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网上植物园 │ English │ 中国科学院
 首页 │园况介绍 │机构设置 │科学研究 │研究队伍 │交流合作 │人才培养 │党建与创新文化 │园林园艺 │科普教育 │旅游服务│信息公开
  站内搜索
园简介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术委员会
学位委员会
规划咨询委员会
组织机构
年报
园大事记
历史沿革
研究中心
管理部门
园艺中心
鼎湖山管理局
支撑部门
科研进展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成果转化
特聘院士
杰出青年
研究员
副研究员
人才招聘
交流动态
合作项目
重要会议
院地合作
科技副职
概况
招生信息
导师介绍
毕业就业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博士后流动站
研究生会
表格下载
党委与纪委
工作动态
学习园地
廉政建设
形象标识
文化活动
制度规范
创新文库
园区风貌
物种保育
园林景观
园艺栽培
园林植保
种子交换
苗木推介
科普资讯
互动体验
教育培训
知识传播
科普场馆
媒体扫描
园区简介
地理交通
旅游指南
景点欣赏
游乐项目
配套服务
花讯与展览
信息公开规定
信息公开指南
信息公开目录
依申请公开
预决算公开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信息公开联系方式
违纪违法举报
科学研究
科研进展
获奖
论文
专著
专利
成果转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旧版停用>科学研究>科研进展
碳专项之“南方典型人工林固碳增汇技术的实验示范”课题顺利通过技术验收
2016-08-18 | 编辑:scbg | 【大 中 小】【打印 】【 关闭】

  8月17日获悉,受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委托,“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总体组会同项目依托单位在北京组织召开课题和子课题验收会。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持的课题“南方典型人工林固碳增汇技术的实验示范”(XDA05070300)参加了此次答辩。 

  验收专家组听取了课题负责人傅声雷研究员的总结报告,审查了相关文档、资料,经质询和讨论,认为课题已完成任务书的各项要求,一致同意通过验收。课题在研期间获得如下成果: 

  科研成果一:分析并估算了我国南方典型人工林的固碳增汇潜力,按时间节点要求提交了不同人工林生态系统乔灌草样方调查、土壤理化特性和土壤微生物分析、土壤碳通量监测、气象环境数据观测等方面的实体数据与图片数据。 

  科研成果二:筛选了16种适宜于我国南方不同区域人工林改造的树种,构建了桉树+林下药用植物、橡胶林下种植经济植物、马尾松人工林伐针补阔、杉木楠木混交、竹林集约经营、云杉林小林窗间伐和防护林混交种植及定期施肥管理等人工林固碳增汇技术和模式;并对技术模式应用前后的固碳增汇和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价。 

  科研成果三:编辑完成了“我国南方典型人工林固碳增汇技术及潜力综合评估报告”和“我国南方人工林固碳增汇技术手册”。建立了7个核心示范区和12个推广示范区。 

  发表学术论文60篇,其中SCI收录31篇;编写专著1部,获授权专利3件。获广东省科技一等奖1项。获批地方标准1项,技术规程2项,获得国家基金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及省部级项目3项。2名课题骨干晋升为研究员,12名晋升为副研究员;培养博士生7名,硕士生13名。 

  课题所属7个子课题也全部通过验收。

课题负责人傅声雷研究员做课题总结报告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05004664号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723号 邮编:510650 邮件:bgs@scbg.ac.cn
电话:020-37252711 旅游咨询热线:020-8523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