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中国科学院
邮箱登录
En
导航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首页
园况介绍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所长/园长及任职时间
历任党组织负责人(含主持工作)及任职时间
党委
纪委
工会职代会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左侧
历史沿革右侧
机构设置
中心与平台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共建华南国家植物园
全国重点实验室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标本馆
野外台站
公共实验室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科技成果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新品种
软件著作权
标准
新属新种
成果转化
合作项目
院地合作
人才队伍
国家级人才
省部级人才
青促会
研究员
副研究员
博士后流动站
人才招聘
研究生教育
概况
简介
教育动态
导师介绍
硕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博士生导师
植物科学研究中心
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
博士招生
培养管理
下载中心
规章制度
科教协同
大学生夏令营
科创计划
留学生
毕业就业
就业信息
相关通知
国际合作
交流动态
BGCI中国办公室
IABG秘书处
游客服务
门票信息
交通指引
导览地图
餐饮娱乐
景点欣赏
文创产品
党建文化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文化活动
弘扬科学家精神
创新文库
形象标识
基地建设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公民
法人/其他组织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扫描
>
图文报道
媒体扫描
图文报道
视频报道
图文报道
【广东科技报】王法明:做好地球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2024-07-10
查看详情
【南方人物周刊】以植物之名 | 封面人物
2024-07-07
查看详情
【中国绿色时报】“科学教育+自然教育”的“鼎湖山模式”
时间: 2024-06-13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 黎明 近年来,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入挖掘本土资源,以自然资源和科研成果科普化的方式,在搭建基础、探索方向、拓展成效等方面发力,亮点课程精彩纷呈,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持续扩大受众群体,带领公众探索和学习自然,形成科学教育与自然教育相融合的“鼎湖山模式”。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聚焦资源优势,打造课程体系 鼎湖山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外重要的科研基地。在开发自然教育课程内容上,鼎湖山保护区着重聚焦本土资源,贴近实际生活,讲述生态故事和实现环境保护。如《森林碳储量和个人碳排放》是基于中国科学院重点野外台站(鼎湖山站)“碳专项”的科研成果进行设计,向学生普及“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讲述全球气候变化的潜在威胁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鼎湖山保护区秉承科学教育与自然教育相融合的理念,建有“小小科学家成长之路”的课程培养体系,并将现有课程进行总结,对标中小学课标出版了首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系列丛书——《鼎湖山探究式自然教育课程(初级版)》。该书不仅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具体的自然教育思路和课程案例,并反哺孵化“小小科学家成长之路”课程品牌,不断扩大影响力,深化品牌效应。 “小小科学家成长之路”培养对象为周边的中小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模式让他们一步步成长为保护区的小小科学家志愿者。该系列课程每年吸引成近千名学生参与,受众反馈良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专业人才队伍 鼎湖山保护区注重深化基地平台作用,不断完善各类基础建设,目前建有自然教育中心、展览室、互动式科教设施等硬件设施,建有两条自然教育探索径,并配套相应的学生学习手册,让各类自然教育活动呈现更好的效果。 鼎湖山保护区还坚持稳步推进自然教育人才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了以专业队伍为主、科学家和志愿队伍为辅的框架。当前,鼎湖山保护区现有4名专业从事自然教育工作的人员,拥有支持自然教育工作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团队和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自2020年起建立后,每年都有上百名社会或大学生群体报名加入,是联结鼎湖山保护区和公众的桥梁之一,有效促进公众教育和社会发展。工作人员为学生们作科普讲解线上线下结合,突破地域时空局限 为了让更多人受益于自然教育发展成果,鼎湖山保护区的自然教育活动逐渐形成了“请进来、走出去和在线上”的开展方式。线上包含举办不定期公益课、发表科普文章、建立交流群等,线下通过到学校、社区和相关机构定期开展公益教育活动、科普进校园等推动自然教育“走出去”。通过以上方式,鼎湖山保护区自然教育突破了地域时空的局限,每年让近万名中小学生“看见”鼎湖山,充分彰显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为促进广东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20dnsIqmIA4M4ehoBtyg
2024-07-07
查看详情
【中国科学报】学者发表紫苞芭蕉和朝天蕉首个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时间: 2024-06-07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黄慧润、研究员王峥峰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研究结合Oxford Nanopore和Hi-C测序技术成功组装并发表了紫苞芭蕉和朝天蕉的首个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紫苞芭蕉和朝天蕉的花果、基因组信息及PG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研究团队供图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肖天文表示,芭蕉属包含70多个物种,广泛分布于亚洲和大洋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其中,小果野蕉及其与芭蕉属其它物种杂交产生的后代构成了当今多种多样的香蕉栽培品种;而玫瑰红蕉、阿希蕉、紫苞芭蕉和朝天蕉等则是热带地区重要的园艺观赏植物。 随着三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质量植物基因组得以发表,这大大促进了作物育种和园艺植物的改良。虽然芭蕉属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是目前园艺观赏植物、香蕉栽培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物种的基因组资源仍然十分匮乏,影响了后续生物学性状解析和基因功能研究。 紫苞芭蕉和朝天蕉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427.85 Mb和478.10 Mb,contig N50分别为12.88 Mb和18.18 Mb,BUSCO指数分别为98.08%和98.51%,Illumina读长比对率分别为95.55%和94.29%,序列均挂载到11条染色体上。紫苞芭蕉和朝天蕉的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占比分别为46.70%和50.91%。基因注释结果显示,紫苞芭蕉和朝天蕉分别含有39177和31256个蛋白质编码基因,781和990个tRNA。基因组共线性结果显示sect. Musa内物种间的共线性良好,但是相比于小果野蕉和朝天蕉,紫苞芭蕉的chr04存在大片段倒置和易位。 该研究对朝天蕉未成熟和成熟开裂的果皮进行了转录组测序,随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和GO富集分析表明成熟果皮中的上调基因主要与细胞壁和细胞外区域的糖类代谢有关。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家族(PG)表达水平分析表明,朝天蕉的MvPG6、MvPG11和MvPG21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在成熟果皮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组织,这些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的高表达可能导致了朝天蕉果皮开裂。此外,研究还鉴定了与紫苞芭蕉和朝天蕉果皮和苞片着色有关的花青素合成通路中的关键基因。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hr/uhae079 报道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6/524129.shtm
2024-06-20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跋山涉水,寻觅四年!这个豆科新物种终于被“发现”
时间: 2024-06-14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周飞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团队在广宁发现肇庆特有植物新物种——肇庆德昭藤。 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涂铁要介绍,德昭藤属隶属于豆科,约含15个物种。“2018年,我在研究德昭藤属植物时,发现了分别馆藏于北京大学标本馆和植物研究所标本馆的1号标本的照片,这号标本是钟观光于1927年在肇庆七星岩采集的。”而后他又找到同属该物种的另外两号标本,分别由石国良于1971年、1983年采自鼎湖、广宁。此后近40年里,再无人采集到该植物,各网络数据库上也未见其照片。 记者了解到,上述标本曾经被不同的学者分别鉴定为首冠藤、湖北德昭藤等物种。但通过和德昭藤属其他已知物种进行详细的形态学对比研究,涂铁要和团队成员基本确定,其为未被描述和发表的新物种。自此,涂铁要和团队成员多次前往肇庆,展开了长达4年多的探寻之路。为实现“大海捞针”,他们不定期深入各林场山坡、山脊和山谷、溪边,跋山涉水、日晒雨淋是常有之事。 2022年6月,团队成员谢智带队前往广宁科考,重点留意了次生林林缘、溪边等适合德昭藤属植物生长的环境。在前往洲仔镇途中,沿路溪边竹林上攀援着的一丛开着白花的藤本植物,忽然引起谢智等人的注意,远看很像是德昭藤属植物。谢智等人立即采集植物标本,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形态学观察与特征比较,初步判断该物种与钟观光和石国良采集到的标本为同一物种。紧接着他们又采集了几枚新鲜、幼嫩的叶片,提取其DNA用于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结合其形态特征和DNA证据,研究人员最终确认其为一新物种,其后又对广宁开展了多次搜寻,均未发现更多的个体。该团队通过多次前往广宁,对该物种进行详细的野外观察和研究,并撰写了研究论文,于今年5月发表在国际期刊上,正式对外发布了肇庆德昭藤这一新物种。 研究团队建议,将该新物种列为极危物种,并作为广东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去年,我们已经对其进行压条处理,今年初发现其中1个枝条已经生根,目前已将生根的枝条移栽到华南国家植物园进行迁地保护。” 在涂铁要看来,肇庆德昭藤这一新物种的正式发现,不仅为肇庆和广东新增了1个特有新物种,而且对于德昭藤属物种分化研究、广东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林木资源利用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报道链接: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4/06/14/SF1212921677e4958a389b4ab8bc1d91.html?channel=weixin
2024-06-20
查看详情
【新华社】中国広西チワン族自治区で新種のマメ科植物3種を発見
2024-06-07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契机,华南国家植物园“生命网格”App启动公测
时间: 2024-05-22 来源: 《广州日报》新花城 作者: 黄岚 5月22日是联合国大会确认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物种?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无法准确描述身边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多少种微生物。 长期以来,记录、命名和研究生物多样性主要是专家们的工作,公众参与度低。当前飞速发展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公众了解、记录和认识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同时也为公众协助科学家探索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契机。近日,华南国家植物园“生命网格·BioGrid”App启动公测。 据介绍,生命网格(BioGrid)App是一款基于大规模科学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生物多样性观测与识别应用,它可以增强公众和科学家的数据采集能力、物种识别能力、鉴定对接能力和数据发现能力。目前生命网格不仅可以为专业人士提供专业的数据采集、项目组织、数据感知和数据可视化交互服务,还能够让普通公众、志愿者、爱好者等非专业人员随时、随地,便捷、准确地参与生物多样性公众科学项目,并能够为自然笔记、自然教育、教学实习等活动提供完善的应用支持。 生命网格(BioGrid)作为一款智慧公众科学应用,通过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观察自然世界的方案,它是生物多样性主流化进程中倡导的“人人参与”理念的具体实践。“局地感知”功能:距离当前用户最近的物种观测记录列表(左),距离当前用户最近的公共观测项目(右)应用会根据用户的当前地理位置,为其推荐相应的物种和项目信息 报道链接: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4/05/22/SF120179643c8abd0a03224038bc01eb.html?channel=weixin
2024-06-05
查看详情
【广州文艺】南国苍翠记忆
时间: 2024-05-27 来源: 《广州文艺》 作者: 涂燕娜一深秋的羊城,已能真切地感知秋风的莅临,华南植物研究所内,依旧满园苍翠,草木葳蕤,笔直的棕榈树一字排列大道两边,唯有池边的落羽杉开始有了一点儿变色的迹象,再过几场秋风秋雨,它们叶子的颜色将一点点变黄,继而黄红,再到棕红,最终归于大地。海南黄花梨、落羽杉、假槟榔、观光木、琼棕等珍贵植物随性地散落研究所内。这是浓缩版的华南国家植物园,却少了游人的喧嚣,多了一份安宁清幽的学术气息,与几许生活的烟火气。转过树丛,一栋灰色墙体镶嵌着蓝色玻璃的四层建筑赫然入眼,门前水池旁,绿植掩映着“标本馆”三个深红色的字体,字不大,却有一种天然的庄重感。相视的瞬间,风流云转,因缘际会,往事雨打风吹,人影浮动眼前,感叹世事总是这样勾连错节,多少人与事都被扫入历史的褶皱处,能被打捞的,终究是吉光片羽,更多的永远沉寂在岁月深处。历史就像一把筛子,过滤了曾经的大多数,过滤了具体的悲欢离合,只留下寥寥数语。标本馆内,在这个注定被讲述的季节,在亲历者的记忆中,依然能够感受那些滚烫的际遇、跳动的脉搏、鲜活的人生,触摸那些曾经为了中国植物标本事业而曾经有过的,令人激动或悲伤的灵魂。标本,是植物研究的基础,也是灵魂。它是静止的时间、凝固的历史,也是沉默的诉说者。从繁华的枝头落下,从远古的岁月走来,主动或被动地封闭呼吸的阀门,收敛生命的气息,让水分回归风中,让细胞变得干涸。然而,干枯的枝叶花朵亦会说话,一如斑驳的石像依然能够传递千年前的语言,沉入地底的化石可以清晰讲述地球演化的密码。标本将生命的气息附着在叶脉上,将进化的规则刻在种子里,将繁衍的秘密藏在花蕊中,伴随岁月一起寂静在历史的尘埃中,等待一道光将它们的记忆重新开启。仿若一个静止的植物界,一个沉默的植物星球,泛黄的纸张,干枯的花叶,密密麻麻的标注,让人不觉步履凝重,心神肃静。那些曾经生动地在枝头摇曳的花叶,银杉、任豆、观光木、大果木莲、华盖木、落羽杉;那些曾经穿梭在崇山峻岭采集标本的前人,陈焕镛、张肇骞、陈封怀、陈少卿、邓世纬、何椿年、侯宽昭、贾良智、蒋英、刘玉壶,一一向我走来。1928年,华南国家植物园创始人、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创建了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室,设立标本室;后改隶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2003年始用现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这是国内最早的植物标本馆之一,也是华南最大的植物标本馆,馆藏热带亚热带植物标本超过115万份。其中,最古老的标本,是采集于1808年的禾本科剪股颖属植物,至今已有200多年,而收藏最早的本土植物标本,则是1872年采集于广州的豆科植物短萼仪花。此外,还有陈焕镛发现的“活化石”银杉,以及“红木”原树种花梨木等物种的模式标本。华南植物园标本馆的历史,是中国植物学研究走过的百年风雨路。二时间的指针回到1919年,这一年,对于中国历史具有分水岭的意义,它将中国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而陈焕镛带来的,也将是全新的事物。彼时,刚从哈佛大学阿诺德树木园硕士毕业的陈焕镛,在导师的建议和帮助下,踏上了前往海南岛的标本采集之路。海南,这颗镶嵌在中国南海边的绿色明珠,是中国植物标本采集的空白地,“此前尚未有人深入调查其植物资源,采集结果可对东南亚地区植物分布有进一步了解,极具学术意义”。导师的话,海南岛三个字,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撞击着陈焕镛的心,令他无比着迷。但世间万物总是这样,越是迷人,越是充满未知的危险,此前,就有一名英国鸟类学家死在五指山附近,其危险程度可见一斑。然而,陈焕镛还是“凭着年轻人的全部蛮勇,单枪匹马出发了”。茫茫海洋,波澜壮阔,再次踏上远航之路,陈焕镛已不是当年那个远渡重洋赴美求学的懵懂少年,他的眼神清澈而坚定,他的心中激荡着回到中国开创植物学研究的赤诚热血,他的心中怀着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遥想当年,苏轼被贬海南儋州,写下“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此时,热爱文学的陈焕镛,不知是否也想到了苏东坡在海南历经艰难险阻却九死不悔的决心。虽然800多年过去,此时的海南岛仍未大规模开发,依然是瘴气弥漫、现代文明之光尚未照耀的化外之地。在此之前,从未有植物学家上岛,更不用说采集研究了,因此岛上仍保持着原始的神秘状态,这也是阿诺德树木园的主任推荐陈焕镛去的原因,没有一个地方比海南更适合作为中国植物标本采集、植物研究的起点。至今留存下来的陈焕镛的众多照片中,最具代表性和标志性的一张,就是在海南进行首次野外调查与采集的时候拍摄的。照片中的他,头戴遮阳帽,身着长衬衫、灯芯绒长裤,打着领带,绑腿长靴,叼着烟斗,目视前方,身姿挺拔,气度凌云,颇有美国西部牛仔的风格。著名植物学家胡先骕称之为“攀登五指山极峰之第一人”。陈焕镛是公认的中国第一位到海南岛进行植物标本采集的植物学家,开创了海南岛采集标本的先河,这一年,他29岁。他的第一站是儋县那大镇的沙煲山,即如今的儋州市,然而,他低估了海南环境的恶劣程度。交通不便、生活艰苦,这些他都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准备,却不承想会被毒蜂蜇伤,祸不单行的他又感染了疟疾,最终被人用担架抬出五指山。他不得不放弃原来的采集计划,离岛前往上海治疗,并将采集之标本存放于上海招商局码头,不料码头大火,所有标本付之一炬。海南之行折戟沉沙,所得标本尽数毁于火灾,这一度让他感到消沉,但他没有放弃这片神秘的海岛、植物的天堂,后来依然多次派遣团队赴海南采集,为编写《海南植物志》打下基础。病愈后,陈焕镛受邀到南京金陵大学执教,任农科森林系主任。在金陵大学时,他们便组建了一支以钱崇澍为队长,陈焕镛、秦仁昌、黄宗为队员的鄂西植物调查队,赴湖北采集标本。他们从宜昌出发,经由兴山县、神农架东侧到达巴东,最高点到达海拔3000米的地方。钱崇澍专门采集草本,陈焕镛采集木本,秦仁昌、黄宗充当助手,此行共采得标本近千号。多年后,秦仁昌回忆此次采集曾提到,1922年,他和钱崇澍、陈焕镛一起赴湖北采集标本,需要600元路费,最终校方只设法凑到了500元,回来时他们已经身无分文,后来见到英国轮船,就连人带标本往上爬,经过陈焕镛与船长交涉说情,才回了家。而此行更大的意义在于,这是“中国植物学家自己组织的第一次大规模的采集队”。然而,不幸的是最完整的一份标本,又再次毁于大火。似乎中国早期的标本采集,总是伴随着火光和遗憾。陈焕镛担任中山大学教授之后,为拓展植物研究,继续赴广州、香港、粤北、广西、贵州等地采集标本,并与数十个国家的学者和标本馆取得联系,建立标本交换关系,先后交换标本3万余份,有力地丰富了中山大学植物标本的数量。除了交换标本,还与国外植物园交换种子。龙洞琪林亭亭玉立的落羽杉,便是这个时期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交换而来的,如今已遍布中华大地,成为一抹动人的风景。三陈焕镛始终认为,“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两广地区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在该地设立以植物分类学为主的植物研究所非常必要”。正是在植物采集基础上,他提出设立植物研究室,迈出了创立华南植物研究所的第一步。1928年,羊城的秋天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为了开展对广东省的植物分布调查和研究,同时改良及发展全省的经济作物,陈焕镛创办植物研究室。经过一年多的发展,研究所各项图书仪器等设备渐渐充盈,研究事业也蒸蒸日上,便函请校长将植物研究室改组为“植物研究所”。翌年冬天,植物研究所正式成立,所址设在广州东山石马岗的中山大学农学院内,仅有一间办公室和一间标本室,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就这样艰难起步。1930年4月,又在植物研究所前加上“农林”二字,隶属中山大学农学院,同时设立标本室、图书室、采集队、植物标本园和实验室。“生物研究,最重要的是标本。”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建所伊始,就明确了“本所之所立,以调查广东植物种类为首要任务,并对采集任务做出全面规划”,同时制订了采集计划。此后,一代代植物工作者前赴后继,以舍己忘我的精神,走遍中国乃至国外的深山密林采集标本,支撑起国内第一本地方植物志《广州植物志》和第一本树木志的编研,同时也支撑了《海南植物志》《广东植物志》《香港植物志》等30多部植物志的出版,还为《中国植物志》的编撰出版提供支持,而这部植物志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从植物采集到标本的制作,最后进入标本馆,有一套严密的流程。曾经从事过这一工作的何椿年曾回忆说道:“我过去在植物所工作,是在标本室内整理标本,查阅英美等国出版的杂志,检出提及我所标本室某号标本,一方面将该杂志对该标本的叙述,用打字机打出来,贴在该标本上,以供参考;同时,还要用小标签,说明该标本室在某杂志几卷几期几页提过,以为这样便可以加强某标本的确定性,增加该标本的价值。”陈焕镛不仅亲自带头采集、鉴定标本,同时建立了三套完善的卡片系统,可根据植物的名称、采集人、标本号、地区分布等,从三套卡片系统中迅速查到所需的标本。即使后来标本馆实现了电子计算机管理标本,基础依然是陈焕镛制定的管理方法。望着日益壮大的标本馆,陈焕镛心中的蓝图在一点点实现。他说:“本所成立迄今,虽为期5年,而所藏标本已超过6万号,固不敢与国外著名植物园具有百数十年相为媲美,然以视国内各植物标本室,实未遑多让……”四此后,随着时局的变化及抗战的深入,农林植物研究所也开启了会址变迁与更名之路。先是国立中山大学新校舍在广州石牌落成,中山大学迁入新校址,后农林植物研究所迁到法政路,同时在位于石牌的中大校园内开辟标本园,从事植物的引种栽培工作。然而,震惊世界的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此后,长达十数年的战乱不仅将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拖入战争的泥淖,也沉重打击了刚刚兴起的中国植物学研究事业。战火起于北平,很快烧过平津,烧过沪宁,继续向着南中国蔓延开来。日军铁蹄所到之处,天地变色,生灵涂炭,无数珍藏在各个研究所、植物学家费尽心血采集的植物标本在战火中毁于一旦。位于北京的静生生物调查所首当其冲,卢沟桥事变爆发时,静生生物调查所尚未做好撤离的准备;沪宁战役打响前,位于南京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和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匆忙撤离,然而缺少充足准备,只能将主要物品运走,大量标本落入日军之手。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更是被日军焚毁,多少心血、成果与希望,毁于一旦。至此,早期由国人创立的生物学研究机构几乎尽数遭毁,唯余南方的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一家。保护研究所,成为陈焕镛重如生命的使命与责任,它是中国植物学研究的希望所在。战火烧到偏安南方的广州。1938年,这一年对广州来说,注定被铭记。昔日繁华安定的广州城沦陷,人们纷纷逃难,大量机构外迁,农林植物研究所珍藏的15万份标本、4000多册中外图书文献及各种仪器设备亦遭受严峻威胁。早在卢沟桥事变爆发时,中山大学便开始准备撤离,然而,由于学校庞大,行动缓慢,陈焕镛无法等待学校安排撤离,便自筹费用,分批将重要物品转移至香港九龙。即便如此,也还是未能将全部物品尽数转移。未能及时转移之物品和房产,则留下人员看管。陈少卿留守石牌校园标本园,李耀、欧阳有群夫妇留守法政路所址,那时法政路仍留有“标本柜60个,还有泡花柜、办公台、公文柜等;复份植物标本30万份、中山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2万张、图书仪器10箱”。这批物品在被日伪政权接管之前,陈焕镛又想方设法转移一部分至香港,并建造一座三层建筑,用于存放从中山大学转移出来的物品、标本,亦是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香港办事处。迁港期间,植物研究所继续从事标本鉴定、专科专属研究及人才培养等工作,同时继续出版《中山专刊》。在此期间,招收研究生何椿年,跟随陈焕镛从事榕属植物研究,后来何椿年参与主持华南植物园的筹建工作,成为华南植物园的开拓者之一,为植物园早期发展做出开创性贡献。与此同时,中山大学迁至云南澄江,在战火中继续开展教育工作。蒋英、侯宽昭、李仲洛等一批研究所员工随校迁移,在云南开展植物研究工作,并在昆明城郊设立经济植物圃和药用植物圃。而后,中山大学迁往粤北坪石,农学院设在距离坪石30公里的湖南省宜章县栗源堡,植物研究所也随着迁到栗源堡。蒋英等人随着前往,并在栗源堡重新组建研究所,租用民房,“致力于广东、湖南交界之植物调查与采集”“勘察湘江支流上游及两广边境森林,为修建湘桂、粤汉两条铁路所需枕木、电线杆之用材等”。同时到莽山、衡山等地开展植物标本采集、鉴定工作,并开始对湖南进行大规模系统的采集,撰写相关工作报告,编撰《栗源堡植物志》,并计划重建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即使流寓粤北湘南山区,植物学家们始终心系中国植物发展事业,在艰难的岁月里,酬唱应和,对未来抱着希望,展现出植物学家的襟怀。与植物研究所迁移香港后仍不间断植物研究与人才教育事业一致,流寓湘南的中山大学农学院也恢复招收研究生,来自广东蕉岭的徐祥浩便是此时招收的两名研究生之一。他于1943年考入中山大学研究院,成为植物研究所一名研究生,在武江上游河畔山间入学,师从蒋英教授。多年后,当他回忆起这段艰苦而快乐的学习生活时说到,这期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到湖南莽山原始森林做植物调查,不仅采集大量标本,还见到猴子在树上摘野柿,野山羊自由漫步山野,见过老虎窝,甚至还在树上采集标本时遇见珍稀的飞狐。此外,他们还到南岳衡山及乐昌九峰山等地调查,为他日后从事植物分类学和植物生态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1945年的春天,天气似乎格外寒冷,杜鹃花也开得比往年晚。粤北与湘南相继沦陷,中山大学被迫疏散到东江龙口,植物所也疏散到距离栗源堡20公里外的坪游山继续开展植物标本采集、研究等相关工作。彼时,植物所人虽然少,生活也很艰苦,但同人间坦诚相处,互帮互助,吃苦耐劳,热爱工作,奉献祖国的朴素情感,却显得如此弥足珍贵。五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犯香港,农林植物研究所香港办事处再次陷入危险境地。不久,香港沦陷,而植物研究所被不逞之徒举报为重庆敌产而遭日军搜索,所幸没有违禁之物,陈焕镛等人才免遭杀身之祸。然而,因为标本、图书资料上皆有中山大学及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的标志,被指认为敌产而遭到监视骚扰,他们本可以混迹于难民中冒险离开香港,陈焕镛却“惟每念及毕生心血所罗致,储存于一百余副柚木柜中,十五万号之珍贵植物标本,及四千余部之中西文图书暨仪器等,又岂忍恝然不顾,拱手以资敌人耶。在其严密监视之中,欲求保存,固有不能;将之毁灭,势亦不许。再四思维,苦无对策,只有物亡我亦随物亡,物存我亦随物存,未敢先求去”。最终,为了保存这批珍贵植物标本、图书及仪器,陈焕镛与所员一致决定,与汪伪政府合作,把研究所迁回广州。这是一项风险极大的行为,也是极为艰难的选择,甚至会被扣上汉奸卖国之罪,然而,为了保存这批“费尽几许心血,历尽多少艰苦博取得来之科学珍品”,陈焕镛别无他法,唯有将自己的生命与声名置之度外,牺牲一己之荣辱来保全,“名诚弃守,光复可期;文物云亡,难谋归赵。为山九仞,岂亏一篑之功,来日大难,当抱与物共存亡之念,赴汤蹈火,生死不辞,毁誉罪功,非所敢顾”。物资顺利运返广州,侯宽昭则留守香港,直至陈焕镛及所里员工之物品全部运回广州,他才返回。多年后,侯宽昭在回忆这段经历的时候说道:“那时我是单身一人,假若要独善其身的话,似不难离开此险恶环境的。但念未保存此血汗积成的文物,又不能不舍身以赴,因此决定留守到底,生死不顾。”这是现当代中国和世界最为动荡的一个时期,也是植物研究所创建以来最动荡的一段岁月,国内不少地方及不少国家的珍贵标本都毁于战火。近的来说,陈焕镛参与创立的广西大学植物研究所,创立时一无所有,从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拨赠20副柚木标本柜约3000号植物腊叶标本给广西大学植物研究所,而后又在出席世界植物学大会时,为其在欧洲采购了一批植物学图书、杂志、显微镜等资料和仪器,为广西大学植物研究所及近代植物学研究铺垫了基础。然而,随着抗日战争爆发,日军铁蹄进入华南,广州沦陷,梧州亦遭受空袭,广西大学植物研究所随广西大学农学院迁到柳州,此后又经历多次迁移,跌宕起伏,风雨飘摇,不幸的事情终于发生。“1943—1944年间,该所植物标本、图书、仪器,一部分沿湘桂铁路西迁时被毁于侵略战火,另一部分在贵州榕江毁于洪水天灾,全部丧失,荡然无存”。直到战争结束后,陈焕镛再次从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抽出5万份复份标本赠送给该所,助其复建。而其他国家,如德国植物学家Burret为纪念陈焕镛所做出的贡献,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琼棕的主模标本,原收藏于德国柏林植物园暨博物馆,二战中被炸毁,后选模式仍然保存在农林植物所标本馆。还有一批菲律宾的标本,其本国的标本在二战中被毁,而存于植物所的标本因及时转移到香港,得以完好保存。多少人类文明成果与生命在战火中灰飞烟灭,而农林植物研究所成为中山大学在抗战中唯一能比较完整保留标本、图书、仪器的单位,并且是我国战后植物研究复兴的主要机构之一,以陈焕镛为代表的所有守护者可谓厥功至伟。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所有为避战火而迁往大后方的高校纷纷回迁,中山大学迁回广州。“广东植物研究所”亦迁回,并恢复农林植物研究所原名,被日军毁坏的植物标本园开始重建,迁往香港的标本、图书、仪器设备亦回归,并开始编撰各类植物志,各项科研工作有序开展,对外交流合作顺利进行。在战火连绵的幽暗岁月里,在风雨如晦的惊涛骇浪中,以陈焕镛、蒋英、侯宽昭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植物学家、科学家,不计个人得失,不计生死荣辱,以生命守护中国植物研究之成果,为了真理、为了民族、为了植物跳动的赤子之心与报国情怀,隔着近百年岁月,依然清晰可感。那些为植物事业孜孜不倦追求的瞬间,那些与自然坦荡相处的时刻,那些为守护标本而生死不顾的大义,成为战火下的流离岁月里永远苍翠的记忆。刊载于《广州文艺》2024年第5期 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u-emf0b7ARNL1q8h3sm_g
2024-06-05
查看详情
【南方杂志】物种“上新”,广东科研团队又有新发现
时间: 2024-05-22 来源: 《南方杂志》 作者: 陈春霖 周飞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中心第一党支部书记、陈焕镛植物资源保护科研突击队队长、研究员陈红锋及其团队接连发表两个植物新种:清远薹草和瘤柄观音座莲。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植物检索》(PhytoKeys)。物种“户口簿”再次“增员”。陈红锋带领团队在户外开展植物调查。清远薹草以广东地名命名的特有物种 “清远薹草的发现,丰富了广东省薹草属宽叶薹草组物种分布的记录。”陈红锋表示,莎草科薹草属包括2000多个物种,是被子植物中最大的属之一,几乎遍布全球。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薹草属的内部关系得以不断明确。自2010年以来,国内不断发现薹草属新种,陆续报道约40种。清远薹草。供图:陈红锋团队 新物种从偶然的发现到公开发表,期间经历了科研人员长时间的调查观察和对比研究。 时间追溯到2022年2月,陈红锋及其团队在清远市林业局高级工程师曾球根及笔架山林场场长张名开等人的陪同下,前往笔架山林场开展植物调查时,发现一疑似薹草属新种,随即采集标本并引种回华南植物园开展进一步的形态学及物候学观察。他们结合植物志学习,请教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邓云飞,并结合体视显微镜下的花果形态观察,初步确定该种属薹草属宽叶薹草组,形态上和同组的扇叶薹草最为相近。 此外,陈红锋团队前往标本馆查阅了扇叶薹草的标本,对比两个种在花序分支及果实形态上的差异。与此同时,定期观察引种植株的生长情况,采用相机记录植物的物候变化,进一步观察记录花果形态。研究者发现新种和扇叶薹草相比,在花序分支、小穗数量、雄花序形状、花柱基部是否增大以及喙形态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2023年7月,陈红锋及其团队前往广西金秀山采集扇叶薹草和花葶薹草的标本及分子样材料,获取新种、扇叶薹草和花葶薹草的2个核基因和3个质体基因的片段。经研究发现,相比于扇叶薹草,新种和花葶薹草亲缘关系更近,两种互为姐妹类群。因此分子证明也表明该种为宽叶薹草组一新种。基于新种模式标本的采集地,将其命名为清远薹草。 据介绍,宽叶薹草组包括27个种,来自3个传统的组:花葶薹草组、宽叶薹草组和蘖枝薹草组。清远薹草属传统的花葶薹草组,该组形态因雌雄花同花序,宽可达12厘米的折扇形叶以及单出或复出的圆锥花序独具特色。国内已报道8个物种属于该组,主要分布在我国中南部及东南部(包括台湾)的常绿阔叶林中。尽管该组物种较少,但因细微的形态差异,在分类上存在较大的挑战。 清远薹草和扇叶薹草的形态对比(A:清远薹草生境;B, D:清远薹草花序;C, E:扇叶薹草花序;F:清远薹草小穗;G:扇叶薹草小穗;H:清远薹草果囊;I:扇叶薹草果囊;J:清远薹草不成熟的果和基部膨大的花柱;K:扇叶薹草不成熟的果和基部不膨大的花柱)。研究团队供图瘤柄观音座莲国家二级保护对象 观音座莲属隶属于厚囊蕨类观音座莲目合囊蕨科,是蕨类植物起源与演化的重要节点类群,具有重要的观赏、药用、食用及科学研究价值。目前全世界公认的观音座莲属约有53种,其中我国有30种(特有种18种),主要分布于西南与华南等地。在2021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由于观音座莲属包含较多濒危物种且属内物种相似性高、难以区分等因素,整个属的植物均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对象。瘤柄观音座莲。供图:陈红锋团队 记者获悉,2022年8月,陈红锋团队在云南省马关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高级工程师张金国的陪同下,在该保护区进行观音座莲属植物野外调查时,发现该属植物一疑似新种,随即采集标本进行室内形态学观察。通过查阅《中国植物志》、文献资料以及CVH、GBIF等网站提供的所有观音座莲属的信息与标本,他们注意到该物种与已知种类的形态特征明显不同,例如在叶柄形态上,该物种与秦氏观音座莲相似,即叶柄上有多个叶枕,但成熟羽片形态和对数上两者存在差异;在叶片形态上,该物种与阔羽观音座莲、圆基观音座莲接近,但后两者的叶柄仅有1个叶枕,且羽片下方无节状毛披覆。 2023年7月,陈红锋团队重返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对该物种的自然环境、种群数量和形态特征进行详细调查和统计,并收集分子样品进行质体基因组测序。系统发育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显示,该物种与上述形态相似的种类的亲缘关系并不接近,且种间遗传距离具有显著性差异。综合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研究团队确认了该物种为观音座莲属一新种,并基于“多”叶枕的叶柄特征,将其命名为瘤柄观音座莲。 目前,陈红锋团队在瘤柄观音座莲的模式产地已发现500株成熟个体。根据IUCN标准,陈红锋建议将该新种列为濒危(EN)等级,并与观音座莲属其他成员一样,给予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研究表明,无论是自然保护区,还是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城市或乡村地区,都有可能隐藏着类似于瘤柄观音座莲一样未被识别的物种。只有通过积极的保护和科学研究,科研人员才能实现保护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这也是我成立华南植物园陈焕镛植物资源保护科研突击队的初衷。我和我的团队将持续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传承与弘扬陈焕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近现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华南植物园的创建人)等科学家‘情系草木·躬身大地’的精神,在华南地区植物资源多样性调查、珍稀濒危植物及战略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植物多样性形成与适应性进化机制研究等方面贡献更多力量。” 除了这次的新物种,广东作为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出现过许多以本土地名命名的特有物种,诸如河源堇菜、潮州堇菜、丹霞梧桐、丹霞鸭跖草、深圳秋海棠……每个新物种的发现和命名,背后是无数自然爱好者与科研人员大量的工作积累。而以地方命名,有利于提升大众的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瘤柄观音座莲(A, B 生境;C, D, E 叶片;F 叶柄;G 根状茎;H, I 孢子囊群;J 羽片背面,示节状毛;K 孢子纹饰;L 叶柄鳞片)。研究团队供图 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MdDSl6UiI51oWdihPkcnw
2024-05-25
查看详情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加深对燕麦基因组起源认识,研究有新发现
时间: 2024-05-13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 黄岚 刘青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科研人员近日绘制燕麦野生种基因密码图谱,相关研究成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tific Data(《科学数据》)和BMC Plant Biology(《BMC植物生物学》)上。 燕麦曾是土耳其安纳托利亚地区小麦田中的杂草,在三千多年前被驯化,其基因组遗传多样性丰富,表现为基因组较大,具有类似马赛克的染色体镶嵌结构,导致燕麦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进化事件知之甚少,而其二倍体野生种基因数量相似,是燕麦抗逆、适应性状的基因宝库。为此,珍稀濒危植物保育研究组刘青团队,采用基因组学技术,组装燕麦野生种基因组序列,开展比较基因组学研究,研究结果加深人们对燕麦基因组起源的认识。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刘青副研究员等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组测序和组装,获得高质量的长颖燕麦基因组3.85 Gb,注释40845个蛋白质编码基因,并获得耐盐的转录组数据,为燕麦耐盐基因的开发带来新启示。 据介绍,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发现,燕麦属野生种——长颖燕麦和异颖燕麦的共线性区域高度保守;二倍体野生种染色体易位发生在近端粒50 Mb的区域,六倍体燕麦也存在类似的基因组间易位;确定燕麦属发生过post-rho全基因组复制事件。 该研究重构禾本科早熟禾亚科的进化史,为燕麦基因组辅助育种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将推动燕麦野生种质资源应用。▲科研人员通过基因组测序和组装获得蛋白质编码基因▲研究发现二倍体野生种染色体易位发生在近端粒50 Mb的区域 报道链接:https://huacheng.gz-cmc.com/pages/2024/05/13/SF11969080f83d30647f644ceb9d4da3.html?channel=weixin
2024-05-25
查看详情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