站刘菊秀研究团队,以亚热带人工林四种常见树种(海南红豆、降香黄檀、藜蒴锥和醉香含笑)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正常降水、低度干旱(降水减少25%)、中度干旱(降水减少50%)和高度干旱(降水减少75%)四个处理下,研究它们对干旱响应策略并筛选出耐旱性强的树种。
想要抵御干旱,就要保证水分不被流失。研究发现,四种植物为了做好“保湿”工作各施所长——海南红豆通过降低膨压丧失点和增加叶片干物质含量及比叶重,从而适应干旱环境;降香黄檀则通过降低角质层导度,来减少水分散失;藜蒴锥最晚开始关闭气孔,但最早实现气孔完全关闭。干旱会通过降低海南红豆、降香黄檀和藜蒴锥的气孔导度,来减少其饱和光合速率。
在这场“抗旱比赛”中,醉香含笑是“优胜选手”——因气孔最先关闭且具有较低的膨压丧失点,因此表现出最强的耐旱性。此外,由于醉香含笑拥有稳定的光合能力,因此即使最先关闭气孔导度,也不会因为气候干旱而影响自己的饱和光合速率,可谓“双赢”。据了解,醉香含笑是一个理想的生态造林树种,不但枝叶繁茂、花香浓郁,且还是优良的防火树种。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研究结果可服务于亚热带地区植树造林时的树种选择。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期发表在国际传统学术期刊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环境与实验植物学》)上。据了解,该论文是鼎湖山站2019年修建完成的氮水控制实验研究平台的第一篇论文,研究得到了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资助。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 通讯员:周飞(除署名外)
2022-11-01
查看详情
【广州政府网】广州市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9月28日,广州市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审议相关文件,部署下一步工作。市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林克庆讲话。副市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焕清通报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情况。会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应邀作专题辅导报告。林克庆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属地责任,聚焦重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会议以视频形式开至各区,市委副书记陈向新,市领导杜新山、陈勇、陈杰、陈雄桥、王桂林参加。
时间: 2022-09-29 来源: 《广州政府网》
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属地责任
为加快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作出广州贡献
林克庆讲话 郭永航主持
9月28日,广州市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审议相关文件,部署下一步工作。市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林克庆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郭永航主持。副市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焕清通报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情况。会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应邀作专题辅导报告。
林克庆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属地责任,聚焦重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作出广州贡献。一要全力支持保障各项建设任务,积极配合中国科学院做好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方案编制工作和核心园规划设计建设,深入推进周边环境品质提升,完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支持打造国际一流植物园。二要率先推动城园融合建设,加快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3片迁地保护示范区和若干专类植物展示园、生态科普宣教点,细化准入准出、考核奖励措施和建设运营管理指引,充分依托各区自然禀赋和植物资源,协同构建全域覆盖、功能互补、错落有致的城园融合体系。三要提高科技研发能力水平,加强与华南国家植物园科研共建,加快华南植物资源研发中心推广平台等科研基地建设,深化全球植物引种、人才引进和培养、科技攻关、成果转化等领域合作,结合实际优化林业园林管理体制和队伍建设,共同提升迁地保护、科研、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科普教育等能力。四要加强组织保障,发挥好市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督促落实作用,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专项小组、各区、市直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要素保障和请示报告,大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营造多方共建、全民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形成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的强大合力。
会议以视频形式开至各区,市委副书记陈向新,市领导杜新山、陈勇、陈杰、陈雄桥、王桂林参加。
2022-09-30
查看详情
首页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尾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