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新华每日电讯】华南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让羊城更靓
    时间: 2024-07-16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 陈凯星 马晓澄 王瑞平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2021年10月12日,中国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本着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挂牌。两年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共建各方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努力把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成为“种质资源库、科普实践地、生态展示园”,物种保护、城园融合、生态惠民取得新进展。城园融合打造新样板毛柄木樨是广东省特有的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自1932年首次被植物学家曾怀德采集之后,消失了近百年。2023年,华南国家植物园引种保育团队在广东省梅州市植物考察时找到了毛柄木樨,发现其野生个体11株。“毛柄木樨种群数量稀少,结实率极低,林下缺乏幼苗和小树,种群不稳定且易受外界环境干扰,未来有衰退趋势。发现后,我们对其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华南国家植物园高级工程师宁祖林说。这是挂牌以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加速物种保护的缩影。2022年以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引种植物7596号,新增引种物种2449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359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70种。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兰花收集、保育与研发的科研机构之一,许多珍稀兰花品种能够得以繁育并呈现在公众眼前,也离不开华南国家植物园科学家的努力。以野生兜兰为例,这是世界上最濒危的植物类群之一,正是由曾宋君研究员牵头的团队攻克了兜兰的迁地保护和繁殖栽培技术。在野外回归方面,华南国家植物园针对3种广东特有的濒危报春苣苔属植物怀集报春苣苔、红花报春苣苔和封开报春苣苔,利用人工扩繁种苗,完成其原生境和异位野外回归,使3种濒危报春苣苔属植物重新回归家园。华南国家植物园主任任海说,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在国家战略植物资源保育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将本土特有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经济植物等物种数提升到2万种左右,其中经济植物达到6000多种。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新华社记者邓华 摄科研也在取得新进展。在刚刚过去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华南国家植物园研究员闫俊华牵头完成的“陆表固碳生物与非生物过程及环境响应机制”获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该研究对重新认知区域碳平衡乃至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提供了科研助力。2022年至2023年,该园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000余篇,其中高水平研究论文109篇。按照科研论文来衡量,华南国家植物园已经跻身世界一流植物园行列。据华南国家植物园园艺中心副主任吴兴介绍,在推进科研工作的同时,入园游客人数也大幅增长。2023年度入园游客数较2022年增幅近50%,达241万人次。特色科普活动也随之欣欣向荣,揭牌两年来科普导览场次达3900余场,线上线下科普受众超2000万人次。“夏日观萤”等一系列特色科普活动,广受社会各界关注和好评。城园融合打造新样板国家植物园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也是城市的生态名片。地处南亚热带的广州,“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自然禀赋造就了植物繁茂、四季葱茏的城市生态本底;绵延千年的历史沉淀,孕育出广州人爱花护绿的城市文化品格。广州市副市长王焕清说,作为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共建方,广州市致力于让科研成果、植物展示、生态科普走出植物园大门,走出一条“城园融合”之路,让葱葱绿意融入市民生活,将爱绿护绿的生态文明思想根植入民心。7月12日,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展示科普活动启动,展览以“珍稀植物走出园、融入城”的小切口,展示华南国家植物园共建和绿美广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成效。亮相植物外形奇特,具有极高的观赏性,也有如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松、望天树等珍稀品种。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新培育的绿美兜兰和新发现的白花盾叶苣苔首次与公众见面。其中,白花盾叶苣苔是这两年科研人员在引种的苦苣苔科植物资源中发现的新物种,为多年生草本,盾状叶互生,花色洁白,花期长,适合盆栽观赏。历时10余年选育的适应华南气候的耐湿热草花品种矮牵牛“婷粉”(“广州1号”)、矮牵牛“园科粉”和长春花“紫霞仙子”,也在本次展会亮相。“这些新品种具有植株健壮,观赏性强,观赏期长,抗病性、耐湿热能力、耐雨性较强等特点,助力解决了广州夏季湿热少花的现实问题。”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程仁武说。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院院长代色平介绍,这些珍稀新优植物品种的亮相是广州植物迁地保护能力提升、种质资源创新跑出“加速度”的体现。通过共建华南植物资源研发中心技术推广平台,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广州正在推动新优、珍稀植物走出园、融入城。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介绍,广州正在实施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统领的绿美广州生态建设,推出国内首个“1+3+N”城园融合体系(“1”是指建设华南国家植物园,“3”是指推进北-中-南3片迁地保护示范区建设,“N”指的是建设10个以上专类植物展示园和200个以上生态科普宣教点),全面构建从国家植物园到街头社区,涵盖植物保护、科研科普功能的植物园体系网。生态惠民建设新家园在全力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中,广州将植物建园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紧密结合生态服务需求,确立“树葱茏、道千里、惠万民”的愿景目标,制定绿美广州五年行动计划。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局长蔡胜介绍,广州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统领,全面实施森林质量优化提升等“八大工程”,2023年到2027年,计划森林提质增绿100万亩,建设森林步道1000公里,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对绿色空间的需求,以良好生态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一区一策一特色”,广州活化利用森林资源、自然景观、文化禀赋,建设14个绿美广东生态示范点,重点打造北、中、南3个市级综合示范片区和11个区级示范点建设,形成“以点连线、以线带面、辐射带动”的生态建设新格局。比如,黄埔区结合迳下村义务植树点和“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以科创引领、产业融合为特色,打造迳下村省级绿美示范点;增城区以“增江变画廊、荔韵变明珠”为目标,打造荔韵公园示范点;花都区九龙湖示范点重点建设芳香植物专类园,推进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数据显示,2023年至今,广州市全市完成森林提质增绿44.66万亩,建设森林步道395.08公里;建成古树公园10个;认定国际、省、市重要湿地9处,建成小微湿地9个,林城一体、林水相依、生态优美、绿色宜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逐绿前行,步履不停。广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广州市将继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推动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绿美广州生态建设,让良好生态成为建设现代化广州的最美底色,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广州力量。
    2024-07-26
    查看详情
  • 【中国经济导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作出积极贡献
    时间: 2024-07-25                 来源: 《中国经济导报》                 作者:林园轩2022年5月3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挂牌。两年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共建各方深入学习贯彻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重要精神,对标最高最好最优,努力把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成为种质资源库、科普实践地、生态展示园,为推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作出积极贡献。华南国家植物园,这颗北回归线上罕见的绿色明珠,承担着我国华南地区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迁地保护重要职能。正式设立2年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植物类群系统收集、完整保存、高水平研究、可持续利用方面取得喜人成绩。科研引领守护生物多样性塑造华南植物保育新标杆华南国家植物园主任任海介绍,“我们目前承担了大概10项国家重点任务,主要集中在植物多样性的保护、生态修复、特色经济植物开发利用这三个领域”。在植物保护方面,2022年以来引种植物7596号,新增引种物种2449种,目前共迁地保育活植物42057号、分类群18856个,其中保育珍稀濒危植物1027种;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参与组建的植物多样性与特色经济作物重点实验室启动建设,华南植物迁地保护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挂牌运行;在科研成果方面,2022~2023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000余篇,2022年以来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河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华南国家植物园率先建立了利用生物技术、生境恢复技术和种间正关系促进技术集成方法,进行了珍稀濒危植物回归研究与示范,成功实现了报春苣苔、彩云兜兰、杜鹃红山茶、虎颜花、龙州金花茶、猪血木、广东含笑、绣球茜等36种华南珍稀濒危植物的野外回归。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兰花收集、保育与研发的科研机构之一,许多珍稀兰花品种能够得以繁育并呈现在公众眼前,也离不开华南国家植物园科学家的努力。以野生兜兰为例,这是世界上最濒危的植物类群之一,正是由该园曾宋君研究员牵头的团队攻克了兜兰的迁地保护和繁殖栽培技术。华南国家植物园在物种保育和新优品种培育等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新进展,2023年正式发表植物新属4个,新种28个,2022~2023年培育大湾区兜兰、四季无忧等植物新品种97个。在推进科研工作的同时,华南国家植物园也在努力推进热带亚热带植物知识与岭南园林文化融合展示、彰显中华文化和生物多样性魅力上取得明显成效。作为我国南方重要的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库,华南国家植物园计划在5年内基本完成建设,在国家战略植物资源保育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华南国家植物园任海主任介绍:“我们想建一个华南种质资源库,把我们的物种数提升到2万多种,其中经济植物达到6000多种,然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特别是华南地区的争取能够实现全覆盖。”此举将为绿美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和发展动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城园融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广州样板国家植物园是国家软实力的象征,也是城市的生态名片。地处南亚热带的广州,“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自然禀赋造就了植物繁茂、四季葱茏的城市生态本底;绵延千年的历史沉淀,孕育出广州人爱花护绿的城市文化品格。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是总书记、党中央交给广州的光荣使命任务,也是广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更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回应。作为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共建方,广州市致力于让科研成果、植物展示、生态科普走出植物园大门,走出一条“城园融合”之路,让葱葱绿意融入市民生活,将爱绿护绿植绿的生态文明思想根植入民心,让科研创新成果为绿美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和发展动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广州样板。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介绍,广州市正在实施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统领的绿美广州生态建设,国内首个“1+3+N”城园融合体系,全面构建从国家植物园到街头社区,涵盖植物保护、科研科普功能的植物园体系网。目前已完成了迁地保护示范区,第一批专类植物展示园、生态科普宣教点的选址,正在按国家植物园的标准推进建设迁地保护示范区5个、专类植物展示园15个、生态科普宣教点40个。生态惠民全面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家园在全力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中,广州将植物建园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紧密结合生态服务需求,确立“树葱茏、道千里、惠万民”的愿景目标,制定《绿美广州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统领,全面实施森林质量优化提升、城乡一体绿美家园优化建设、保护地建设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培育、活力精品绿廊提升美化、古树名木保护修复、现代惠民林业集聚发展、全民爱绿护绿植绿“八大工程”。2023年到2027年,计划森林提质增绿100万亩,建设森林步道1000公里,不断满足市民群众对绿色空间的需求,以良好生态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林园轩)
    2024-07-26
    查看详情
  • ​【南方日报】守护百姓果盘子 保住荔农钱袋子
    时间: 2024-07-12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 李鹏程    绿叶繁茂、红荔挂枝,广州井岗红糯、冰荔、凤山红灯笼、仙进奉等荔枝新品次第成熟,丰富口感让人清甜一夏;    低温贮藏、朱颜不改,洞察贮运过程的品质裂变规律,荔枝成为冷藏状态下的“睡美人”,从而实现“全球享”;  果品再造、全席盛宴,一颗荔枝从果粉到果肉再到果汁,解锁多样吃法,保留了营养成分,提升了附加价值。  作为我国的优势特色水果,荔枝市场空间广阔,有待进一步提高种植、保鲜、加工等技术。在全省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广州市科技局以产业急需为导向,高效发挥好科技创新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引领带动作用。  市科技局累计组织荔枝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21项,支持经费5100万元;推动荔枝保鲜技术与装备研发,已集成荔枝保鲜全链九大技术……目前,广州市荔枝领域的科研力量、科研投入、科研成果和推广应用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美“荔”长成▶▷ 科技进村培育“丰产树”  荔枝甜美却果期较短。其主要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集中上市,加上部分荔枝品种品质一般,导致荔枝销路困难,“增产不增收”“果贱伤农”的现象频发。  因此,选育适合市场需求的新荔枝品种,是广州荔枝脱颖而出的关键。当前,广州深入推进实施农村科技特派员工作,作为广州农村科技特派员的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胡桂兵,带领荔枝“轻骑兵”团队,为破解该难题“送技下乡”。  “在市科技局支持下,我们开展了晚熟、耐贮运、优质荔枝品种选育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胡桂兵介绍,课题组通过种内杂交和属间杂交(荔枝×龙眼)创制了几十个杂交群体,获得了上万株杂交后代,筛选出一批性状优异的株系。  其中,“红巨人”“红美人”“迟美人”和“巨美人”已经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评)定,“早巨荔1号(仙桃荔)”“巨美人”“红举人”“红丽人”“庞丽人”“娇丽人”获得植物新品种权。  “杂交育种通过人工控制不同亲本之间的杂交,使它们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从而诞生出集合父母本优点的新品。”胡桂兵说,雄花盛开期,田间地头的农科博士们开始收集淡黄色、纯净的花粉,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技术操作,待雌花开放时进行人工授粉,最终选育出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亲本。  广州优化品种熟期结构,从源头上提升荔枝耐贮性和稳产性,延长荔枝果品上市期,这是科技特派员进乡村取得的重要成果。当前,广州以特派员项目形式,围绕产业全链条“靶点”服务,累计服务全市7个涉农区近350个产业,撬动乡村农业产业经济近50亿元,有效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近日,正值晚熟荔枝的上市季。受天气原因影响,今年的迟熟荔枝产量很低。然而,在增城小楼镇腊圃村的一个荔枝园里,仙进奉荔枝树挂果率竟然十分可观。果园负责人陈正阳表示,年初时他还忧心忡忡,当时预估今年的产量可能不到一半,结果却出乎意料。  这得益于背后农科专家的智力加持。去年的极端天气给广东地区的迟熟荔枝造成了沉重打击。面对这种情况,广东省农科院资环所彭智平研究员带领团队,在增城的荔枝园里面分别提取部分土壤和叶片,进行细致检测分析,并针对荔枝树各个时期,提出施肥方案,从而稳住了今年的荔枝产量。  科学的育种、种植管理方法,保住了荔农的钱袋子,守护了百姓的果盘子,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  活“荔”不减▶▷ 全链保鲜延长“甜蜜期”  新鲜荔枝售往千家万户,中间要经过储藏环节。对于这种“娇贵”水果而言,看似寻常的降温处理,都大有文章。  “荔枝从枝头采摘下来,要快速从35℃降温到4℃,这种预冷处理是为了延长果品保质期。”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先进冷冻冷链研究所所长朱志伟介绍,在此过程中不仅要看降温的技术指标,还要照顾到荔枝的品质指标。  要研制预冷设备,必须先攻克有关技术。为此,华南理工大学先进冷冻冷链研究所搭建了实验平台,可以模仿真实状态下的环境。经过将一颗颗荔枝放入测试,朱志伟团队明确了荔枝的水份扩散、变化分布等情况。  最终,该团队采用“多次换热”的新型压差预冷技术,利用高湿冷空气与荔枝充分接触换热,带走包装箱内荔枝的热量,达到了高效保质预冷的目标。  预冷过后,荔枝要实现长期保存乃至出海销售,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专家团队经过多年的研发沉淀、长期调试,研制出荔枝复合保鲜剂、荔枝护色保鲜剂、荔枝速冻保鲜护色剂、多功能绿色保鲜包装等多款用于荔枝保鲜的产品。  在华南植物园的一处实验室内,研究人员向清水中滴洒了自研的荔枝复合保鲜剂,并用其浸泡新鲜荔枝2—3分钟。待荔枝自然晾干后,常温能贮藏8—10天,低温贮藏35—48天,商品率不低于95%。  “与苹果、梨、香蕉、芒果等水果相比,荔枝果皮变色比较复杂,难以控制。”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蒋跃明提到,荔枝复合保鲜剂具有协同保鲜效应,能显著延缓组织衰老,抑制病原菌生长,调控贮藏环境水分、气体成分,清除异味,提高果实组织抗逆性等作用,具有操作简易、成本可控和高效等优点。  除了实现田间制冷(预冷)、延长常温低温保鲜期外,广州科技工作者还破解了冷冻锁鲜技术——今年5月,一批通过超低温冻眠锁鲜技术保存近一年的荔枝解冻上市,其风味与口感基本保持在鲜果水平的80%—90%左右。这条广州建成的国内首条超低温浸渍冷冻锁鲜,未来还可以在其他食品保鲜领域推广应用,提升冷冻保鲜食品品质。  “我们通过组织产业链共性关键技术协同攻关的方式,有效锚定攻关目标,通过源头选种育种、采后预冷、护色、冻眠等一系列技术,解决了延长荔枝保鲜期、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难点问题。”广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谈到。  给“荔”体验▶▷ 果实“变身”提升附加值  “冷冻的荔枝可以全年销售!”广州市从化华隆果菜保鲜有限公司董事长欧阳建忠感受到了市场的热度。  有了冷冻保鲜技术,北方市场以及国外市场的消费者可以品尝到美味的荔枝。更重要的是,荔枝实现了全年供应后,可以用于很多食品的加工,比如利用其中的营养成分,将荔枝加工制成荔枝酸奶、荔枝汁等。欧阳建忠介绍,目前公司已推出一款桑葚蓝莓荔枝果汁,通过控制果汁中荔枝的含量来调节糖度,就可以做到“每一口都是天然”。  这是广州深耕产业,用科技支撑荔枝“全链条”,丰富加工产品的缩影。当前,广州加强荔枝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延伸产业链,开发出高品质的荔枝酒、荔枝醋、荔枝乳酸菌发酵饮料、美容化妆品等附加值高产品——  在荔枝果皮上做文章。通过高能超声物理场破碎植物细胞,增加原花青素的溶出释放。原花青素提取得率较溶剂浸提提高19.7%,这素是美白防晒护肤品的重要原料;  在荔枝饮料上出新品。优化悬浮式冷冻浓缩工艺,获得40obrix左右高品质荔枝浓缩汁。荔枝浓缩汁可作为进一步精深加工原料,例如杯饮、发酵饮品、果酒、果糖等;  在荔枝产品上有突破。科技工作者们明确了白糖罂、鸡嘴荔等品种适合于果粉加工;建立了果粉低温喷雾干燥技术和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技术,获得高品质耐贮存果粉产品。  近年来,广州通过创新机制,推动成果走出“象牙塔”。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鼓励科研人员到企业及乡村生产经营主体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校单位参与的联合攻关机制;以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支持推进从化荔博园牵头开展荔枝产业研究院、荔枝产业大数据平台建设。  其中,广州在荔枝产业链采取的创新联合体攻关模式,把龙头企业和重点科研力量组织起来,形成了基于产业需求、边研发边产业化的攻关模式。“此举有多重目的。一是能够有效凝练产业需求,二是能够集中力量攻关,三是能够在产业实践中予以验证。”广州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说,“实践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  选育优质品种、探索保鲜技术、产品精深研发……科技加持下,广州将一颗颗小荔枝不断做成“大产业”。    报道链接:https://epaper.nfnews.com/nfdaily/html/202407/12/content_10105659.html
    2024-07-18
    查看详情
  • ​【中国绿色时报】“科学教育+自然教育”的“鼎湖山模式”
    时间: 2024-06-13                 来源: 《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 黎明    近年来,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深入挖掘本土资源,以自然资源和科研成果科普化的方式,在搭建基础、探索方向、拓展成效等方面发力,亮点课程精彩纷呈,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持续扩大受众群体,带领公众探索和学习自然,形成科学教育与自然教育相融合的“鼎湖山模式”。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聚焦资源优势,打造课程体系    鼎湖山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外重要的科研基地。在开发自然教育课程内容上,鼎湖山保护区着重聚焦本土资源,贴近实际生活,讲述生态故事和实现环境保护。如《森林碳储量和个人碳排放》是基于中国科学院重点野外台站(鼎湖山站)“碳专项”的科研成果进行设计,向学生普及“碳达峰”“碳中和”的概念,讲述全球气候变化的潜在威胁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鼎湖山保护区秉承科学教育与自然教育相融合的理念,建有“小小科学家成长之路”的课程培养体系,并将现有课程进行总结,对标中小学课标出版了首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教育系列丛书——《鼎湖山探究式自然教育课程(初级版)》。该书不仅为教师和家长提供了具体的自然教育思路和课程案例,并反哺孵化“小小科学家成长之路”课程品牌,不断扩大影响力,深化品牌效应。    “小小科学家成长之路”培养对象为周边的中小学生,通过多种学习模式让他们一步步成长为保护区的小小科学家志愿者。该系列课程每年吸引成近千名学生参与,受众反馈良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专业人才队伍    鼎湖山保护区注重深化基地平台作用,不断完善各类基础建设,目前建有自然教育中心、展览室、互动式科教设施等硬件设施,建有两条自然教育探索径,并配套相应的学生学习手册,让各类自然教育活动呈现更好的效果。    鼎湖山保护区还坚持稳步推进自然教育人才队伍建设,逐渐形成了以专业队伍为主、科学家和志愿队伍为辅的框架。当前,鼎湖山保护区现有4名专业从事自然教育工作的人员,拥有支持自然教育工作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家团队和志愿者队伍。志愿者队伍自2020年起建立后,每年都有上百名社会或大学生群体报名加入,是联结鼎湖山保护区和公众的桥梁之一,有效促进公众教育和社会发展。工作人员为学生们作科普讲解线上线下结合,突破地域时空局限    为了让更多人受益于自然教育发展成果,鼎湖山保护区的自然教育活动逐渐形成了“请进来、走出去和在线上”的开展方式。线上包含举办不定期公益课、发表科普文章、建立交流群等,线下通过到学校、社区和相关机构定期开展公益教育活动、科普进校园等推动自然教育“走出去”。通过以上方式,鼎湖山保护区自然教育突破了地域时空的局限,每年让近万名中小学生“看见”鼎湖山,充分彰显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社会功能和价值,为促进广东自然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20dnsIqmIA4M4ehoBtyg
    2024-07-07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学者发表紫苞芭蕉和朝天蕉首个染色体水平基因组
    时间: 2024-06-07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黄慧润、研究员王峥峰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下,研究结合Oxford Nanopore和Hi-C测序技术成功组装并发表了紫苞芭蕉和朝天蕉的首个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紫苞芭蕉和朝天蕉的花果、基因组信息及PG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研究团队供图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肖天文表示,芭蕉属包含70多个物种,广泛分布于亚洲和大洋洲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其中,小果野蕉及其与芭蕉属其它物种杂交产生的后代构成了当今多种多样的香蕉栽培品种;而玫瑰红蕉、阿希蕉、紫苞芭蕉和朝天蕉等则是热带地区重要的园艺观赏植物。    随着三代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质量植物基因组得以发表,这大大促进了作物育种和园艺植物的改良。虽然芭蕉属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但是目前园艺观赏植物、香蕉栽培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物种的基因组资源仍然十分匮乏,影响了后续生物学性状解析和基因功能研究。    紫苞芭蕉和朝天蕉的基因组大小分别为427.85 Mb和478.10 Mb,contig N50分别为12.88 Mb和18.18 Mb,BUSCO指数分别为98.08%和98.51%,Illumina读长比对率分别为95.55%和94.29%,序列均挂载到11条染色体上。紫苞芭蕉和朝天蕉的基因组中,重复序列占比分别为46.70%和50.91%。基因注释结果显示,紫苞芭蕉和朝天蕉分别含有39177和31256个蛋白质编码基因,781和990个tRNA。基因组共线性结果显示sect. Musa内物种间的共线性良好,但是相比于小果野蕉和朝天蕉,紫苞芭蕉的chr04存在大片段倒置和易位。    该研究对朝天蕉未成熟和成熟开裂的果皮进行了转录组测序,随后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和GO富集分析表明成熟果皮中的上调基因主要与细胞壁和细胞外区域的糖类代谢有关。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家族(PG)表达水平分析表明,朝天蕉的MvPG6、MvPG11和MvPG21等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在成熟果皮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它组织,这些多聚半乳糖醛酸酶基因的高表达可能导致了朝天蕉果皮开裂。此外,研究还鉴定了与紫苞芭蕉和朝天蕉果皮和苞片着色有关的花青素合成通路中的关键基因。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hr/uhae079    报道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6/524129.shtm
    2024-06-2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