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

鱼儿吃了也会醉的巴东醉鱼草

发布日期:2009.09.02 作者:吴兴

   华南植物园高山/极地温室的路旁有两株灌木,枝繁叶茂,叶面翠绿,叶背长满灰白色柔毛,浓密的枝叶掩映着一条条鱼尾般紫红色花序,散发着淡淡的芳香,如此美丽的植物却有着一个令人有点疑惑的名字——巴东醉鱼草(Buddleja hemsleyana)。怎么会叫“醉鱼草”这么奇怪的名字呢?
   原来醉鱼草是马钱科(Loganiaceae)醉鱼草属(Buddleja)植物的统称,原产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醉鱼草这一名称出自《本草纲目》,称古时渔人采其花和叶捣碎投入水中,鱼儿食之皆浮于水面,好似醉酒一般,任由捕捞,故称呼其为醉鱼草,也叫闹鱼花。巴东醉鱼草是醉鱼草属的一种,因其模式标本采自湖北省巴东县而得名。
   醉鱼草的花和叶含有醉鱼草甙和醉鱼草酮甙,对鱼麻醉性强,对人也有麻痹作用,人若误食,会出现头晕,胸闷,四肢麻木等症状。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只要处置得当,醉鱼草也可当中药使用,《本草纲目》亦记载了它的多种药效。
   现代国外园林中大量栽植的醉鱼草属植物,以其花期长,花色丰富且有香气,并培育成许多栽培变种。但在我国园林中却因它的中文名“醉鱼”二字,不敢大量栽植。其实,只要不栽在水边,就醉不到鱼儿,又何必因噎废食呢!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