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网上植物园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园况介绍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研究队伍 │交流合作 │人才培养 │党建与创新文化 │园林园艺 │科普教育 │旅游服务│信息公开
  站内搜索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规划咨询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研究中心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鼎湖山管理局
支撑部门
科研进展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成果转化
特聘院士
杰出青年
研究员
副研究员
人才招聘
交流动态
合作项目
重要会议
院地合作
科技副职
概况
招生信息
导师介绍
毕业就业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博士后流动站
研究生会
表格下载
党委与纪委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形象标识
文化活动
制度规范
创新文库
园区风貌
物种保育
园林景观
园艺栽培
园林植保
种子交换
苗木推介
科普资讯
互动体验
教育培训
知识传播
科普场馆
媒体扫描
园区简介
地理交通
旅游指南
景点欣赏
游乐项目
配套服务
花讯与展览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成果转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旧版停用>科学研究>科研进展
华南植物园植物繁育系统进化研究获新发现
2018-04-10 | 编辑:scbg | 【大 中 小】【打印 】【 关闭】

 

  自从达尔文以来,雌雄异株的进化一直是进化生物学家关注的焦点。虽然雌雄异株在有花植物各大分支广泛分布,但其物种数目仅占有花植物的7-8%。由于雌雄异株分支经常处于系统发育树的顶端,且相对其雌雄同株的姐妹类群物种相对少,因此,雌雄异株一直被进化生物学家认为是“进化的死胡同”。 

  茜草科玉叶金花属(Mussaenda L.)是重要的园艺植物资源。该属具有丰富的繁育系统类型,被认为是研究性系统进化以及相关生态特征的理想材料。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系统发育与繁殖生物学研究组经过14年的长期研究,完成了对该属植物半数以上种类的性系统和大部分物种的生活型研究;通过全面的采样(70%),基于8个叶绿体基因进行了系统发育关系重建以及性状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各种性系统、生活型对于物种分化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二型花柱是玉叶金花属的原始的繁育系统类型;二型花柱进化到雌雄异株、单型短柱花、单型长柱花;雌雄异株4次独立从二型花柱起源,并两次逆转到两性同型花;雌雄异株和攀援木本是显著相关的,然而仅雌雄异株与快速分化的物种分化率相关,攀援木本对物种分化率没明显影响。研究从两方面驳斥了雌雄异株是“进化死胡同”的假说。该研究同时为玉叶金花属植物园艺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该研究经由华南植物园3位硕博连读博士生邓小芳、陈湜、段婷婷接力完成。其中多位课题组成员和硕士研究生参与了研究工作。项目先后得到国家科技部项目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基金项目的支持。相关研究成果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2018,123: 113-122)上。

        详见: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55790317304633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5004664号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 邮编:510650 邮件:bgs@scbg.ac.cn
电话:020-37252711 旅游咨询热线:020-8523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