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网上植物园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园况介绍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研究队伍 │交流合作 │人才培养 │党建与创新文化 │园林园艺 │科普教育 │旅游服务│信息公开
  站内搜索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规划咨询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研究中心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鼎湖山管理局
支撑部门
科研进展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成果转化
特聘院士
杰出青年
研究员
副研究员
人才招聘
交流动态
合作项目
重要会议
院地合作
科技副职
概况
招生信息
导师介绍
毕业就业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博士后流动站
研究生会
表格下载
党委与纪委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形象标识
文化活动
制度规范
创新文库
园区风貌
物种保育
园林景观
园艺栽培
园林植保
种子交换
苗木推介
科普资讯
互动体验
教育培训
知识传播
科普场馆
媒体扫描
园区简介
地理交通
旅游指南
景点欣赏
游乐项目
配套服务
花讯与展览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成果转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旧版停用>科学研究>科研进展
华南植物园金钩花发育以及其雄蕊的形态与结构研究获新进展
2017-01-10 | 编辑: | 【大 中 小】【打印 】【 关闭】

  被子植物具有两性花或单性花等多样性的生殖系统,其中单性花的形成是避免自交衰退、促进异交、保持遗传多样性的重要途径,其形成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被子植物进化的机制。番荔枝科是木兰目较原始的类群,花性别在属间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处于被子植物花演化途径中十分关键的位置。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中心阳桂芳博士生在导师徐凤霞研究员指导下,通过对雌雄同株的金钩花花发育及其雄蕊和不育雄蕊的形态与结构的对比研究发现,就形态发生和发育过程而言,雄花属于Ⅱ型单性花发育模式(性器官之一未发生),雌花属于Ⅰ型单性花发育模式(性器官之一败育),说明金钩花为结构上的雄花两性花同株,功能上的雄花雌花同株。雄蕊的开裂组织由隔膜细胞和裂口细胞组成,功能性雄蕊的开裂组织开裂释放花粉,而退化雄蕊的开裂组织不开裂,其花粉不能释放,从而导致不育。金钩花这种花药不开裂或延迟开裂形成不育雄蕊的机制可能是为了促进异株异花授粉。 

  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 (2016,177(9):736-748)上。

金钩花不育雄蕊发育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5004664号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 邮编:510650 邮件:bgs@scbg.ac.cn
电话:020-37252711 旅游咨询热线:020-8523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