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南方日报】华南国家植物园:力争2027年完成八成建设任务
“高质量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系列活动仪式今天( 20日)举行,华南国家植物园介绍了揭牌一年以来的工作进展,并透露,已经编制好建设方案的征求意见稿,第一阶段从现在到2027年,力争完成八成的建设任务。在活动上, “绿美广东”物种展示园揭牌,华南国家植物园筛选了103种适合广东的绿色植物,为绿美广东行动提供技术支撑,展示园展示了金毛狗、广东含笑、猪血木等植物,这些植物的推广应用将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带来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华南国家植物园分别和广东省林业局、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签署《广东省植物迁地保护合作协议》 、 《城园融合合作框架协议》 。
-
【人民网】粤看粤美|萤火虫之森 童话般美好
近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夜观萤火虫活动拉开帷幕,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前来近距离观赏大自然与生物多样性之美。”据华南国家植物园工作人员介绍,萤火虫属昆虫纲鞘翅目萤科,对生存环境要求比较高,是重要的环境指示生物。报道链接: http : / / gd . people . com . cn/n2 / 2023/0523 / c123932-40427562 . html。
-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更新国家植物园概念,以科技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华南国家植物园提出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国家植物园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该文更新了国家植物园的概念,针对中国存在的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提出了中国国家植物园需要在7个方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该文提到,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后,下一步,中国将综合考虑主要气候带和植被类型、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现有植物园的综合实力等方面因素,在保证植物园标准的基础上,按照国家代表性、保护有效性、社会公益性和管理可行性,遴选一批国家植物园。
-
【中国科学报】《人与生物圈》杂志推出“南美科考”专辑
近日,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和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的支持下, 《人与生物圈》杂志推出了“南美科考”专辑(两期合刊) 。据悉,该专辑汇集了国内外20多家单位约60名专家的力量编撰,是迄今为止国内针对南美生物多样性原创、独家且相对系统的报道。南美在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价值世所公认,然而受空间距离、历史往来、语言文化和信息来源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对南美的各方面的认知极其有限。主要介绍南美植物种质资源的引种驯化概况、中国与南美国家合作伙伴开展的植物多样性一线调查研究故事、厄瓜多尔植物多样性面貌、南美部分国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之道等。
-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来自广州的“大湾区兜兰”在英国上线
,近日,由该园曾宋君研究员团队选育的“大湾区兜兰”在英国皇家园艺学进行了国际登录,这是该研究团队登录的120多个兜兰新品种中的一个,也是继COP15兜兰之后又一个明星兜兰新品种。近年来,华南国家植物园曾宋君研究员团队在兜兰属植物的迁地保护、自然回归、新品种培育、种苗快繁、规模化栽培和市场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获得了突出的成果。报道链接: https : / / www . gzdaily . cn/amucsite/pad/index . html ? id = 1998033 # / detail / 1998033 ? site4 & columnID = 0。
-
【央视新闻】世界森林日 华南国家植物园,探寻“宝藏植物”
华南国家植物园位于中国南方丘陵山地带,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库。报道链接: https : / / m-live . cctvnews . cctv . com/live/landscape . html ? toc_style_id = feeds_only_back&liveRoomNumber = 13807613928911057139 & share_to = wechat&track_id = 8915E3F7 - BAA9 - 47F2 - 99CF-FE5D2DDE1DB1 _ 701069533533。
-
【人民日报】202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华南植物园召开
3月22日,以“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举办。并与中国植物园联合保护计划、中国科学院植物园工作委员会、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 BGCI ) 、国际植物园协会( IABG ) 、东亚植物园网络( EABGN ) 、中国环境学会植物环境与多样性专业委员会等国内外植物园组织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承办。在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的积极组织和推动下,中国植物园事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国植物园总数已发展到200多个,尤其是近20年,全国各市省区的植物园数量迅速增加,质量日益提高,功能日臻完善。
-
【广州日报】华南国家植物园:推动植物园体系建设,加强“保护”核心功能
3月22日,以“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为主题的2022年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举办。作为全国植物园的一次盛会,本次第十九届中国植物园学术年会对植物园建设、植物多样性保护、自然教育与植物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深刻探讨,对于共同推动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本次学术年会的承办单位,华南国家植物园不仅体现了其在中国植物园体系的地位和影响力,也展示了广州对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支持成果,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发展美丽图景。至此,我国一南一北两个国家植物园正式运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
【广州分院】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风采|曾兰亭:我的茶旅之路
开栏语:近期,广州分院团委表彰了一批“广州分院2021 ~ 2022年度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从5月15日开始,我们推出“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风采”栏目,集中展示广州分院青年科技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 ,敢于奋斗、勇于创新的青春风采。针对安全有效提升茶叶香气品质的目标,曾兰亭博士系统阐明了茶叶香气生物合成与胁迫响应机制,并首次提出了利用逆境胁迫机制安全提香的研究思路。积极参与科普宣传工作,获得第三届广州分院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并在中国科学院第三届科学节暨核心植物园青年科学节做科普报告。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当好排头兵和先行者,争取为新时代的科普创新发展贡献微薄之力。
-
李和风调研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和鹤山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并慰问在站职工
4月20-21日,中科院党组成员、工会主席李和风先后赴高能所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华南植物园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进行调研,并慰问在站一线科研人员。他指出,江门中微子实验站的科研人员克服生活异地的不便,舍“小家”为“大家” ,长期奋战在地下700米,在涌水潮湿的工作环境下,不断攻克基建工程和设备组装中的各种难题,体现了无私奉献和勇攀高峰的精神。李和风现场考察了中微子实验站探测器的建设一线和鹤山站的野外观测、实验及示范样地,并为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建设的职工健身活动场所授予“中国科学院全民健身活动站”牌匾。中科院工会、广州分院、高能所、华南植物园相关负责人员陪同调研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