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南方日报】“植”根科研,青春“园”梦
    在南方的海岛上采集土壤样本分析土壤里的“生态圈” 、在戈壁滩研究胡杨遇上沙尘暴、与甘薯天敌小象甲“斗智斗勇” … …一群植物研究科研学者上山入林,为改善作物追根溯源,从自然的基因图谱中寻找神秘的蛛丝马迹,为保护生态多样性提供科研基础。”当下,杨子银研究团队正深入对茶小绿叶蝉体内可特异诱导茶叶蜜果香产生的激发子的鉴定与合成,将其应用于茶叶蜜果香品质的定向改良,从根本上解决茶叶产量负面影响的问题。马艺天郭苏莹。
    2022-11-01
    查看详情
  • 【南方日报】融园入城,“植”遍广州
    从空中俯瞰,华南国家植物园如一颗绿色宝石点缀在广州中心城区的东北角, “一大三小”四朵木棉花开在其中。这个结合广州市花设计的温室群景区,在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筑中尤为瞩目。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生态溢出效应将惠及整座城, “ 3 + N ”部分也将为华南国家植物园这一植物园体系核心的科研与民间基础,提供更大范围的助力。”吴敏表示,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对广州的“区、园、点”的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并将共建期间引进的植物在广州进行备份和保育, “华南国家植物园长期开展的是植物方面的尖端性基础研究,在城园融合的工作中,将把科研成果进行转化应用,服务地方建设。郑慧梓钟晓宇。
    2022-11-01
    查看详情
  •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 | “最有前途的清洁能源”研究取得进展
    绿氢指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取的氢,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清洁能源之一,既可以气态形式使用,也可转化成绿氨,用于钢铁工业、化肥生产和炼油业。近年来,作为一种适合远距离交易的可再生能源介质,绿氨成为众多国家和跨国公司能源转型战略中争相发力的新热点。然而,受制于统一量化评价方法的缺失,其资源与环境综合影响,及可持续性仍然是一个谜。据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被与景观生态学研究组与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AIST )林彬勒研究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综合评价各种资源消耗、排放和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估-能值评价( LCA-EME ) ”整合研究方法。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通讯员周飞。
    2022-11-01
    查看详情
  • 【南方日报】广州:城在园中,人在画中
    “很多奇花异草只有植物园有,所以带孩子来看看。广州正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为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作出广州贡献。李敏表示,放眼全省,广东陆续建设了一批地方性植物园,各有特色的同时也存在建设水平参差不齐的痛点,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立是个新契机,可构建以华南植物园为龙头的南中国植物园体系,进一步提升广州在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体系中的国际地位。市林业和园林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在广州将以城园融合的方式整体推进,实施以华南国家植物园为领衔的“ 1 + 3 + N ”的国家植物园城园融合体系建设。董天健华南国家植物园。
    2022-11-01
    查看详情
  • 【人民日报】高质量建设国家植物园 共爱共享自然之美
    图① :华南国家植物园凤梨园里,果子蔓属红金星花朵绽放。今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正式揭牌,成为继北京国家植物园后,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的第二个国家植物园。“在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建设中,植物园将不仅仅是一个园子。”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吴敏说,将把华南国家植物园的新引种植物, “备份”到广州的迁地保护工作中,在地化开展植物保护研究。把特色植物、乡土植物种植到市民身边的社区花园、口袋公园,增加植物多样性,加强植物知识科普,推动建成市民身边的“全域性植物公园” 。
    2022-11-01
    查看详情
  •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丨 秋季抗旱哪家强?这个亚热带常见树种“赢了”
    近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示亚热带四个树种在干旱处理下的生理特性和响应策略,发现其中醉香含笑具备“最强耐旱性” 。研究结果可服务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亚热带地区植树造林时的树种选择。近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鼎湖山站刘菊秀研究团队,以亚热带人工林四种常见树种(海南红豆、降香黄檀、藜蒴锥和醉香含笑)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正常降水、低度干旱(降水减少25% ) 、中度干旱(降水减少50% )和高度干旱(降水减少75% )四个处理下。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岚通讯员:周飞(除署名外)。
    2022-11-01
    查看详情
  • 【广州政府网】广州市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会议
    9月28日,广州市推进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审议相关文件,部署下一步工作。市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林克庆讲话。副市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焕清通报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情况。会前,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应邀作专题辅导报告。林克庆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坚决扛起政治责任、属地责任,聚焦重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推动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会议以视频形式开至各区,市委副书记陈向新,市领导杜新山、陈勇、陈杰、陈雄桥、王桂林参加。
    2022-09-30
    查看详情
  • 【学习强国】大美广东|华南国家植物园:树木繁茂 生机盎然
    温暖的阳光洒在人们身上,在路面留下长长的影子。宽阔的中心大草坪成为人们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2022-09-30
    查看详情
  • 【广州日报】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 | 以阿尔泰山为模,探索森林生态“碳汇”潜力
    近日,华南国家植物园揭示研究中亚地区树木生长与物候、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该研究对森林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和探索该地区的碳汇潜力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科学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康剑在导师黄建国研究员的指导下,利用基于过程的“ Vaganov-Shashkin模型”模拟树木年轮生长速率,以中亚阿尔泰-萨彦山三个不同纬度的三个站点为研究对象,评估落叶松的“形成层物候” ,即生长季节的开始和结束。根据《全球森林资源评估2020 》显示, 2010 ~ 2020年间中国的森林年均净增长量达到190万公顷,森林面积年均净增长已跃居全球第一。
    2022-09-30
    查看详情
  • 【新京报】给植物画“写真”的人
    “在这里坚守了20多年,刘运笑说,是源于这份工作的意义。“我的责任,就是为科研做好服务。在华南国家植物园,植物科学画画师刘运笑就是专门给植物画“写真”的人。近几年,钢笔风潮又流行了回来,市面上不乏精美高端的钢笔,但刘运笑像匠人一样有自己的坚持,她在网上“淘”已经停产了的不锈钢笔尖,蘸“一得阁”的墨水,因为现代钢笔的笔尖没有她“习惯的弹性” 。画植物科学画,与对着植物写生不同,画师不仅要有绘画技巧,还需要具备植物学基础知识。谈及传承,刘运笑认为,除了科研作用,植物科学画的科普、美育作用正日益凸显。看着漂亮的植物跃然纸上,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对充满质感的科学画产生兴趣。
    2022-09-3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