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时报》:从“问不倒”丛书和“动手做”这一项目,可以看出在法国是科学家、科普工作者、老师、家长,齐心协力参与科普,他们对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有哪些形式?
陆婉羽:是的,在法国从事科普工作的很多都是各专业的科学家或科学工作者。面向孩子的科普工作可以简单归纳为两大部分:一是学校的科普教育,从幼儿园开始,特别注重教育的趣味性,教学内容和方式比较灵活,比较容易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爱好,而且不与生活脱离;二是博物馆,如巴黎著名的科技城、发现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等,长期地有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孩子的展览及互动活动项目;另外还有一些民间协会,通常是一些科学工作者和科普爱好者自发组织的一些科普活动。
《科学时报》:法国民众对“科普”持怎样的态度?
陆婉羽:在法国,科普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很多家长会很习惯带孩子们去博物馆,参观各种展览,给孩子们讲述,或者与孩子们共同发现、学习。这可能和法国的整个文化氛围有关,博物馆是法国人,特别是巴黎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科学时报》:从《昆虫记》到《自然史》,从法布尔到布封……几百年前,法国本土的博物学家写出了很多闻名遐迩的经典科普著作,当代法国科普图书的现状如何?
陆婉羽:法国青少年科普图书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百科类,主要是图片与文字相结合,以知识传播为主,通常是由科普记者或专业编辑搜集资料编写而成,适合不同年龄层次,这类书相当多,可以说是比较传统的儿童科普图书,当然每个出版社在制作上会风格各异。比如Fleurus,Larousse, Nathan等很多出版社均有出版。以做精美图书著称的马蒂尼尔集团最近推出了发现之旅翻翻书系列和图说动物系列,这两套书均以图片精美独树一帜,我也希望借此次中国之行介绍给国内出版社。
第二类是从孩子兴趣阅读的角度出发,并融合趣味性与科普知识性的科普故事类。如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引进出版的 “迷你苹果科普系列”,就是以对话和讲故事形式,加入幽默插图的科普图书,每本书都是由该专业的科学家执笔。该套书在法国已出版了34册,每年不断有新主题推出,是巴黎科技城的推荐图书。
还有一类是科普小说类。这是一种独特的集文学与科普于一身的科普图书,这类书目前并不多,因为难度很高,要找到有文学创作修养和欲望且有时间的科学工作者并不多,法国专业科普出版社le Pommier推出的“卡菲斯系列”和“植物谜托马斯系列”,可以说是这个领域的先锋,目前这个系列还在慢慢扩大。
作者:杨新美 来源:《科学时报》(2010-8-19 B1 读书周刊)
采访者,杨新美,科学时报读书周刊
受访者,陆婉羽,迪法国际版权代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