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里有一道传承了千年的岭南味道“苹婆果焖鸡”,苹婆果味道如栗子般甜糯甘香,混合鸡肉的鲜香爽滑,让人垂涎欲滴。苹婆是一种著名的岭南本土植物,叶子可以用来包粽子。今天端午节,大家都吃粽子了吧,那你吃的粽子是用什么叶包的呢?
上面说到苹婆果可以做菜,但它的果实目前还是个“宝宝”,要到夏末秋初才能享用,要不咱们今天先来认识认识美貌的苹婆花儿,憧憬一下丰收的希望吧。
地道的苹婆
清明前后,苹婆(Sterculia monosperma)一串串细碎的小花挂在枝繁叶茂的树梢,蔚为壮观。苹婆形似圆锥的花序上着生数朵小花,雌雄同株异花。花梗远比花长,花萼钟状,5裂片在顶端含蓄地合上,花萼初时乳白色,后转为淡红色,形若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小灯笼,精致典雅。一阵风吹来,小花洋洋洒洒地飘落,正可谓“苹婆花开,四月飘雪”。
苹婆为锦葵科苹婆属常绿乔木,其树冠浓密,枝叶茂盛。我初来广州上学的时候,看到有人采摘苹婆叶子,心想“叶子太密了,是应该要疏一疏,管理真精细啊”,直到吃上了苹婆糍粑,这才恍然大悟。苹婆叶大光洁,两广民俗用于包粽子、做糍粑等小吃,食物裹挟着树叶的清香。
苹婆花期一过,树上便长出放射状排列的蓇(gū)葖(tū)果,成熟时,红色天鹅绒般的果荚绽开,露出泛着油光的饱满“黑眼珠”,外观如同狭长的眼睛,因而得名“凤眼果”。
既然凤眼果的名称有了来历,那苹婆又怎讲?《岭南杂记》中对苹婆果实作了精彩的描写,“其皮有数层,层层剥之,始见肉,彼人詈(lì)厚颜者,曰频婆脸。”苹婆又名频婆,苹婆果确实“脸皮比较厚”,又名九层皮。要想吃上美味的苹婆果,得先剥去红色的硬壳再剥去层层的种皮,种仁才是可食用部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美好的东西总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
民间认为苹婆是寓意美好的风景树,人们常常把它种植在房前屋后。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物资匮乏的年代,苹婆是难得的美食,以前我就曾听老一辈人津津有味谈论童年采摘苹婆的无限乐趣。现在的人们好吃的东西太多了,苹婆果渐渐被遗忘。
苹婆不仅是美食,也承载了岭南民间对其的独特理解和文化传统。苹婆果是 “七夕节”必不可少的供品,旧时姑娘们都用苹婆果供奉七仙女,乞求心灵手巧、生活幸福美满。宋人刘克庄曾诗咏七夕节道:“瓜果跽拳祝,喉罗朴卖声。粤人重巧夕,灯光到天明。”苹婆果结实率不高,拜祭时不敷应用,民间常以相似的假苹婆果实为代用品。
姐妹花假苹婆
假苹婆(Sterculia lanceolata)与苹婆是来自同科(锦葵科)同属(苹婆属)的姐妹花,都为岭南乡土树种,它们的开花结果时间颇为相近,种子都能食用,但是假苹婆比苹婆分布更为广泛,在华南山野间很常见,喜生于山谷溪旁,因此苹婆不够用的时候,也常常选用假苹婆这个“替身”。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更不用说是两种树呢。假苹婆和苹婆二者在叶、花、果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苹婆叶呈“长胖型”,假苹婆叶呈“长瘦型”。
假苹婆萼片5枚,仅于基部连合,向外开展如星状,惹得爱花之人在树下流连,啧啧称赞“这淡红色五角星花瓣真漂亮啊”。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原来花儿连花瓣都没有,假苹婆和苹婆的花欣赏的都是花萼,连花瓣都省了,广州的行道树中国无忧花(Saraca dives)也是没有花瓣的。
在大自然中,果实一般没有花儿娇美,但假苹婆是个例外,成熟的红色果子炸开,露出镶嵌其中黑珍珠般的种子,特别抢眼,连花儿都逊色几分。
要分清苹婆和假苹婆,从果也是比较容易分辨的。苹婆每个果内仅有 1-3粒黑色种子,假苹婆每个果内有多达 10粒的黑色种子,种子大小也不一样,一个是鸽子蛋大小,一个是花生米大小。
芬芳的香苹婆
自然生境中的假苹婆又红又野,徐晔春拍摄
植物的世界丰富多彩,还有一种观花、观果两相宜的植物,不仅叶子超美,花儿还自带香气,它就是苹婆属的模式种香苹婆。
香苹婆(Sterculia foetida)又名掌叶苹婆,是一种外来物种,在广州比较少见。香苹婆冬天落尽叶片,休养生息,春天红紫色的花儿在枝头绽放,一边开花一边发叶,红色掌状新叶,聚生于小枝顶端,非常优美。
华南植物园中心大草坪有一栋在古树名木掩映下的岭南园林建筑——办公楼,绿顶白墙的外观,仿中式琉璃坡屋顶,水刷石外墙,它也是广州市历史建筑。办公楼一侧有一株香苹婆,香气缭绕,树枝上还爬满了薜荔藤蔓,仿佛让时光都慢了下来。《中国植物志》说香苹婆花有臭味,香与臭也是见仁见智,个人感觉还比较宜人,捡了地上的落花放在书桌,香了好久。
苹婆、假苹婆、香苹婆,哪一种才是你的“菜”呢?从物质到精神,总有一款苹婆能满足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去华南植物园寻找吧!难道不是吗,植物多样性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观赏地点:
苹婆:园林树木区雕塑径
假苹婆:西门、蕨园·阴生植物区
香苹婆:中心大草坪名人植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