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有3000年历史。而国人最早从药用角度认识了牡丹,然后进行栽培观赏。作为药用,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作为观赏植物栽培,也有1600余年之久了。
我国是牡丹的分布、起源、演化的中心,是第一大资源国。而奇怪的是第一位描述牡丹野生种类的人却是一位叫A.Franchet的法国植物学家,他于1886年发表了两个新种,即产自我国的滇牡丹(Paeonia delavayi Franch)和黄牡丹(P. lutea Delavay ex Franch)。据统计中国的牡丹园艺品种总数超过1000多种,我国早在宋代牡丹的栽培就达到了很高的园艺水平,现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品种群。它们不仅在花色、花型、花期早晚等方面有差异,而且在植株的形态,叶的色泽、形状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异。这些丰富的品种类型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在历史的长河中,牡丹如何慢慢演变成今日的样貌?
根据栽培地区和野生原种的不同,中国的牡丹园艺品种可分四个品种类群,即中原品种群、江南品种群、西北品种群、西南品种群。科学家曾一度认为所有品种群的牡丹是单源发生的,即全部都起源于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原生种。近几年,随着对牡丹野生资源的考察鉴定,许多研究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牡丹杂交起源的事实。近代植物学家,将牡丹各种群的起源归纳为3条途径:一是由野生种驯化改良与演化而来;二是由外地品种驯化改良或杂交选育而来;三是以上两种途径的综合,而大部分的品种采取了第三条途径,形成了多起源的历史背景。依据植物形态解剖学、细胞学、胚胎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现认为杨山牡丹(P. astii T.)、矮牡丹(P. suffruticosa var. spontanea)、紫斑牡丹(P. rockii T.)等可能是我国传统栽培牡丹中原牡丹品种群的祖先种;杨山牡丹可能是江南牡丹品种群的祖先种;紫斑牡丹、紫牡丹(P. delavayi)、矮牡丹、四川牡丹(P. decomposita Hand)可能是西南牡丹品种群的祖先种;紫斑牡丹可能是西北牡丹品种群的祖先种。
可以说牡丹是大自然送给我们人类的一份神圣的礼物,在之后的千百年中,经历大自然严酷环境的选择和劳动人民的智慧,牡丹在它的故乡——中国才有了今天统领群芳的局面。
(参考文献:郭绍霞,张玉刚.中国牡丹研究进展.莱阳农业学报.2003,20(2).116~123.)
观赏地点:温室群景区
观赏时间:2013年2月8号——2月26日(2013华南植物园首届牡丹风情节)
(供稿:邹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