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中国科学报】学者研究发现粗叶榕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时间: 2024-11-14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周飞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于慧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利用Illumina,PacBio HiFi及HiC等测序技术首次获得了粗叶榕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图谱。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数据》(Scientific Data)。粗叶榕的基因组组装与注释(a. 基因组大小评估;b. Hi-C互作热图;c. 基因组圈图)。研究团队供图粗叶榕又称五指毛桃,为桑科榕属的药食同源植物,是一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植物。其根部为浅黄色,有香气,富含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如黄酮类、苯丙素类和多糖等,这些成分在植物的抗病能力、适应环境变化以及药用价值上都扮演着关键角色。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读博士研究生黄伟城表示,目前,对粗叶榕的基因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其特定药用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方面。尽管已有部分关于粗叶榕基因组的初步研究报告,但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表型特征或叶绿体基因组,对于全基因组的深入解析仍显不足。为此,于慧团队利用Illumina,PacBio HiFi及HiC等测序技术首次获得了粗叶榕染色体级别的基因组图谱。其基因组总大小约为297.27Mb,scaffoldN50为19.71Mb,其中94.90%的序列被锚定到了13条染色体上。共注释到132.79Mb的重复元件,占比基因组的44.67%。通过从头预测、转录组测序和同源基因比对共鉴定到28625个蛋白编码基因,并成功获得其中92.39%基因的功能注释信息。论文通讯作者于慧表示,高质量的粗叶榕基因组为解析香豆素等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及药用有效成分的品质提升奠定前期基础。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97-024-03376-z    报道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1/533971.shtm
    2024-11-21
    查看详情
  • 【人民日报】携手开展中拉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
    时间: 2024-11-18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 姜晓丹科考队员在秘鲁进行科考时合影。华南植物园供图成片的安第斯皇后凤梨。葛学军摄(人民视觉)中国与秘鲁,虽远隔万里,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的道路上大有作为。共同研究珍稀物种的保护、在科研中互相启发、建立国际合作人才队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两国科研人员增进了解、深化合作,取得一项项崭新成果。  在位于广东广州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标本馆,新馆一楼第三排的架子上,整齐码放着来自秘鲁的植物标本。  “现在秘鲁标本的馆藏已经达到6300多份,10多年前只有几百份,还都是从其他国家交换来的。”馆长罗世孝拿出一份标本向记者介绍,标本纸上,植物的科属、编号、生长环境、经纬度等信息有清晰记录,“这些标本来之不易,寄来之后,我们都会尽量把信息补充完整。”  一份份标本、一条条记录,不仅凝结了科研人员的心血,也见证了中国与秘鲁之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作故事。  “共同保护秘鲁的国宝级植物”  罗世孝重点介绍的标本,是被誉为秘鲁国宝之一的安第斯皇后凤梨,这是植物界的明星物种。“此前只在书本上见过,2010年才第一次看见实物,到现在我还记得自己当时内心的震撼。”罗世孝说。  安第斯皇后凤梨以秘鲁为主产地,玻利维亚靠近秘鲁边境一侧也有少量分布,主要生长在海拔3000米到4800米的安第斯高山区。  “当地海拔高、气候寒冷,植被通常稀疏低矮,但是这种凤梨能长到十几米高,连片分布如同森林。”罗世孝说,这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低,加上当地人采集薪柴以及焚烧开辟牧场,安第斯皇后凤梨面临生存威胁,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安第斯皇后凤梨是世界上现存最为高大的凤梨科植物。”中国科学院南美科考项目负责人、华南植物园研究员葛学军介绍,为了保护这一植物,中国和秘鲁的科研人员于2010年合作开展相关保护生物学研究,“一开始的研究方向很重要,既然我国和秘鲁的科研人员都对这种珍稀植物感兴趣,不妨以此为起点开展合作,共同保护秘鲁的国宝级植物”。  合作10多年来,葛学军团队与秘鲁的合作伙伴联合发表了多篇论文,涉及安第斯皇后凤梨的基因组和保护遗传学研究,这项工作不仅具有理论价值,由此积累的科学知识也有利于当地开展这一物种的保护工作。  刘露是葛学军的学生,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做博士后研究,今年8月,其所在的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新植物学家》上发表关于安第斯皇后凤梨保护基因组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  “我们利用重测序技术,对来自秘鲁的9个群体共计200个安第斯皇后凤梨个体进行了研究,发现这9个群体间高度分化,群体内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遗传负荷,尽管各群体内部缺乏遗传变异,但平衡选择在维持基因组局部区域的遗传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刘露解释,简单来说,该项研究就是通过科学手段,表明安第斯皇后凤梨群体的濒危现状和灭绝风险,以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这些发现将为制定安第斯皇后凤梨后续的保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也得到了秘鲁科研人员高度认可。”  “不研究世界,也研究不好自己”  时间回溯到2006年。在中国驻秘鲁大使馆的引荐下,秘鲁亚马孙研究所了解到中国科学院,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开展热带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研究。华南植物园负责承担这项任务。  2008年12月,时任华南植物园主任的黄宏文研究员作为科考队队长,带队到秘鲁考察,那也是葛学军第一次来到这个拉美国家,“飞了20多个小时,到了发现啥都不认识,连行道树都是完全没见过的品种。”  因为时间紧、任务重、经费有限,葛学军等人每次来科考,都提前与当地科研人员沟通,做好详细计划,不想浪费一分一秒。  科考队去的都是人迹罕至的地方,队员们每天都面临路线不熟悉、物种不了解、环境不适应等困难。“很多地方当地科考人员都没去过,向导有时也会迷路。”罗世孝说,但再多困难都挡不住大家的工作热情,“早上8点出发,采集植物后,当晚就得处理材料、压好标本并开始烘干,往往要工作到次日凌晨一两点才能完成。”  虽然路途遥远,语言沟通也不算很顺畅,但对葛学军、罗世孝等植物研究者来说,这里充满了惊喜。“南美植物种类非常丰富,全球30多万种高等植物中,南美拥有超过11万种,比热带非洲和热带亚洲都丰富,且特有水平高。”葛学军说。  “在秘鲁,有许多国内没见过的植物种类,也有很多我们熟悉的种类。像玉米、红薯、土豆、番茄、辣椒等,目前在我国广泛种植,但我们种植的是栽培驯化种,其野生亲缘种大量分布在拉美。”葛学军介绍,一些国内需要治理的入侵物种,像原产于南美的水葫芦等,其治理办法也能在科考中得到启发,“对生物研究来说,具有全球眼光很重要,不研究世界,也研究不好自己。”  “合作交流,让秘鲁人民更全面地认识中国”  至今,葛学军已经去过秘鲁十几次,从一开始在飞机上很难见到中国面孔,到现在两国科研人员往来频繁、交流合作愈发密切,葛学军感受到,自己所做的事情并不仅是学术研究这么简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合作交流,让秘鲁人民更全面地认识中国。”  2009年,华南植物园承办的第一届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热带/亚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跨国界保护研究及管理研修班”在广州举办,18名来自拉美、非洲及东南亚的科技官员和研究人员来到华南植物园。“参观互访、联合培养学生、开展研讨会等,都对提升中国的影响力大有裨益。”华南植物园科技外事处副处长余艳介绍,自2009年以来,累计有近百人次的拉美学者和科研人员来参观访问。  增进了解,对于科研团队开展工作也起到了助推作用。  “我认为,深入合作始终要以深入了解为前提。”葛学军举例,植物园逐步与多所拉美高校及研究机构建立联络、签署合作协议,不少学员对其中的牵线搭桥起到了重要作用。  “生态保护的研究是长期的,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合作也需要耐心,打好合作交流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应对来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共同挑战。”葛学军对未来的合作充满期待。
    2024-11-18
    查看详情
  • 【新华社】秘鲁“国宝”植物牵起中拉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
    时间: 2024-11-12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 陆浩 马晓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葛学军(右一)和其他科研人员在秘鲁野外进行科考时的合影(2018年11月12日摄)。新华社发新华社广州11月12日电(记者陆浩、马晓澄)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标本馆内,馆藏着一份来自秘鲁的安第斯皇后凤梨的叶片标本。安第斯皇后凤梨以秘鲁为主产地,被称为秘鲁“国宝”之一。玻利维亚靠近秘鲁边境一侧也有少量分布,主要生活在海拔3000米到4800米的安第斯高山区。“安第斯皇后凤梨的全株能长到十几米高,是世界上现存的最为高大的凤梨科植物,一生仅在40岁到100岁时开一次花,随后死亡。”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葛学军说。秘鲁是全球许多濒危特有植物的原生地。人类早期治疗疟疾的药物金鸡纳霜的来源植物——金鸡纳树,其就被印刻在秘鲁的国徽和银币上。而另外一种在秘鲁十分知名的植物便是安第斯皇后凤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葛学军在秘鲁拍摄的安第斯皇后凤梨(2018年11月9日摄)。新华社发2009年,葛学军和其他两位中国研究员在秘鲁进行实地考察时,首次见到了这一植物。“干燥寒冷的安第斯高山区,植被稀疏低矮,但是这种凤梨有十几米高,显得尤为突出,连片分布如同森林,十分震撼。”葛学军说,他们还在考察中第一次见到了凤梨刚死亡的个体,其种子像小米,估计有上百万粒。由于自身遗传多样性较低,加上当地人采集薪柴以及焚烧开辟牧场,安第斯皇后凤梨的生存面临威胁,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了保护这一植物,中国和秘鲁的科研人员于2010年合作开展相关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合作10多年以来,我们与秘鲁的合作伙伴联合发表了多篇论文,涉及安第斯皇后凤梨的全基因组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这项工作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由此积累的科学知识有利于当地开展这一物种的保护工作。”葛学军说。虽然从未踏入拉美地区,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刘露从事安第斯皇后凤梨的研究已超过6年。今年8月,刘露所在的研究团队在安第斯皇后凤梨保护基因组学研究方面获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新植物学家》上。“我们利用重测序技术对来自秘鲁的9个群体,共计200个安第斯皇后凤梨个体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这9个群体间高度分化。与近缘的长命多次繁殖植物相比,群体内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和较高的遗传负荷,并且在瓶颈作用后难以恢复群体规模,这意味着长命单次繁殖的生活史性状可能影响植物的基因组变异和有效群体大小,使安第斯皇后凤梨面临较高的灭绝风险。”刘露说。秘鲁科研人员莫妮卡表示,这些发现为安第斯皇后凤梨后续的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以安第斯皇后凤梨为起点,中国和秘鲁等拉美国家的科研合作日益频繁。2015年5月,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与秘鲁国立圣马科斯大学签署建设“分子系统与进化实验室”的协议书,共同提升两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中国科学院博士后刘露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实验室进行分子实验(11月11日摄)。 新华社发“交流是双向的。我们去到秘鲁等国家进行科研考察的同时,也不间断地邀请拉美的科研人员来到中国学习访问。”葛学军说,自2009年以来,已有累计近百人次的拉美学者和科研人员来到植物园参观访问。来自秘鲁的莉塞莉·图米曾以留学生的身份在植物园进行安第斯皇后凤梨的研究,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期刊发表相关论文,“中国在利用分子手段分析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方面技术先进。在中国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SSR分子技术,从而开展相关的保护遗传学研究,为秘鲁生物多样性保护积累经验”。拉美是世界热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在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有7个位于拉美。目前在中国广泛种植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玉米、红薯、土豆以及蔬菜作物番茄、辣椒等都原产于拉美。葛学军与秘鲁等拉美国家的科研合作已有10余年,期间开展了多次野外联合科考,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认知更加深入。“中国和拉美虽然相隔万里,但来自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共同挑战,促使中国和拉美国家逐渐走到一起。”葛学军说。11月正值中国的冬季,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保育的来自拉美的植物依旧生机盎然。“我们对这些植物按蔬菜、水果、花卉和特殊生境等进行功能分区,除了开展科学研究外,我们也面向公众开展相关的环境教育活动,让更多的中国受众深入了解拉美的生物多样性。”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说。报道链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275587?d=134dad8&channel=weixin
    2024-11-13
    查看详情
  • 【羊城晚报】可供新型降脂减肥和降糖药物研发?华南植物园这项对木豆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时间: 2024-11-07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 陈晓楠记者近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研究组近日在资源植物木豆的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功能评价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组从木豆叶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0个新结构化合物,包括2个植物中罕见的菲类化合物和一些新的菧类化合物,增强了对木豆化学成分和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路线的了解,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植物天然产物的结构多样性。通过对这些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测定,发现化合物Cajanantharenes A和B对LPS刺激RAW 264.7巨噬细胞产生的NO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提示这些化合物或者含有这些化合物的提取物有抗炎症功效。进一步发现,新菧类化合物Cajanotone B和C能明显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脂肪分化,其降脂作用机制是调控了与脂质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Cajanotone B和C能显著减少脂肪细胞的脂质积累以及甘油三酯含量和FFA的分泌,还能显著抑制HSL、ATGL、C/EBPα和PPARγ的mRNA表达。特别是Cajanotone B和C还可以抵消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的促成脂分化作用。罗格列酮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降糖药物,具有优秀的降低血糖功效,但同时有导致脂肪积累和水肿的副作用,该副作用与其激活PPARγ的作用机理相关,并且这一类药物的系统性副作用无法通过结构优化和产品升级来解决。目前的研究结果证明,Cajanotone B和C可通过负调控PPARγ途径,从而实现抑制3T3-L1脂肪细胞的脂肪生成,为新型降脂减肥和降糖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先导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已经提交了发明专利保护。相关研究成果已分别发表了3篇论文。华南植物园博士研究生姚李媛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导师邱声祥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图. Cajanotone B和C抑制脂肪生成的作用机制报道链接:https://6nis.ycwb.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0063/53040498.html?isShare=true
    2024-11-13
    查看详情
  • 【人民日报】中国科学院第七届科学节2024广州专场在华南国家植物园举行
    时间: 2024-11-03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作者: 姜晓丹 张荣彬 何锦燕11月2日,以“嗨,科学!——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第七届科学节2024广州专场”在华南国家植物园举行。现场还颁发了“中国科学院科普进校园湾区百校行”优秀组织奖。广州专场活动通过科学展览、实景模型、科普报告、科学文艺汇演、科学实践等形式,吸引了24家参展单位参加。其中,16家中国科学院院内外机构带来多个特色展品、节目和实践活动,让公众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科学普及是连接科研与公众的桥梁,通过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公众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副院长、分党组成员孙龙涛在致辞时表示,科学的进步不仅依赖于科研人员的智慧和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作为科技“国家队”成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高度重视科普工作,积极推进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发挥科教资源丰富、科研设施完善的优势,促进科教融合,使中国科学院丰富的科普资源服务于面向公众的科学教育,让公众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党委书记、副主任魏平在致辞时指出,作为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学研究机构之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自1929年创建以来走过了近百年历程。历代“华植人”秉承“根植华南、家国天下”的理念、情怀,潜心于科学研究、专注于植物保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华南植物园也一直致力于科学普及和自然教育工作,在科普人才队伍培养、科普活动开展及自然教育课程研发等方面坚持探索、不断创新。中国科学院科学节是中国科学院自2018年起打造的面向社会公众的大型科学嘉年华活动,主场活动设立在北京,今年在广州和西安分别设置了专场,融合区域科研院所特色,推出系列精彩活动。广州专场活动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办,围绕“节目+节日”两大特色,注重科学与文化、艺术的充分融合,共设置“嗨剧场”“创新展”“零距离”“创工坊”“科学之美”“科学与中国”之夜、“科学教育沙龙”七大板块。其中,“嗨剧场”以科学文艺展演为主,主要有才艺节目表演、科学实验、非遗文化展示等多个节目,将科学知识与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科学的魅力和科学家的精神风貌,激发公众对科学的兴趣。现场,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带来的《龙腾狮跃》,以磅礴气势拉开了演出的序幕,紧接着东荟花园小学的《绳彩飞扬》和广东实验中学的《万疆》表演,不仅展示了青春活力,更饱含着对祖国的深情。而广州协和学校的科普剧《哟哟鹿鸣,食野之蒿》以生动的戏剧形式,带领观众感受知识的力量。“创新展”板块集中展示各研究所的最新科研成果,如单人喷气飞行背包、波浪能发电装置南鲲号等,通过实物和模型展示,让公众体验前沿科技。此外,广东实验中学、广东广雅中学、广州协和学校也受邀参展。“零距离”板块,带公众探秘华南植物园标本馆,了解一线植物学家的工作日常,参观馆藏的珍贵植物标本,感受严谨治学的科学家精神;“创工坊”板块以科学实践和科普互动为主,通过新能源实物和模型展示,互动科普游戏,和“魔术可乐”“大象牙膏”等科学实验,让公众体验科研工作的有趣一面。此外,“科学之美”板块展出100多幅精美的科学图片、植物科学画、粤港澳大湾区常见蝴蝶图鉴和手绘环境地图等内容。“科学与中国”之夜板块,联动多个研究院所,开展夜游华南国家植物园、夜观森林、探索海洋和探秘微生物等系列科普活动,激发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好奇心,增进亲子感情。而“科学教育沙龙”板块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科学教育工作的开展、科学教育平台及资源的整合协同、科普产业化等展开讨论。来自广东省、广州市教育主管部门、科学家、教育专家、科普专家及产业工作者的广泛参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科学界与教育界的交流,共同推动大湾区科学教育领域的实践创新与事业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借助本届科学节的平台,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和广东省林业局,共同发起“和自然为伴 与科学同行”基于自然教育的公民科学行动,通过带动社会公众参与到科研数据的记录中,促进科学与自然的融合,深化科学教育融合自然教育的鼎湖山模式,为广东省高品质自然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式和新样板。报道链接:https://www.peopleapp.com/column/30047215542-500005886408
    2024-11-05
    查看详情
  • 【央视新闻】中国科学院第七届科学节2024广州专场在华南国家植物园举行
    时间: 2024-11-03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朱子荣11月2日,以“嗨,科学!——好奇探索未知,科学连接未来”为主题的“中国科学院第七届科学节2024广州专场”在华南国家植物园举行。广州专场活动通过科学展览、实景模型、科普报告、科学文艺汇演、科学实践等形式,吸引了24家参展单位参加。其中,16家中国科学院院内外机构带来多个特色展品、节目和实践活动,让公众近距离感受科学的魅力。自2018年起,中国科学院每年举办面向公众的大型科学嘉年华活动——中国科学院科学节。今年,除了北京主场外,还在广州和西安设立了专场,融合区域科研院所特色,推出系列精彩活动。广州专场活动由中国科学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办,围绕“节目+节日”两大特色,强调科学与文化、艺术的融合,设置了“嗨剧场”“创新展”“零距离”“创工坊”“科学之美”“科学与中国之夜”以及“科学教育沙龙”七大板块。其中,“嗨剧场”以科学文艺展演为主,将科学知识与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科学的魅力和科学家的精神风貌。“创新展”板块集中展示各研究所的最新科研成果。“科学教育沙龙”板块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科学教育工作的开展、科学教育平台及资源的整合协同、科普产业化等展开讨论。值得一提的是,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借助本届科学节的平台,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和广东省林业局,共同发起“和自然为伴 与科学同行”公民科学行动,鼓励公众参与到科研数据的记录工作,促进科学与自然的融合,深化科学教育融合自然教育的鼎湖山模式,为广东省高品质自然教育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式和新样板。
    2024-11-05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全球红树林土壤碳来源研究获重要进展
    时间: 2024-10-22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海岸带生态系统与环境健康研究组的研究人员对红树林土壤有机碳来源进行了全球尺度的分析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该研究确定了红树林土壤有机碳的来源,比较了河口红树林和海洋红树林的有机碳储量,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解析了影响红树林有机碳来源的主要因素。”论文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法明表示,该研究结合了红树林沉积物的稳定同位素特征、氮碳比值和有机碳库的综合数据集,以及相关的环境和社会经济信息,包括红树林与河流的接近程度。    红树林是最具生产力的蓝碳生态系统之一,提供一系列生态系统服务,包括渔业生产、海岸保护、沉积物固定,尤其是碳固存。红树林沉积物约占整个生态系统碳储量的70%,其含量随着地理位置变化,这主要取决于沿海环境(如河口和海洋红树林)。蓝碳生态系统不仅通过生物过程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且还作为从外部来源的碳的储存库。红树林沉积物,在潮汐交换的促进下,既积累了来自红树林植被的内源有机碳,也沉积了来自海洋或陆地的外源有机碳。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博士研究生张靖凡表示,研究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源自红树林的内源有机碳是河口和海洋红树林表层土壤有机碳的主要来源(分别为49%和62%)。河口型红树林沉积物中积累的海源有机碳(21%)少于陆源有机碳(30%)。河口红树林在沉积物中积累的有机碳比海洋红树林多(分别为282±8.1 Mg C ha-1和250±5.0 Mg C ha-1),这可能主要是由于额外的陆源有机碳输入。    在全球范围内,海洋型红树林的碳储量占全球红树林总碳储量的67%,达到3025±345 Tg C,而河口红树林沉积物中的碳储量为1502±154 Tg C。该研究结果解析了沿海环境对红树林土壤有机碳来源的影响,强调了准确的量化有机碳来源对于有效分配蓝碳信用的必要性。    上述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带一路”国家与国际科学组织联盟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部海洋负碳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3413-z不同有机碳来源对河口和海洋沉积物有机碳的相对贡献。研究团队供图河口和海洋红树林沉积物中有机碳来源的概念图。研究团队供图    报道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0/532348.shtm
    2024-10-27
    查看详情
  • ​【中国绿色时报】城市与园林共生共荣——广东省广州市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纪实
    时间: 2024-10-21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    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成立于1929年的华南植物园(华南国家植物园前身)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植物研究和保护机构,植物学、生态学、农学的影响力均列全球科研机构前1%,保育植物超2万种,迁地保护了华南地区80%的珍稀濒危植物。华南国家植物园药园    2021年10月12日,中国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2022年5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同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挂牌。    3年来,广东省广州市创新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在物种保护、城园融合、生态惠民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为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华南国家植物园温室航拍迁地保护 开启华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新篇章    猪血木为中国特有单种属濒危植物。调查发现,其野外植株非常稀少,目前仅零星分布于广东省阳春市八甲镇和三甲镇。近年来,华南国家植物园通过迁地保护,解决了猪血木繁育障碍,通过播种、扦插和组织培养繁育的数千株种苗已应用于造林与园林绿化,同时成功让100株猪血木回归野外。    这仅是华南国家植物园加快物种保护的一个缩影。该园率先建立了利用生物技术、生境恢复技术和种间正关系促进技术集成方法,进行了珍稀濒危植物回归研究与示范,成功实现了报春苣苔、彩云兜兰、杜鹃红山茶、虎颜花、龙州金花茶、猪血木、广东含笑、绣球茜等36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    据华南国家植物园主任任海介绍,2022年以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加大珍稀植物迁地保护力度,新引进物种4202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85种、珍稀濒危植物469种。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迁地保育活植物20167个分类群,成功突破2万个分类群引种目标。    同时,华南国家植物园特别重视特色经济植物开发利用的研究,研发的低温处理荔枝保鲜技术、热处理荔枝护色技术以及荔枝保鲜剂和冷冻荔枝果实护色剂已开展规模化生产验证,达到大规模生产的品质要求,助力提升荔枝全产业链的总体效益。    3年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科研领域硕果累累。由华南国家植物园牵头开展的“陆表固碳生物与非生物过程及环境响应机制”研究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这项成果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科技支撑。此外,2023年还荣获了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首批国家林草科普基地、中国植物学会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在推进科研工作的同时,华南国家植物园也在努力推进热带亚热带植物知识与岭南园林文化融合展示、彰显中华文化和生物多样性魅力上取得明显成效。    据华南国家植物园园艺中心副主任吴兴介绍,2022年以来,入园游客共计562万人次,举办科普活动693场、科普导览5414场,线上线下科普受众达2490万人次。    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在开展绿美广东物种展示园建设。展示园筛选出100多种适宜当地栽种的特色植物,包括广东含笑、猪血木等20多种珍稀濒危植物。这些植物的推广应用,意味着一株株珍稀濒危植物将有机会逐渐走进大众生活,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带来更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园融合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广州样板    国家植物园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也是城市的生态名片。广州发挥植物繁茂、四季葱茏的城市生态本底优势,传承爱花护绿的城市文化品格,致力于让科研成果、植物展示、生态科普走出植物园大门,走出一条“城园融合”之路,让葱葱绿意融入市民生活,让科研创新成果为绿美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和发展动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广州样板。    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广州创新构建的“1+3+N”城园融合体系,是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核心,建设“北一中一南”3片迁地保护示范区和N个专类植物展示园、生态科普宣教点。到2027年,建设10个以上的专类植物展示园和200个以上的生态科普宣教点,全面构建从国家植物园到街头社区,涵盖植物保护、科研科普功能的植物园体系网。目前已完成了迁地保护示范区,第一批和第二批专类植物展示园、生态科普宣教点的选址,正在推进建设迁地保护示范区5个、专类植物展示园26个、生态科普宣教点122个。国家植物园体系水生专类植物展示园——白云湖公园    2024年8月8日,白云山迁地保护示范区云溪植物园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这是国家植物园体系广州迁地保护示范区首个片区。该园坚持以植物迁地保育为核心,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承接国家植物园体系物种保育、科学研究、资源利用、科普宣教和园林园艺展示等重要任务。园内保育展示了各类植物132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2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25种,建设有新优花卉、睡莲植物、蜜源植物、珍稀植物、野牡丹等5个专类展示园。白云山迁地保护示范区云溪植物园    2023年7月20日,建成开放的广州木本花卉专类植物展示园,保存木本花卉植物961种。作为首个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专类植物展示园,这里建成了国内首个野牡丹科国家花卉种质资源库、国内首个簕杜鹃木棉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培育了国内首个野牡丹新品种,首次突破大花荣耀木、粉花蒂牡花等繁殖难点,实现了产业化生产。    其他迁地保护示范区、专类植物园展示园、生态科普宣教点建设也在有序推进。其中,大夫山迁地保护示范区引种保育榕属植物108种1.4万余株,举办全球“榕属+”创新研究学术报告会,交流榕属种质资源的收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马岭多彩簕杜鹃园等专类植物展示园建成开放,系统展示植物和种质资源收集成果。基本建成覆盖全市各区的生态科普宣教点40个,开展以植物为主题的科普展览和宣传活动,生动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簕杜鹃专类植物展示园——马岭多彩簕杜鹃园    此外,地方生态科研能力持续增强。由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院参与共建的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验收,目前正在推进南方植物种质资源库建设。同时,通过华南植物资源研发中心技术推广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3年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院新引种植物近3000种,保育物种约5700种;成功解析矮牵牛花朵大小遗传机制,挖掘关键基因6个,培养并申报植物新品种7项;自主培育花卉新品种11个,筛选推广新优植物200余种,推动新优、珍稀植物走出园、融入城。示范引领 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家园    在全力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中,广州将植物建园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紧密结合生态服务需求,确立了“树葱茏、道千里、惠万民”的愿景目标,制定了《绿美广州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统领,全面实施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城乡一体绿美家园优化建设、保护地建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育、活力精品绿廊提升美化、古树名木保护修复、现代惠民林业集聚发展、全民爱绿护绿植绿“八大工程”,2023年到2027年,计划森林提质增绿100万亩,建设森林步道1000公里,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对绿色空间的需求,以良好生态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    一区一策,打造示范引领。广州活化利用森林资源、自然景观、文化禀赋,“一区一策一特色”打造16个绿美广州生态示范点。目前已初步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辐射带动”的生态建设新格局。黄埔区结合迳下村义务植树点和“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以科创引领、产业融合为特色,打造迳下村绿美广东示范点;增城区以“增江变画廊、荔韵变明珠”为目标,打造荔韵公园绿美广东示范点。    建设步道,打造生态普惠空间。广州以自然山水为基底,串联森林景区、公园绿地、滨海湿地等城乡人文山水资源,建设千里森林步道,与绿道、碧道、古驿道融合成网、多道连通,打造“步道千里、穿山连城”的绿色廊道。黄埔区以绿道、碧道、森林步道建设,连通环绕区域的8座主要山体,打造“八山连城”浅山森林环,推动建设全域美好宜居的生态空间。城园融合体系迁地保护示范区——海珠湿地    实施“新乡村示范带+”工程。广州积极打造森林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新业态,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乡村振兴,惠及林农发展。以全市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为依托,打造多条旅游线路,广州云道等7条线路入选广东省森林旅游100条特色线路。建成省级康养基地7处、省级高品质自然教育基地6家、省级自然教育基地23家,成为广东省拥有自然教育基地数量最多的城市。大力推广林蜂、林菌等林业特色产业,完善“公司+合作社+农户”种植模式,让绿水青山成为广州市民的“幸福靠山”。    2023年至今,全市完成森林提质增绿46.66万亩,建设森林步道421公里、绿道71公里、水鸟生态廊道5785亩,建成古树公园11个;在2023年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考核中获评优秀。林城一体、林水相依、生态优美、绿色宜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华南国家植物园龙洞琪林秋景    逐绿前行,步履不停。广州市将继续深入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让良好生态成为建设现代化广州的最美底色。    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88dUKJSsikElD8CpdV_jw
    2024-10-27
    查看详情
  • 【新华社】檀香:从植根中国到香飘世界
    时间: 2024-07-27                    来源: 《新华社》客户端                    作者: 马晓澄 陆浩7月17日在华南国家植物园内拍摄的檀香树果子。新华社记者 陆浩 摄新华社广州7月27日电(记者马晓澄、陆浩)七月末,位于广州的华南国家植物园内,一棵来自印尼的檀香树正在结果。其果实的外观如同蓝莓,散发出淡淡香气。“我们最开始将来自印尼的种子培育成活,长成幼苗。随后为了保证存活率,在1964年又继续引进了几百颗檀香种子,培育出300余株幼苗进行引种造林栽培试验。”华南国家植物园植物生物技术研究组研究员马国华说。檀香作为一种集药用、香精香料、精细雕刻及宗教用品于一体的重要珍贵用材树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和文化渊源。据了解,中国进口檀香木已有1000多年历史,最初主要作为敬献佛祖的贵重香料,后逐渐用于中医、雕刻工艺品以及制作香薰、香精等。如今的北京雍和宫内,就有一座用檀香木雕刻的巨佛像。据介绍,檀香树对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要求较高,最适宜生长的气温在23至35摄氏度之间。直到20世纪90年代,檀香树在全中国仅推广200多亩。“但这为后来中国檀香树的种植和培育提供了丰富的经验。”马国华说。马国华介绍,檀香树是半寄生植物,它的须根上长着许多“吸盘”,这些吸盘紧紧吸附在寄主植物上,从它们那里获取水分和养料,“种植檀香树的周围,还要适当种植豆科、蔷薇科等植物,与其共同生长。如果单独种檀香树反而效果不好。”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市场对檀香的需求逐渐扩大,科研人员加大了对檀香树的研究和推广。马国华说,“檀香树的适宜种植月份有限,我们就改变育苗条件,让檀香树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同时保留根部土壤进行移栽,成活率可以达到97%。”他介绍,目前中国已拥有约10万亩的檀香树种植面积,仅次于澳大利亚,广泛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海南以及云南等地,其中广东占了将近九成。檀香树在中国的研究与推广,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科研实践。2022年7月,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挂牌。据华南国家植物园主任任海介绍,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在国家战略植物资源保育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将本土特有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经济植物等物种数提升到2万种左右,其中经济植物达到6000多种。马国华研究团队先后开展“檀香半寄生性研究”“半寄生杂种檀香引种限制因子的研究”以及“檀香根和吸器发育与寄主植物根际酸碱度和内源激素关系研究”等,致力于推动檀香树种植技术创新、提高种植成功率和产量。掌握了檀香培育和种植的成功经验后,马国华团队总结经验,积极参与国际檀香种植的合作项目。“我们目前分别在马来西亚和柬埔寨种植了2000亩和500亩的檀香木,希望通过这些合作促进檀香种植技术的国际交流,让这些适合在当地生长的作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檀香目前已被广泛用于香精提炼、工艺品雕刻、制造业、医药行业、宗教用品加工业、化妆品、日用品、保健食品等行业。马国华认为,在崇尚自然、关注健康的现代社会,檀香的用途将更为广泛。“从印尼到中国,再到世界,檀香的传播之路是一条充满传奇与故事的旅程。它不仅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更是促进文化和经济交流的桥梁。”马国华说。
    2024-10-21
    查看详情
  •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用固氮植物改造桉树人工林,研究有新进展
    时间: 2024-10-14                    来源: 《广州日报》新花城                    作者: 黄岚 周飞    记者近日获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对固氮植物改造桉树人工林研究获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已近期发表在《土壤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上。    混交林具有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微生物群落等特征,并优化生态系统的碳氮磷化学计量比,促进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含有固氮植物的混交林中是否有相同的结果并未被证实。引入固氮树种与桉树混交具有与施氮的相似的效应,可能破坏生态系统C:N:P的化学计量平衡。    因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站分析施氮和引入固氮树种混交处理对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酶、叶和根的C:N:P化学计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除微生物生物量C:N比外,施氮导致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失衡。引入固氮植物混交降低土壤C:N比,提高C:P和N:P比,但未改变其他C:N:P化学计量特征,且该结果得到两项数据整合的证实。    该研究强调利用固氮植物改造桉树人工林,有助于维持其生态系统C:N:P化学计量,支持了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生产的理念。研究人员分析施氮和引入固氮树种混交处理对桉树人工林的影响
    2024-10-21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