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网上植物园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园况介绍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研究队伍 │交流合作 │人才培养 │党建与创新文化 │园林园艺 │科普教育 │旅游服务│信息公开
  站内搜索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规划咨询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研究中心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鼎湖山管理局
支撑部门
科研进展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成果转化
特聘院士
杰出青年
研究员
副研究员
人才招聘
交流动态
合作项目
重要会议
院地合作
科技副职
概况
招生信息
导师介绍
毕业就业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博士后流动站
研究生会
表格下载
党委与纪委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形象标识
文化活动
制度规范
创新文库
园区风貌
物种保育
园林景观
园艺栽培
园林植保
种子交换
苗木推介
科普资讯
互动体验
教育培训
知识传播
科普场馆
媒体扫描
园区简介
地理交通
旅游指南
景点欣赏
游乐项目
配套服务
花讯与展览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成果转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旧版停用>科学研究>科研进展
华南植物园报春苣苔属叶绿体基因组装及高变异区段挖掘的新策略研究取得进展
2018-01-04 | 编辑:scbg | 【大 中 小】【打印 】【 关闭】

 

  报春苣苔属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洞穴植物,具有非常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特有性,是研究喀斯特植物适应性进化和物种形成的理想模式。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冯超博士等人在康明研究员的指导下,以报春苣苔属植物为材料,率先搭建了该属三个完整的叶绿体基因组并进行结构注释,继而提出了两种高变异区段挖掘的新策略。策略一命名为Con_Sea:基于多物种叶绿体基因组的联配结果,找出真正的保守区和变异区(Con_Sea),并开发新的叶绿体标记。结合生信分析及实验验证,我们发现基于Con_Sea区域开发的叶绿体新标记的多态性程度高于传统的基于非编码区开发的标记。策略二简称SACRing:直接从PE RAD-Seq数据中分离并组装出简化叶绿体基因组,并基于各样本叶绿体基因组的共有区段,进行群体遗传或系统发育研究。研究人员采用三个自然群体的21个个体的RAD真实数据,进一步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基于该流程组装的简化叶绿体基因组Contig片段可覆盖完整基因组的一半,变异位点可有效区分三个自然群体的不同个体,并满足群体遗传研究要求。为方便无生信或编程背景的研究者使用,该两种策略均已整合成perl及bash脚本(https:/github.com/scbgfengchao/)。此研究为从非模式植物中大规模获取叶绿体基因组信息提供了新思路,研究开发的分子标记将进一步促进报春苣苔属乃至苦苣苔科的系统发育研究。 

  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U1501211)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501799)等项目资助。相关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BMC Evolutionary Biology上。论文链接:https://bmcevolbio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62-017-1067-z 

图1. 报春苣苔属叶绿体基因组一致性圈图

图2. 报春苣苔属植物叶绿体变异区的属内多态性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5004664号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 邮编:510650 邮件:bgs@scbg.ac.cn
电话:020-37252711 旅游咨询热线:020-8523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