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为大家所熟悉,常绿小灌木,枝叶繁茂,嫩叶鲜绿发亮,花洁白芳香,可观叶、观花、闻香、赏果,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喜爱。唐代杜甫著有诗作《栀子》:”栀子比众木,人间诚未多。于身色有用,与道气伤和。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无情移得汝,贵在映江波。”诗中杜甫对栀子满是溢美之词,认为栀子是人间少见的植物花卉,全身都是宝,不但可以提取黄色染料,还可以入药,理气治病;果实经霜变红,枝叶遇雨露而显青翠,透露出江南烟雨的清新,太让人喜爱了,因此把栀子移栽到江边,和江波相辉映,相得益彰。表达了诗人对栀子的极度喜爱与高度赞美之情。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又名黄栀子、水横枝,是茜草科小灌木;主产长江流域各省区;花期花期3-7月;栀子花开,总能勾起许多人野外踏青采摘栀子花的美好回忆。把鲜嫩的花朵采摘放在口袋或枕边,花香沁入肺腑,可安神解烦,让人心旷神怡。资源丰富的山区,栀子花漫山遍野的开,当地人会采摘拿到街市上当蔬菜出售,人们买回去可以烹饪出许多美味可口的佳肴。
据史料记载,在秦汉以前栀子是应用最广的黄色染料,《汉官仪》记有:“染园出栀、茜,供染御服。”说明当时染最高级的服装就是用栀子。长沙汉马王堆出土的染织品其黄色就是由栀子染色获得的。后因栀子染黄耐日晒的能力较差,自宋代以后染黄被槐花部分取代。
大黄栀子(Gardenia sootepensis)与栀子同科同属,亲缘关系很近。但是,栀子是小灌木,花初开时白色,一天后转为淡黄色。大黄栀子则为乔木,高7-10米,花单生于小枝顶端,开黄色花,高脚碟状,芳香;果绿色,椭圆形或长圆形。花期4-8月,在广州大黄栀子比栀子晚半个多月开花,果期7月至翌年4月。大黄栀子产云南澜沧、勐海、景洪、勐腊;生于海拔700-1600米处的山坡、村边或溪边林中。国外分布于泰国和老挝。
据记录,大黄栀子果成熟时可吃,傣族妇女亦用作洗头发。果实入药,有清肝明目、清热利湿功效。也是提取食用黄色素和兰色素的优质原料。
黄栀子花
大黄栀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