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0-03-17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作者: 易芝娜
如何有效地进行生态恢复,是当前生态学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也是我国生态领域的重大需求之一。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便是能选取合适的物种。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易芝娜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取得一项重要科研成果,他们研制的一种物种筛选模型,能更快选出适合生长的植被恢复物种,帮助恢复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最近在英国生态学会功能生态领域期刊Functional Ecology上,发表了这份研究报告。报告中提到,科研人员已开发出一个基于植物功能性状的物种筛选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实际植被恢复中。
快速选种,从两三年加速到一两个月
如何有效地进行生态恢复是当前生态学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也是我国生态领域的重大需求之一。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便是能选取合适的物种。
记者在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了解到,传统研究中,依靠人工经验和长时间的试种来完成此项工作,花费时间长,成功率低,有时甚至需要两到三年时间才能完成一次成功选种。
而基于对同一地域具有相同恢复功能的诸多物种其实在植物功能性状上存在一定相似性,科研人员开发了一个物种筛选模型,即对研究对象所有特征、机理和本质进行数据建模,进行简化筛选,最后选出最合适的物种,从而实现只需1至2个月便能成功选种的目的。
有利生态恢复,速度快,成功率更高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中心助理研究员王琛及副研究员刘楠、刘慧,研究员简曙光、闫俊华等科研人员,以中科院海岛与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实验室为依托,首先根据先前的经验知识,选取了3个已知的适合当地生态恢复的物种,并选取、测量了28个和当地植被恢复相关的功能性状。
然后他们又在全球范围内选取了4个和当地热带珊瑚岛气候条件相似的地区,通过文献阅读和背景调查选取了66个在这些地区适宜生存的物种,并分别测量了这66个物种的28个功能性状;最后,他们将所有功能性状的数值放到模型中去运行筛选,从而筛选出了12个适宜热带珊瑚岛恢复的物种。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种,这12个物种的存活率已在86%-91%之间,这说明它们能够完成恢复当地生态的任务,也证明使用该模型可以实现速度快、成功率高的选种。
这一研究将大大促进植被生态恢复的进程,缩短生态恢复时间。目前,研究人员还基于R语言(用于统计分析的一种表达方式),将该模型开发出一个基于web(全域网)的软件平台:Recovery Plant Species Selection软件V1.0。该平台已经申请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华南植物园为第一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