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报道

  • 【中国科学报】研究证实地枫皮保护性回归可行
    地枫皮嫩叶.研究人员在进行野生种群及其生境调查的基础上,成功繁殖了一些苗木,再将部分苗木移植到带土壤的喀斯特斜坡( KSS ) 、喀斯特裸岩( KBR )和非喀斯特丘陵( NKH )生境中,并将其与原分布点的野生地枫皮个体进行对比研究。据实验结果,地枫皮在喀斯特裸岩点表现出强的生长适应性且药用成分含量较高,在被移植到非喀斯特丘陵点时生长表现不佳,在带土壤的喀斯特斜坡点时表现良好,这表明,地枫皮的保护性回归是可行的,此举也为地枫皮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条重要途径。
      时间: 2021-08-23 来源: 《中国科学报》科学网 作者:朱汉斌 文香英
      图1.地枫皮嫩叶;2.子叶期开花;3. 花蕾;4. 果实;5. 长在裸露岩石上的地枫皮。华南植物园 供图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任海与广西植物研究所唐辉课题组等,合作开展地枫皮(Illicium difengpi)的保护性回归研究工作,发现濒危药用植物地枫皮保护性回归的可行性。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保护生物学刊物Global Ecology and Conservation上。
      地枫皮是八角科常绿灌木,又名高山龙、山八角。地枫皮的茎皮和根皮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等功效,是桂龙药膏、桂龙药酒及多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同时,地枫皮叶片浓绿肥厚、嫩叶和幼果红色,树型优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喀斯特地区非常有开发利用前景的野生药用植物。其抗旱性强,主要生长在喀斯特石山山顶的裸岩及半裸岩山地上,林下也有少量分布,因生境退化和过度采挖而面临灭绝威胁。
      研究人员在进行野生种群及其生境调查的基础上,成功繁殖了一些苗木,再将部分苗木移植到带土壤的喀斯特斜坡(KSS)、喀斯特裸岩(KBR)和非喀斯特丘陵(NKH)生境中,并将其与原分布点的野生地枫皮个体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移植在带土壤的喀斯特斜坡点的地枫皮的成活率、株高、茎直径、冠幅和总生物量远远高于另两个点的地枫皮,带土壤的喀斯特斜坡点的地枫皮的繁殖性状也普遍优于另两个点的地枫皮。但是,喀斯特裸岩点的地枫皮不同部位药用成分含量(槲皮素和厚朴酚)高于带土壤的喀斯特斜坡点的地枫皮,带土壤的喀斯特斜坡点的又高于非喀斯特丘陵点的地枫皮。
      据实验结果,地枫皮在喀斯特裸岩点表现出强的生长适应性且药用成分含量较高,在被移植到非喀斯特丘陵点时生长表现不佳,在带土壤的喀斯特斜坡点时表现良好,这表明,地枫皮的保护性回归是可行的,此举也为地枫皮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一条重要途径。
      该研究可以应用于贫困的喀斯特地区石山的生态恢复并产生经济效益。地枫皮的保护性回归也为区域内其他乡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gecco.2021.e01756
      
    2021-08-24
    查看详情
  • 【人民日报-海外版】守护好这颗“绿宝石”
    1956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发消息《鼎湖山发现珍贵自然林》 ,文中写道: “我国十多位植物、农、林、园艺、地理等方面的专家,最近在广州西面的鼎湖山进行了实地观察,确定了这里的占地二千多亩的残存自然林中,有许多生长了.1982年,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鼎湖山,从此每天早出晚归,爬坡越坎,防山火、阻滥伐,足迹遍布鼎湖山的各个角落,直到2017年退休。黄忠良告诉记者,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初,曾有几百个附近村民手提利斧,要进山砍树, “那个年代,村民只知道树木能点柴生火,哪个懂得它们的稀有程度和科研价值?你看着吧,鼎湖山会越来越受到大家喜欢的!
      时间: 2021-08-23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头版头条 作者: 潘旭涛 何欣禹
      1956年12月10日的人民日报第三版。
      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山风光。魏劲松摄(人民图片)
      守护好这颗“绿宝石”(来这里打卡(41))
      65年前,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在广东肇庆鼎湖山建立。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酷暑时节,记者走进位于广东肇庆的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闷热感顿时消解。远处,茂密的常绿阔叶林随山势起伏,勾勒出一条青翠的天际线;路边,高耸的榕树、荷木、樟树舒展枝叶,化身为游人的天然遮阳伞;脚下,几只可爱的小昆虫悄悄爬过,正自得其乐。
      60多年前,有位老人上了鼎湖山,被这里草木葱茏、古树参天的景色所吸引。他就是植物学家陈焕镛,时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1956年6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召开期间,陈焕镛和秉志、钱崇澍、杨惟义、秦仁昌等科学家向大会提出:“请政府在全国各省(区)划定天然森林禁伐区,保存自然植被以供科学研究。”
      随后,中科院会同广东省把原属国营高要林场的17325亩鼎湖山林场单独划出。1956年6月30日,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65年后,这件事被写进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1956年12月10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发消息《鼎湖山发现珍贵自然林》,文中写道:“我国十多位植物、农、林、园艺、地理等方面的专家,最近在广州西面的鼎湖山进行了实地观察,确定了这里的占地二千多亩的残存自然林中,有许多生长了四、五百年的热带和亚热带大树。”
      在位于鼎湖山的中国自然保护区主题展厅里,记者看到陈焕镛生前使用过的打字机,他没有留下更多相关实物,但把守护者的精神传给了后人。
      穿上迷彩服,拎起水壶,一头扎进深山老林……这是黄忠良退休前的日常工作状态。1982年,他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鼎湖山,从此每天早出晚归,爬坡越坎,防山火、阻滥伐,足迹遍布鼎湖山的各个角落,直到2017年退休。他曾采集2万多份植物标本,建立了标本室。今日鼎湖山的保护框架,就是黄忠良担任保护区管理局负责人时带着团队认真划定的。“鼎湖山生物圈保护区分为三个区,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核心区实行全面封山。”黄忠良说,多年来,保护区管理局没砍过一棵树。
      “80后”范宗骥现任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2013年,他从北京林业大学硕士毕业后来到鼎湖山,主要工作是通过野外调查,研究、保护野生动物。野外调查难免遇到危险,有时是猛兽,有时是恶劣天气,或是各种突发情况。可在范宗骥眼里,守山护林,惊喜多于惊险。2016年7月,在野外调查时,范宗骥发现一只体型小巧的鸟正抓住树枝。他定睛一瞧,小鸟眉头有一抹醒目的白色。经过研究分析,这种很少见的鸟被认定为白眉棕啄木鸟,是鼎湖山出现的鸟类新记录。“后来,白眉棕啄木鸟现身的频次越来越多,特别是每年4到7月,它们会来栖息繁育。”范宗骥开心地说。
      自范宗骥参加工作至今,这片保护区增加了15种鸟类新记录,保护区内现有鸟类267种,占广东省鸟类种数的1/2。经过65年精心守护,鼎湖山森林覆盖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主要保护对象——季风常绿阔叶林面积比保护区刚建立时增加50%,物种多样性富集度高,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动物就分别达到54种和59种,被生物学家称为“物种宝库”、“基因储存库”。
      这背后,护林员们功不可没。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护队建于1956年,目前在岗22人,驻扎在8个管护站点。他们常年经受风吹日晒,披霜带露,枕山而眠,日夜护卫着这片山林,也见证着山上的变化。
      15年前,赖仙林加入巡护队。“我刚工作那会儿,巡山时要清理各种捕兽夹,还要阻止一些人上山砍伐。现在,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增强,这类事极少发生了。”赖仙林说。
      在保护区的天湖景区,记者遇到从广西南宁专程来鼎湖山旅游的黄女士一家,她连声感叹:“城市里能保存这么一大片原始森林,不容易,真不容易!”
      打开世界植被图,北回归线绵延的沙漠带上,鼎湖山宛如一颗绿宝石镶嵌其中。65年前,中国在鼎湖山拉开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序幕;65年间,“靠山吃山”逐渐变成了“靠山护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74处,各类自然保护地占国土陆域面积的近1/5。
      黄忠良告诉记者,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初,曾有几百个附近村民手提利斧,要进山砍树,“那个年代,村民只知道树木能点柴生火,哪个懂得它们的稀有程度和科研价值?现在完全不一样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你看着吧,鼎湖山会越来越受到大家喜欢的!”
      
    2021-08-24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拟南芥OXS3家族蛋白参与ABA信号转导调控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博士生肖世民等在副研究员王昌虎和研究员区永祥的共同指导下,发现拟南芥OXS3 ( OXIDATIVE STRESS。家族蛋白在ABA ( Abscisic acid )信号转导中的调控作用。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实验植物学杂志》 。为此,研究人员综合运用CRISPR/Cas9 、酵母双杂交、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和启动子活性检测等多种技术手段,阐明了拟南芥OXS3家族蛋白与ABA信号转导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个相关的模型:当植物未受环境胁迫时, OXS3家族蛋白与AFP1 ( ABI FIVE BINDING PROTEIN。相关论文信息: https : / / doi . org / 10.1093 / jxb/erab237。
      时间: 2021-07-24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科学网 作者:朱汉斌 周飞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的博士生肖世民等在副研究员王昌虎和研究员区永祥的共同指导下,发现拟南芥OXS3(OXIDATIVE STRESS 3)家族蛋白在ABA(Abscisic acid)信号转导中的调控作用。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实验植物学杂志》。
      逆境可诱导植物幼苗的生长停滞,让植物等待有利于生长的条件来临。在拟南芥中,脱落酸ABA是介导该过程的重要信号物质,因此研究ABA信号转导机制不但有助于解析植物的抗逆策略,也可以为优良种质创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研究人员在早期研究中发现OXS3家族蛋白的一些成员在植物响应重金属和氧化还原胁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明确OXS3(OXS3和OXS3-LIKE蛋白:O3L1、O3L2、O3L3、O3L4、O3L5、O3L6)家族中各个蛋白的功能,研究人员对相关基因的拟南芥突变体进行了表型分析。令人意外的是,OXS3家族基因的一些多突变体对植物激素ABA呈现出敏感表型,这意味着OXS3家族蛋白很可能参与ABA的信号转导调控。
      为此,研究人员综合运用CRISPR/Cas9、酵母双杂交、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和启动子活性检测等多种技术手段,阐明了拟南芥OXS3家族蛋白与ABA信号转导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个相关的模型:当植物未受环境胁迫时,OXS3家族蛋白与AFP1(ABI FIVE BINDING PROTEIN 1)互作以减少组蛋白γ-H2A.X在ABI4 (ABA INSENSITIVE 4)启动子上的占位并降低ABI4表达量,从而抑制ABA信号转导。同时,AFPs(包括AFP1)可以加速ABI5降解并与染色质修饰因子抑制ABA响应基因转录,使ABA信号转导途径关闭。
      当植物受到胁迫时,ABA响应蛋白SnRK1(SNF1-related protein kinase 1)能磷酸化OXS3家族蛋白,使它们从细胞核转移至胞质中。当细胞核中的OXS3蛋白减少,γ-H2A.X在ABI4启动子上的占位便随之增加,从而解除对ABI4的表达抑制,激活下游的ABA响应基因表达。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jxb/erab237
      
    2021-08-10
    查看详情
  • 【学习强国】中国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报告出版
    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任海主编、全国44位科研人员参编的《中国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 2011 —。据了解, 《全球植物保护战略》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的国际战略,该战略致力于在全球、区域、国家尺度理解和保护全球植物资源并实现可持续利用,同时提高植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并促进能力建设。该报告可作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生态保护规划和政策、实施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的科学依据,也可供生态、林学、农学、生物学及自然保护与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生院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时间: 2021-07-20 来源: 《学习强国》 作者: 朱汉斌
      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中国科学院共同组织,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任海主编、全国44位科研人员参编的《中国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11—2020)〉进展报告》(中英文)近日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据了解,《全球植物保护战略》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框架下的国际战略,该战略致力于在全球、区域、国家尺度理解和保护全球植物资源并实现可持续利用,同时提高植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并促进能力建设。
      该报告总结了中国履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2011—2020)》的进展。从总体上看,中国在认识和保护植物多样性方面进展较好,在植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和科学普及方面还有待加强。该报告还对中国执行《全球植物保护战略》提出了建议。
      该报告为中国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系列丛书之一,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李春良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张亚平作序。该报告内容也将在今年10月昆明召开的COP15会议期间发布。
      该报告可作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生态保护规划和政策、实施生态保护和恢复工程的科学依据,也可供生态、林学、农学、生物学及自然保护与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生院和高等院校师生参考。
      
    2021-08-10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等揭示豆科系统发育及紫藤族跨大洲演化
    紫藤族毛鸡血藤属的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红锋与美国史密森学会研究员文军指导段磊博士,与英国雷丁大学退休教授Jamie Compton等人合作,在豆科反向重复区缺失类群系统发育及紫藤族跨大洲演化研究上获得进展。该研究认为,锦鸡儿族为杂交渐渗起源,其叶绿体基因组与核基因组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类群,山羊豆族的甘草亚族亦见此现象。生物地理学分析发现,紫藤族起源于晚始新世的中国南部与中南半岛,其中紫藤属在中新世通过白令陆桥迁移至温带北美洲,而澳洲鸡血藤属通过马来群岛华莱士区迁移至大洋洲。《中国科学报》 ( 2021-07-05第4版综合).
      时间: 2021-07-05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4版 综合 作者:朱汉斌 周飞
      紫藤族毛鸡血藤属的花。
      本报讯(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红锋与美国史密森学会研究员文军指导段磊博士,与英国雷丁大学退休教授Jamie Compton等人合作,在豆科反向重复区缺失类群系统发育及紫藤族跨大洲演化研究上获得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分子系统发育与进化》。
      在豆科蝶形花亚科内,某些类群的叶绿体基因组缺失一个反向重复区,它们被称为反向重复区缺失类群(IRLC)。IRLC大约涵盖4族、48属、4000余种。
      早先的研究因缺乏样品、序列数据不足等原因,IRLC的族间和大支间的系统关系不甚明了。研究人员采用叶绿体基因组和部分核基因序列进行建树,重新界定了黄耆族、锦鸡儿族与雀儿豆族。该研究认为,锦鸡儿族为杂交渐渗起源,其叶绿体基因组与核基因组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类群,山羊豆族的甘草亚族亦见此现象。
      紫藤族隶属于IRLC,为热带/亚热带木质藤本植物。研究人员结合分子系统发育和形态学证据,从该族鸡血藤属中分离出一新属——毛鸡血藤属。生物地理学分析发现,紫藤族起源于晚始新世的中国南部与中南半岛,其中紫藤属在中新世通过白令陆桥迁移至温带北美洲,而澳洲鸡血藤属通过马来群岛华莱士区迁移至大洋洲。在随后的更新世,藤萝、多花紫藤以及日本夏藤通过东海陆桥到达日本南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ympev.2021.107235
      《中国科学报》 (2021-07-05 第4版 综合)
      
    2021-08-10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揭示优势树种对喀斯特生境适应机制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汤松波在研究员旷远文的指导下,在优势树种对喀斯特生境的适应性研究中取得进展。对比研究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森林共有优势树种叶片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内在关联性,可为揭示植物对喀斯特生境的适应机制及石漠化植被恢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发现, 15个叶片功能性状在喀斯特和非喀斯特生境下同时具有种间和种内的异质性和均质性特征,生境条件决定了优势树种叶片不同功能性状之间的关联性,优势树种能通过在叶片中直接积累Ca并间接提高有机酸和矿物质含量、显著降低叶片构建成本的策略适应喀斯特生境。
      时间: 2021-07-09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第4版 综合 作者:朱汉斌 周飞
      本报讯(记者 朱汉斌 通讯员 周飞)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汤松波在研究员旷远文的指导下,在优势树种对喀斯特生境的适应性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生态学与进化》。
      喀斯特森林是分布在以碳酸盐岩类岩石和富含Ca2+、Mg2+的钙质土之上的植被生态系统,具有土层薄、土体不连续、保水能力弱、抵御外界干扰阈值低的特点。在我国西南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有诸多共有种均为森林的优势种。对比研究喀斯特与非喀斯特森林共有优势树种叶片功能性状的差异及其内在关联性,可为揭示植物对喀斯特生境的适应机制及石漠化植被恢复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人员测定了贵州省喀斯特和非喀斯特森林18个优势种15个叶片功能性状,并构建了两种生境下不同功能性状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15个叶片功能性状在喀斯特和非喀斯特生境下同时具有种间和种内的异质性和均质性特征,生境条件决定了优势树种叶片不同功能性状之间的关联性,优势树种能通过在叶片中直接积累Ca并间接提高有机酸和矿物质含量、显著降低叶片构建成本的策略适应喀斯特生境。
      该研究为喀斯特森林保护和石漠化植被恢复树种的选择提供了科学证据。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ece3.7832
      《中国科学报》 (2021-07-09 第4版 综合)
      
    2021-08-10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热带退化海岸台地土壤生物多样性恢复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占锋团队在热带退化海岸台地土壤生物多样性恢复研究取得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 。据悉,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吴文佳和博士生况露辉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研究人员利用小良热带海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期植被恢复序列,研究了不同恢复方式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功能恢复的影响。混交林的土壤生物多样性、多度和群落组成已经恢复到与自然林类似的水平,但是桉树人工林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远远滞后。未来恢复实践中应该考虑土壤生物群落的多功能性,加速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协同恢复。相关论文信息: https : / / doi . org / 10.1111 / gcb . 15774。
      时间: 2021-07-12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科学网 作者: 朱汉斌 周飞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占锋团队在热带退化海岸台地土壤生物多样性恢复研究取得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据悉,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吴文佳和博士生况露辉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我国滨海地区存在大面积的海岸台地,由于长期的人为干扰破坏,原生植被早已不复存在,水土流失严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地下土壤生物群落与地上植物群落存在密切的生物学联系,并与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建密切相关。但是以往研究多关注地上植物群落,对于土壤生物群落的恢复动态及其驱动机制关注较少。
      研究人员利用小良热带海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期植被恢复序列,研究了不同恢复方式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发现,经过60年的恢复,乡土树种混交林的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可以恢复到自然林的水平,但是桉林和混交林的土壤肥力还与自然林存在一定差距。混交林的土壤生物多样性、多度和群落组成已经恢复到与自然林类似的水平,但是桉树人工林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远远滞后。
      研究结果表明,乡土树种混交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恢复速度和效果明显优于桉树纯林,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未来恢复实践中应该考虑土壤生物群落的多功能性,加速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功能的协同恢复。
      该研究对于指导热带海岸台地地上—地下协同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111/gcb.15774
      
    2021-08-10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植物调控内质网胁迫诱导细胞死亡新机制获揭示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羊玉花和刘旭副研究员在侯兴亮研究员的指导下,研究揭示植物调控内质网胁迫诱导细胞死亡的新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理学》 。然而持续的或突发剧烈的内质网胁迫都会激活UPR的末端细胞死亡调控途径诱导细胞死亡。研究人员发现在胁迫响应中,一对具有DCD结构域的同源蛋白NRP1 (天冬酰胺富集蛋白)和NRP2作为促生存因子抑制植物细胞的死亡。该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的植物生存策略,即在逆境中,通过不同的转录调控激活NRPs途径抑制细胞死亡信号的传输,使植株在不利条件下提高存活的几率。相关论文信息: https : / / doi . org / 10.1093 / plphys/kiab335。
      时间: 2021-07-29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科学网 作者:朱汉斌 周飞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农业与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羊玉花和刘旭副研究员在侯兴亮研究员的指导下,研究揭示植物调控内质网胁迫诱导细胞死亡的新机制。相关研究近日在线发表于《植物生理学》。
      内质网是细胞内重要的蛋白合成和加工的场所。外界环境胁迫会导致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在内质网中积累,从而引起内质网胁迫。为了恢复细胞的稳态和促进生存,未折叠蛋白响应(UPR)信号通路被激活。然而持续的或突发剧烈的内质网胁迫都会激活UPR的末端细胞死亡调控途径诱导细胞死亡。因此,内质网胁迫应答与逆境中植物细胞命运的最终抉择有着重要关系。
      研究人员发现在胁迫响应中,一对具有DCD结构域的同源蛋白NRP1(天冬酰胺富集蛋白)和NRP2作为促生存因子抑制植物细胞的死亡。在拟南芥中,NRP1和NRP2功能同时丧失可导致细胞死亡加速,使得植株对内质网胁迫诱导剂衣霉素的耐受性降低,对环境胁迫如高盐和高温也更为敏感。表达分析表明,NRP2在内质网胁迫下呈组成型表达,NRP1则可以被迅速诱导上调。
      据介绍,拟南芥bZIP60基因编码一个调控UPR的重要转录因子,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内质网胁迫下,bZIP60通过直接结合NRP1启动子中的UPR相关元件UPRE-I,激活NRP1的表达,而NRP2的转录则不受其调控。同时,bZIP60调控NRP1的表达并不依赖于经典的IRE1a/b介导的mRNA剪切激活途径。
      该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的植物生存策略,即在逆境中,通过不同的转录调控激活NRPs途径抑制细胞死亡信号的传输,使植株在不利条件下提高存活的几率。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b335
      
    2021-08-10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陆—气耦合模拟不确定性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鼎湖山站王琛博士与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合作,量化并降低了数值模型在陆—气耦合模拟中的不确定性。相关研究7月8日在线发表于《大气研究》 。研究人员使用统计学方法选取了常规的参数化方案组合,利用相关变量物理过程的重要性对方案中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对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级并优化高敏感性参数,进而提高了模型的模拟效果。相关论文信息: https : / / doi . org / 10.1016 / j . atmosres . 2021.105761。
      时间: 2021-07-29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科学网 作者:朱汉斌 周飞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鼎湖山站王琛博士与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研究人员合作,量化并降低了数值模型在陆—气耦合模拟中的不确定性。相关研究7月8日在线发表于《大气研究》。
      陆—气耦合是气候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在研究陆—气耦合及其交互效应过程中,由于缺少大尺度的陆面观测数据,数值模型被认为是常用的有效手段。然而,选取不恰当的参数化方案和不准确的参数值都会对数值模型造成很大的不确定性。
      研究人员使用统计学方法选取了常规的参数化方案组合,利用相关变量物理过程的重要性对方案中的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对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级并优化高敏感性参数,进而提高了模型的模拟效果。
      该研究提出的“经验统计—物理过程—参数优化研究范式”,对深入理解气候变化背景下陆—气耦合模式的变化机理具有重大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atmosres.2021.105761
      
    2021-08-10
    查看详情
  • 【中国科学报】豆科系统发育及紫藤族跨大洲演化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红锋与美国Smithsonian Institution研究员文军的指导下,由段磊博士与知名豆科专家、英国雷丁大学退休教授Jamie Compton等人,对豆科“反向重复区缺失类群”系统发育及紫藤族跨大洲演化研究获得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分子系统发育与进化》 。生物地理学分析发现紫藤族起源于晚始新世的中国南部与中南半岛,其中紫藤属在中新世通过白令陆桥迁移至温带北美洲,而澳洲鸡血藤属通过马来群岛华莱士区迁移至大洋洲。相关论文信息: https : / / doi . org / 10.1016 / j . ympev . 2021.107235。
      时间: 2021-06-30 来源: 《中国科学报》 科学网 作者:朱汉斌 周飞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红锋与美国Smithsonian Institution研究员文军的指导下,由段磊博士与知名豆科专家、英国雷丁大学退休教授Jamie Compton等人,对豆科“反向重复区缺失类群”系统发育及紫藤族跨大洲演化研究获得进展。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分子系统发育与进化》。
      在豆科蝶形花亚科内,某些类群的叶绿体基因组缺失一个反向重复区,它们被称为“反向重复区缺失类群”(IRLC)。IRLC大约涵盖4族、48属、4000余种,其中包括被子植物最大的属——黄耆属、模式植物蒺藜苜蓿,以及众多的蔬菜、杂粮、饲料、药材作物,如豌豆、蚕豆、兵豆、鹰嘴豆、苜蓿、甘草等。
      早先的研究因缺乏样品、序列数据不足等原因,IRLC的族间和大支间的系统关系不甚明了,研究人员采用叶绿体基因组和部分核基因序列进行建树,重新界定了黄耆族、锦鸡儿族与雀儿豆族。该研究认为锦鸡儿族为杂交渐渗起源,其叶绿体基因组与核基因组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类群,山羊豆族的甘草亚族亦见此现象。
      紫藤族隶属于IRLC,为热带/亚热带木质藤本植物。该族为亚洲—大洋洲—北美洲间断分布类群,包含了广泛栽培的园林植物紫藤属、南药牛大力、观赏花卉耀花豆等。研究人员结合分子系统发育和形态学证据,从该族鸡血藤属中分离出一新属——毛鸡血藤属。
      生物地理学分析发现紫藤族起源于晚始新世的中国南部与中南半岛,其中紫藤属在中新世通过白令陆桥迁移至温带北美洲,而澳洲鸡血藤属通过马来群岛华莱士区迁移至大洋洲。在随后的更新世,藤萝、多花紫藤以及日本夏藤通过东海陆桥到达日本南部。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ympev.2021.107235
      
    2021-07-02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