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广东科技报】华南植物园开展科技下乡 助力地方橄榄产业发展
    根据《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驻镇帮镇扶村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许炳强、高泽正、杨科明、林金妹等一行4人来到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开展科技对接工作,与驻留隍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一起调研留隍橄榄种植情况。下一步,留隍镇将进一步整合镇区的橄榄资源,通过中科院科技特派员团队的专业指导,不断优化橄榄的种植管理技术,提升橄榄的产量和品质,形成标准化的种植流程,并最终在全镇的橄榄种植区推广应用。华南植物园科技特派员团队今后也将在橄榄品种选优、种植技术改良、林下种植筛选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助力地方橄榄产业发展。
      时间: 2021-11-12  来源: 《广东科技报》客户端  作者: 冯海波 周飞 
      本报讯(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周飞)根据《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驻镇帮镇扶村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近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许炳强、高泽正、杨科明、林金妹等一行4人来到梅州市丰顺县留隍镇开展科技对接工作,与驻留隍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一起调研留隍橄榄种植情况。
      橄榄也叫青榄、青果,2018年国家卫健委将其列入药食同源中药,果可生食或渍制。丰顺县种植青榄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是梅州市青榄主产区。作为省级青榄专业镇,丰顺县留隍镇连片范围内青榄种植已初步形成规模化效应,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座谈会上,特派员团队与广东省住建厅驻留隍镇帮扶工作队、留隍镇领导班子和丰顺县广东裕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就留隍橄榄的现状、寻求科技支撑乡村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共同致富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团队随后来到留隍镇环市村橄榄种植户、广东裕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基地考察,就基地目前的橄榄树矮化、高种嫁接等试验项目可行性进行交流,对橄榄选育优种选种提出专业意见,同时针对果树的病虫害防治、肥料施用和果树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指导建议,探讨示范推广优质橄榄丰产稳产栽培技术,稳定橄榄种植面积和产量,构建全产业链安全控制技术体系,保障农产品质量,提升橄榄的品质。
      据了解,留隍镇橄榄种植面积3.8万多亩,年总产量达3.5万吨,年产值约4.5亿元。该镇从获得“青榄专业镇技术创新试点单位”以来,积极鼓励农民发挥“青榄专业镇”优势,大力发展青榄产业,加强与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通过专业指导改良土壤和果树,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产量的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下一步,留隍镇将进一步整合镇区的橄榄资源,通过中科院科技特派员团队的专业指导,不断优化橄榄的种植管理技术,提升橄榄的产量和品质,形成标准化的种植流程,并最终在全镇的橄榄种植区推广应用。华南植物园科技特派员团队今后也将在橄榄品种选优、种植技术改良、林下种植筛选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工作,助力地方橄榄产业发展。
      
    2021-11-26
    查看详情
  • 【信息时报】《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出版发行
    ,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已正式出版发行。2014年开始,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资助下,我国开启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的编研。经过近5年的野外调查、数据整理、志书编写,一套包括68科224属402种、共5卷的《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据了解,王瑞江研究员、王发国研究员在项目中主要负责广东和海南地区的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并主编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 (第二卷) 。标本信息包括模式标本和凭证标本,并配有精美的彩色图版,可为科研、科普、教学和管理等提供重要参考。
      时间: 2021-11-09  来源: 《信息时报》客户端  作者: 成小珍 王瑞江 王发国 
      《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日前出版发行。通讯员供图
       信息时报讯(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王瑞江 王发国)记者9日获悉,《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已正式出版发行。其中,该套丛书的第二卷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王瑞江研究员、王发国研究员主编。
       生物入侵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一个重要因素。2014年开始,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的资助下,我国开启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的编研。经过近5年的野外调查、数据整理、志书编写,一套包括68科224属402种、共5卷的《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据了解,王瑞江研究员、王发国研究员在项目中主要负责广东和海南地区的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并主编了《中国外来入侵植物志》(第二卷)。该卷包括了豆科、大戟科和锦葵科等共10科41属77种外来入侵植物和36个归化种,对其中每一种入侵植物的形态特征、地理分布、文献记载、标本信息、传入方式、入侵机制、危害防控等进行了详细介绍。标本信息包括模式标本和凭证标本,并配有精美的彩色图版,可为科研、科普、教学和管理等提供重要参考。
      
    2021-11-26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研究揭示松醇是根瘤侵染细胞渗透压调控关键角色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生中心能源植物课题组博士生田露、刘乐如在导师陈雅平副研究员和吴国江研究员的指导下,研究发现松醇转运体通过影响根瘤侵染细胞渗透压调控根瘤的发育。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实验植物学杂志》 。该杂志同期发表了牛津大学教授Philip . S . Poole对该论文的感悟和见解,表示华南植物园的结果证实了根瘤侵染细胞中维持渗透压平衡的关键角色为松醇。据悉,定位在类菌体周膜上的LjPLT11能够介导根瘤中侵染细胞内D -松醇的转运,从而影响百脉根植物的生长和根瘤发育。相关论文信息: https : / / doi . org / 10.1093 / jxb/erab402。
      时间: 2021-11-06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生中心能源植物课题组博士生田露、刘乐如在导师陈雅平副研究员和吴国江研究员的指导下,研究发现松醇转运体通过影响根瘤侵染细胞渗透压调控根瘤的发育。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实验植物学杂志》。该杂志同期发表了牛津大学教授Philip. S. Poole对该论文的感悟和见解,表示华南植物园的结果证实了根瘤侵染细胞中维持渗透压平衡的关键角色为松醇。
      植物-微生物共生固氮能为植物生长提供直接可利用的氮源,并在维持全球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共生系统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寄主植物和根瘤菌两者新陈代谢系统完美的配合。在这个过程中类菌体周膜(PBS)作为物理屏障维持固氮酶活性的稳定且负责宿主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物质与信号分子交换。
      研究人员分离了百脉根中14个多元醇转运蛋白(LjPLT1- LjPLT14),分析了多元醇转运体家族的分子生物学特点,并对在根瘤中专化表达的LjPLT11进行了详细的功能研究。据悉,定位在类菌体周膜上的LjPLT11能够介导根瘤中侵染细胞内D-松醇的转运,从而影响百脉根植物的生长和根瘤发育。
      该研究在己糖转运体缺失的酵母中表达LjPLT11后证明LjPLT11是非能量依赖的,以木糖醇、两种O-甲基肌醇(松醇和肌醇甲酯),木糖和半乳糖为底物的糖醇转运体。共生固氮条件下在百脉根中降低LjPLT11的表达抑制植物生长,导致侵染细胞胞质中松醇浓度发生改变,类菌体形成异常,固氮酶活性降低。
      奇怪的是,在氮充足的情况下,降低LjPLT11的表达能加速植株生长,原因可能是非结瘤状态且氮充足的条件下,松醇需要能量进行合成和转运。免疫金电镜结果显示LjPLT11定位在类菌体周膜上,为类菌体和植物细胞间糖醇的转运提供便利。
      由于根瘤菌不能直接利用松醇,而细菌和类菌体周膜之间存在的共生体空间需要维持渗透平衡来保持PBS内外营养物质的正常交流,因此科研人员分离了类菌体并测定了内菌体内外的渗透压,结果表明,降低LjPLT11的表达在改变松醇含量的同时导致四周大小的根瘤中侵染细胞内胞质的渗透压升高,而类菌体中渗透压降低。类菌体能否自行积累松醇,目前仍不清楚,但共生体空间中渗透平衡的破坏形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其导致了LjPLT11i株系的类菌体周膜出现畸形,引发了侵染细胞中ROS的积累和分配异常。
      综上表明,定位于类菌体周膜的LjPLT11通过介导侵染细胞内D-松醇转运来调控共生体空间的渗透平衡,从而维持类菌体周膜稳定。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jxb/erab402
      
    2021-11-26
    查看详情
  • 【ChinaNPPA】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 积极筹建南岭国家公园
    11月3日, 《广东省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十四五”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由广东省政府正式印发,该《规划》是指导“十四五”时期全省土地、海洋、森林、矿产、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积极筹建南岭国家公园,整合和优化广东南岭、石门台、罗坑鳄蜥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广东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构建具有全球意义和国家代表性的南岭亚热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推进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建成华南国家植物园。
      时间: 2021-11-05 来源: 《国家公园及自然保护地》(ChinaNPPA) 作者: 来自《广州日报》
      南岭小黄山。 通讯员黄杰洪摄
       11月3日,《广东省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由广东省政府正式印发,该《规划》是指导“十四五”时期全省土地、海洋、森林、矿产、湿地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工作的指导性、纲领性文件。部署7大任务,提出7项重大改革和9项重大工程,系统推进自然资源高水平保护高效率利用,全力支撑全省高质量发展。
      “三旧”改造完成面积超20万亩 
       按照省政府工作部署,省自然资源厅牵头编制了《广东省自然资源保护与开发“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出,2025年主要目标如下:
      自然资源保护水平实现新提升。耕地保护红线牢牢守住,陆域和海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5万平方千米以上,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8.90%,陆域和海域自然保护地面积达2.82万平方千米,湿地面积不低于1.75万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取得新突破。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制度全面建立,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不高于国家下达指标,“三旧”改造完成面积达20万亩以上,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单位GDP使用建设用地面积持续下降,持证在采矿山100%达到绿色矿山建设标准。
      海洋强省建设迈出新步伐。海洋生产总值继续保持全国首位,形成5个千亿级以上的海洋产业集群,涉海高新技术企业及有效专利数量不断增长,研发经费投入加大,大陆自然岸线保有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指标全面落实,海洋预警监测体系全面建成,海洋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助推广州、深圳“双城”联动 
       在城市空间方面,《规划》提出,支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支持有条件的都市圈编制跨行政区,统筹考虑五大都市圈(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实际服务人口需求, 保障中心城区、重点平台等经济发展优势地区水、能源、安全、交通等设施用地供给。
       《规划》强调,助推广州、深圳“双城”联动。强化“广深双核”的创新引领作用, 增强广深港、广珠澳两条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沿线土地资源支撑, 支持集中布局建设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支持国家超级计算中心广州中心和深圳中心扩容升级, 支持广州“一区三城”(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南沙科学城、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深圳光明科学城等重点创新平台建设。预留国家高新区扩容空间。
      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 
       在住房方面,《规划》要求完善住宅用地保障政策。做好与人口发展相匹配的居住空间布局,适度提高居住及配套用地的比重。落实大城市租赁住房用地供地政策要求,土地供应向租赁住房建设倾斜,单列租赁住房用地计划,探索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和企事业单位自有空闲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允许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商业办公、旅馆、厂房、仓储、科研教育等非居住存量房屋,经城市人民政府同意,在符合规划原则、权属不变、满足安全要求、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推进华南植物园建成国家植物园
       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规划》也包含了众多内容。
       推动国家公园建设。积极筹建南岭国家公园,整合和优化广东南岭、石门台、罗坑鳄蜥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广东乳源大峡谷省级自然保护区、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 构建具有全球意义和国家代表性的南岭亚热带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推动丹霞山国家公园设立。
       加强珍稀濒危物种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野外回归,开展野生动物种群调控和危害防控,整体推进南岭山地、罗浮山-大桂山、莲花山、云雾山-天露山、湛江雷州半岛海域、阳江湾海域、珠江口海域、镇海湾-广海湾-川山群岛-银湖湾海域、大亚湾-大鹏湾海域、红海湾-碣石湾海域和潮汕-南澎列岛海域等11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建设。
       推进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建成华南国家植物园。
      
    2021-11-26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广东湿地植物》出版
    本报讯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中心研究员王瑞江主编的《广东湿地植物》一书,近日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据悉,这是首部对广东区域湿地植物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和详细介绍的著作,弥补了前人对广东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的不足,可为将来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等提供重要参考。
      时间: 2021-11-05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4版 综合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本报讯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中心研究员王瑞江主编的《广东湿地植物》一书,近日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据悉,这是首部对广东区域湿地植物资源进行系统整理和详细介绍的著作,弥补了前人对广东湿地植物多样性调查的不足,可为将来开展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等提供重要参考。
      研究人员通过近6年对广东海岸及内陆江河湖塘等湿地植物资源的野外调查,共记录广东省湿地植物112科36属609种。该书对部分淡水湿地植物的形态特征、产地、分布、生境等进行了介绍,每种植物配有生境和形态特征图片。
       《中国科学报》 (2021-11-05 第4版 综合)
       
       
       
      
    2021-11-26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揭示南岭山地特殊土壤生境植物基因组分化机制
    A :淡黄报春苣苔。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中心博士后柯富士在研究员康明的指导下,研究揭示了南岭山地特殊土壤生境植物基因组分化机制。研究人员以多葶报春苣苔复合群为研究对象,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分析了该复合群遗传结构、系统发育关系、种群历史和基因流,解析了物种基因组分化特征,并探讨了特殊土壤生境适应性和物种形成的基因组机制。据介绍,报春苣苔属多葶报春苣苔复合群包括5个近期分化的物种,均分布于南岭山地,其中多葶报春苣苔、湖南报春苣苔、多色报春苣苔和淡黄报春苣苔为喀斯特土壤生境特有物种,而遂川报春苣苔为丹霞地貌生境特有物种。《中国科学报》 ( 2021-11-02第4版综合).
      时间: 2021-11-02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A:淡黄报春苣苔。B:多色报春苣苔。C:湖南报春苣苔。D:多葶报春苣苔。E:遂川报春苣苔。柯富士供图 
      本报讯(记者朱汉斌 通讯员周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中心博士后柯富士在研究员康明的指导下,研究揭示了南岭山地特殊土壤生境植物基因组分化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分子生态学》。
      南岭山地是我国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中心之一。该地区的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等特殊土壤生境丰富多样,强烈的土壤、地质异质性孕育了南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对该地区生物多样性起源和演化机制还缺乏理解。
      研究人员以多葶报春苣苔复合群为研究对象,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分析了该复合群遗传结构、系统发育关系、种群历史和基因流,解析了物种基因组分化特征,并探讨了特殊土壤生境适应性和物种形成的基因组机制。
      群体基因组分析表明,多葶报春苣苔复合群种间存在历史基因流,基因流和连锁选择对基因组遗传分化有塑造作用,但其主要作用于基因组非高度分化区域上;而祖先多态性分选在基因组高度分化区域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研究人员基于基因组扫描和选择分析进一步筛选了与遂川报春苣苔丹霞地貌生境适应性相关的基因组变异,并证明这些变异可能与适应性和物种形成有关。
      据介绍,报春苣苔属多葶报春苣苔复合群包括5个近期分化的物种,均分布于南岭山地,其中多葶报春苣苔、湖南报春苣苔、多色报春苣苔和淡黄报春苣苔为喀斯特土壤生境特有物种,而遂川报春苣苔为丹霞地貌生境特有物种。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mec.16226 
       《中国科学报》 (2021-11-02 第4版 综合)
       
       
       
      
    2021-11-26
    查看详情
  • 【央广网】【60秒瞰湾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走进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介绍视频: http : / / www . cnr . cn/gd/guangdonglueying / 20211102 / t20211102 _。在广东肇庆,有着中科院属下唯一的自然保护区— —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56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科学家们在找到了鼎湖山这一片碧绿之后,鼎湖山的峰峦叠翠、古木参天、飞瀑流泉、鸟语花香便走进了我们视野。截至目前,保护区内就地保育植物达到229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31种(动物62种、植物69种) ,以在鼎湖山采集的正模式标本命名的物种202种。保护区内的广东省省鸟、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鹇。
      时间: 2021-11-02 来源: 《央广网-广东频道》 作者: 张胜强 王倩 彭丽芳
      鼎湖山介绍视频:http://www.cnr.cn/gd/guangdonglueying/20211102/t20211102_525648852.shtml
      央广网肇庆11月2日消息(记者张胜强 王倩 通讯员彭丽芳)11月1日,是中国科学院的72岁生日。在广东肇庆,有着中科院属下唯一的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时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绿色森林里的蓝宝石。(央广网发 伍志楷摄) 
      鼎湖山的“天空之镜”(央广网发 伍志楷摄) 
      1956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科学家们在找到了鼎湖山这一片碧绿之后,鼎湖山的峰峦叠翠、古木参天、飞瀑流泉、鸟语花香便走进了我们视野。自此,这个北回归线带上的“绿宝石”成为了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研究森林植被形成、发育与演替,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与利用的乐园。
      林间瀑布飞流直下。(央广网发 吴勇强摄) 
      长期的科研工作在这片土地上结出了硕果。至2020年底,以鼎湖山为研究对象发表的学术论文已达2200多篇,多次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
      与此同时,为了让林壑深深、泉溪淙淙的美景长留,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这里建立了植物就地保护、野外回归等综合保育体系并取得较好效果。
      山水一色的鼎湖山。(央广网发 吴勇强摄) 
      截至目前,保护区内就地保育植物达到229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131种(动物62种、植物69种),以在鼎湖山采集的正模式标本命名的物种202种。这让鼎湖山拥有“活的自然博物馆”和“物种宝库”之称。
      以鼎湖山模式标本命名的植物:鼎湖杜鹃(央广网发 宋柱秋摄)
       
      保护区内的广东省省鸟、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白鹇。(央广网发 黎炳雄摄) 
      
    2021-11-02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连锁选择影响基因组变异作用机制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宝生课题组,联合瑞典农业大学教授Par Ingvarsson和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教授Christophe Plomion ,揭示连锁选择影响基因组变异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新植物学家》 。随着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许多物种的基因组上都检测到了自然选择的信号,说明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积累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对多个群体遗传学参数的联合分析,结合计算机模拟,研究人员证实了选择性清除和背景选择是导致基因组变异的重要力量,它们在不同基因组区域所起的相对作用是不同的。背景选择对基因组变异的影响更为广泛,决定了基因组的背景变异模式。相关论文信息: https : / / doi . org / 10.1111 / nph . 17793。
      时间: 2021-10-20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王宝生课题组,联合瑞典农业大学教授Par Ingvarsson和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教授Christophe Plomion,揭示连锁选择影响基因组变异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发表在《新植物学家》。
      自然界的物种内和物种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这些变异产生和维持的机制一直是遗传学、进化生物学等领域研究的热点。随着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许多物种的基因组上都检测到了自然选择的信号,说明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积累起了重要作用。选择性清除和背景选择是两种重要的自然选择模式。选择性清除固定有利变异位点,而背景选择清除有害突变位点。它们都会影响遗传变异的分布模式,但是对基因组变异的相对重要性尚不清楚。
      华南植物园研究人员以我国分布的三个栎属物种:麻栎、栓皮栎和小叶栎为研究对象,对100多个个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获得了1600多万个SNP位点。群体历史分析发现,这三个物种间的分化时间始于中新世晚期,其后各物种在更新世冰期经历了一系列的瓶颈效应。
      通过对多个群体遗传学参数的联合分析,结合计算机模拟,研究人员证实了选择性清除和背景选择是导致基因组变异的重要力量,它们在不同基因组区域所起的相对作用是不同的。选择性清除降低有利变异位点周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促进种间基因组高分化区域的产生;背景选择对基因组变异的影响更为广泛,决定了基因组的背景变异模式。
      该研究揭示了不同选择模式在遗传变异产生和维持过程中的相对作用。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11/nph.17793
      
    2021-11-01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中国植物园》和《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导论》出版
    本报讯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由研究员黄宏文主编的《中国植物园》 《中国园栽植物志— —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导论》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科学报》 ( 2021-10-18第4版综合).
      时间: 2021-10-18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本报讯 记者从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获悉,由研究员黄宏文主编的《中国植物园》《中国园栽植物志——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导论》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植物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我国现有的161个植物园和树木园的概况,可为中国植物园的建设、管理和发展提供基本的指导信息。《中国园栽植物志——中国迁地栽培植物导论》简述了中国植物园的研究概况,介绍了世界植物园、中国植物园迁地栽培植物的情况。
       《中国科学报》 (2021-10-18 第4版 综合)
       
       
       
      
    2021-11-01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高精度遥感估算出中国森林地上碳储量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鼎湖山站)博士常中兵在研究员闫俊华和王应平指导下,在遥感估算中国森林碳储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通过多源数据(森林清查数据、专项样地调查数据、遥感反演数据)融合研究中国森林地上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采用线性加权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两种方法估算出中国森林地上碳储量分别为7.73 Pg C ( Pg C = 10亿吨碳)和8.13 Pg C 。并基于空间分布规律生成我国森林地上碳储量数据产品,通过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本项研究生成的森林地上碳储量产品具有更高的精度。《中国科学报》 ( 2021-09-24第4版综合).
      时间: 2021-09-24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4版 综合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本报讯(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鼎湖山站)博士常中兵在研究员闫俊华和王应平指导下,在遥感估算中国森林碳储量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遥感》。
      森林在陆地各类生态系统中碳储量和碳汇能力最大,在维持全球碳平衡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也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关注的焦点。而基于森林清查、模型模拟和遥感反演的森林碳储量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研究人员通过多源数据(森林清查数据、专项样地调查数据、遥感反演数据)融合研究中国森林地上碳储量及其空间分布,采用线性加权模型和随机森林回归两种方法估算出中国森林地上碳储量分别为7.73 Pg C(Pg C=10亿吨碳)和8.13 Pg C,并基于空间分布规律生成我国森林地上碳储量数据产品,通过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本项研究生成的森林地上碳储量产品具有更高的精度。
      “为了满足我国未来森林碳汇的科学管理和应对我国‘双碳目标’的科学评估,目前急需摸清我国森林碳储量空间分布和变化规律。”闫俊华表示,该研究结果是优化森林碳汇管理方案的关键资料,是评估我国未来森林固碳潜力的数据基础。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3390/rs13152892
       《中国科学报》 (2021-09-24 第4版 综合)
      
    2021-11-01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