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靡花事了的春末,正是各色姜科花卉陆续开放的季节,它们以低调而热烈的姿态准备迎接灿烂的夏日到来。
姜科花卉正盛放:1大莪术,2艳山姜,3桂草蔻,4益智
升振山姜(Alpinia ‘Shengzhen’)便是其中一种,长着披针形的叶片,一串串弯弯的花序挂着三四十朵小花。花儿的小苞片酷似粉红色的裙子,是那么的迷人;将要开放的花蕾似淡淡的红唇,显得饱满而热烈;盛开的花在黄色唇瓣内夹带对称分布的紫红色条纹,看上去极像一幅艳丽的水彩画。
升振山姜
姜科( Zingiberaceae) 植物的花构造奇特,具薄如蝉翼的花瓣,色彩鲜艳的唇瓣,令人赏心悦目之余也蕴含着植物生存的无穷智慧。升振山姜也毫不例外,它的花序在未开放前由2~3 枚佛焰状总苞片保护着,红色或粉色的小苞片包裹着的小花,这样就可避免虫咬或外力损伤幼嫩的花蕾。升振山姜的花3基数,两性,上位,两侧对称。开放后的小花结构甚为精妙:小花梗绿色,基部与花序轴相连,顶端与子房相接;子房近球形,顶端与花萼及花冠管相连;外层淡粉色如管状的为花萼(包裹着花冠管),内层白色或淡粉色的为花冠管,花冠管顶端具3裂的花冠裂片,花冠裂片也就是真正的花瓣;雄蕊2轮,外轮的2枚侧生退化雄蕊在唇瓣基部形成小齿状,外轮中间的1枚退化雄蕊在进化过程中消失;内轮2枚退化雄蕊融合成1枚具有美丽彩色条纹、斑点和花瓣状的为唇瓣,是花中最美丽的部分;内轮的可育雄蕊1枚,花丝扁平基部与花冠管相连,顶端支撑花药;两个花药室中间夹着的是细丝状物为花柱,花柱的顶端为柱头(受粉的部分),花柱基部连接着子房,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为雌蕊。姜科植物的花努力进化成如此精密的结构,无非是想用显眼的唇瓣吸引昆虫精准降落到可育雄蕊旁边,为其传粉繁衍后代而已。
凹唇姜Boesenbergia rotunda(姜科)花的结构
升振山姜
这种株形优美、花色艳丽的植物,是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高级工程师陈升振先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用草豆蔻(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和小草蔻(Alpinia henryi K. Schum.)进行杂交,经过长期多代分离、筛选和鉴定选育而成。母本草豆蔻于1975年从广东引种,具乳白色小苞片;父本小草蔻于1983年从广西引种,具淡粉红色小苞片。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具较强的丛生性、花序较长、小苞片粉红色的特点,观赏期长,观赏性状和适应性优于亲本,有较高的园林推广应用价值。2009年陈升振先生逝世后,为纪念他对中国姜科科研和保育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姜园工作人员将该杂交种命名为“升振山姜”。(备注:Alpinia katsumadai 和 Alpinia henryi 现在Flora of China 被作为Alpinia hainanensis 的异名处理。)
父本小草蔻(红苞)
母本草豆蔻
作为从事基础研究的植物学科研工作者,一生的研究成果也许不像某些研究领域的那样举世瞩目。他们十年或数十年如一日地重复着观察、记录、选育,才得以培育出一个植物新品种。陈升振先生(1931-2009)用毕生精力,建立了华南植物园姜园,并与科研团队在1976-1994 年间,通过无性选育和杂交育种等方式,先后发现和选育了升振山姜等 20多个姜科花卉新种及品种,并为《中国植物志》《西藏植物志》《广东植物志》姜科的作者之一,共发表研究论文五十余篇。记忆中的老先生高高瘦瘦的样子,操着一口乡音有点重的普通话,为人亲切和蔼,治学却非常严谨,常常看到他戴着宽大的草帽在姜科植物专类园对着研究的植物,一蹲就是一整天。老先生一辈子守着清贫的生活,耐住了寂寞枯燥和不断重复的工作,默默无闻地从事姜科植物的研究,专心致志于姜科科研事业的发展,直到临终前还惦记着他的姜科植物。
左为陈封怀老所长 右为陈升振老先生(陈忠毅提供)
斯人已逝,而花却年年开在清明时节雨纷纷的四月里,又到了升振山姜花开的季节,不禁唤起了我们对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缅怀和思念之情。希望老先生的务实创新精神能代代传承,激励后人培育出更多新品种的花儿朵朵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