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18日,中科少年科考队走进鼎湖山保护区开展科学考察冬令营活动。年龄在7-14岁的9名科考队员在保护区导师的带领下,以小小科学家的视角、科学的方法,由浅入深体验大自然和科学研究的魅力,开展科教活动并圆满完成本次科考任务。下面请跟随笔者镜头,一起回顾整个冬令营的精彩时刻吧!
17日上午,简单而热烈的开营仪式在树木园举行,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夏汉平和中科拜尔教育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钟伟兴出席并先后致欢迎辞。少年科考队队员在队旗下庄严宣誓,带着师长们的祝福和期许踏上了为期两天的科考之旅。
下午,导师先在教室介绍了鼎湖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千奇百怪的动植物让队员们惊叹连连,课程结束后,还意犹未尽。随后,导师给小小科学家们布置的第一个任务:五感探秘自然。这是根据五感手册的指引,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主动探索所处的自然环境,寻找并收集自然物,引导学生深度体验,从而增进与大自然的联结。随后,每位队员将最喜欢的一种自然物描绘下来,并跟大家作分享。有会随着光线变色的小叶子,有摸起来滑溜溜的小种子,有尝起来酸酸的酢酱草,有浓郁香味的薄荷叶,还有各式各样的鸟叫声,等等。通过深度体验,才发现大自然是如此神奇。
18日上午,导师带大家从叶片的形态结构开始,体会植物的神奇。
“你心目中的叶子是什么样的?”听完导师的提问,学员各自将答案画在纸上,以椭圆形叶子居多。在详细学习了叶形、叶尖、叶基、叶脉和叶缘这5项叶片形态特征后,大家到户外采集了30多种不同形态的植物叶片,并将印象最深的一种画在纸上,然后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叶片形态特征。通过学习,队员们发现大自然中的叶子如此千姿百态,再次提笔画叶,就知道小小叶片不是只有椭圆形,而且小小叶子还身怀大学问。
在第三个学习任务中,导师继续拓展大家对植物功能的认知,一起探秘能防火的植物——荷木。三个小分队先是围绕“树木的功能”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大家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想到的“功能”画于纸上,画出的防火植物,有智能“喷水”系统,有隔离火源能力等,并对自己创作防火树种作了集中汇报。当大家了解到荷木的防火特性时,不仅感叹植物也有防火的“智能”特性,从而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
下午,少年科考队背上行囊,深入鼎湖山保护区的自然教育探索径完成最后一个科研任务:用底栖生物监测水质。在探索径上,我们偶遇觅食的雄性白鹇,看着广东省省鸟雪白灵动的美丽身影,大家不由得放轻脚步。当经过由荷木构建的防火林带时,9名“小小科学家”走在高大茂密的荷木林下,聆听着鼎湖山老一辈科学家们筛选防火树种的故事,把“用生物方式解决环境问题”这一先进的保护理念印在脑海。
告别荷木林,来到西溪边,队员们拿着小网兜和托盘,互相搀扶走过湿滑的溪石,仔细翻找在水下生活的底栖生物。虽然时值冬季,底栖生物体型较小且不甚活跃,但经过耐心的寻找,大家先后发现了蜻蜓幼虫、摇蚊幼虫、水黾幼虫、石蝇幼虫等多种底栖生物。每一种新动物发现都大大激起学员的探索热情。对照常见底栖生物图鉴,大家在表格上记录自己的小发现并评估水质,顺利完成通过底栖生物监测水质的研究任务。小科学家们通过探索和实验得出实验数据,并评估出鼎湖山拥有非常健康的水体。通过学习,小小科学家们发现,无需通过仪器检测,只要观察水体中生活的各种生物,也能评估水体水质情况。
探索鼎湖山的科学奥秘至此,少年科考队为期两天的鼎湖山科考之旅画上圆满句号,队员们满载丰收,恋恋不舍地与导师告别,并期待不久后便能再次探秘鼎湖山。
中科少年科考队是在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的大力支持下,于2020年11月由广州健康院联合中科院广州地区院所及有关单位成立的。宗旨是推动实施中科院“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的教育理念,每一个科研课题将变身一条条“科考”线路。鼎湖山保护区隶属于中国科学院,一直致力于通过自然资源科普化和科研科普化,融合校本课程,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设计各种类型的探究式科普课程。此次,科学考察冬令营活动,是鼎湖山保护区与中科少年科考队首次合作,带领队员通过科考的方式,学习自然知识,探索自然规律,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科普讲座
老师讲解
野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