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19-12-05 来源: 《广州日报》 14版 身边纸 作者:
华南植物园温室全景
金花茶。作者:余峰
杜鹃红山茶。1986年在广东信宜发现。作者:余峰
花叶假连翘。作者:余志满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黄丹彤 通讯员 周飞 摄影报道)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昨日举行“建园90周年纪念活动暨2019科学植物园建设国际研讨会”,纪念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90岁华诞。
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陈焕镛、张肇骞、陈封怀、郭俊彦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创业,以及历代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华南植物园呈现较好发展态势,已在全球3500多个植物园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历经90年的开拓发展,如今华南植物园已发展成为集科学研究、植物保育、知识传播、资源利用于一体的高水平研究机构,同时还成为国家级4A旅游景区。
据介绍,1929年12月4日,中国著名的植物学家陈焕镛在广州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中山大学植物研究所,该所次年更名为农林植物研究所。自1954年隶属中国科学院以来,华南植物园编撰出版了《中国植物志》《中国植被》(主要编写单位)、《广州植物志》《广东植物志》《广东植被》《中国景观植物》等专著433部(卷、册);发表SCI收录论文3420篇;获各类科技成果奖励305次。近10年以来,华南植物园承担科研任务的经费从2009年的6000多万元增长到2018年的2亿多元。
目前,华南植物园由植物迁地保护及对外开放园区、科学研究园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暨树木园3大区组成。
“90岁”特别活动:《丹青·草木·求索——植物科学画展》
为纪念华南植物园90华诞,《丹青·草木·求索——植物科学画展》昨日起在华南植物园2-3号馆开展,这是一个植物科学画展,绘画者来自华南植物园的15位植物科学画家。88幅原作作品聚集一堂,这是一次对70年植物绘画历史的全面展示。画展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主办。展期至12月23日。
华南植物园73岁的退休画师余峰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植物科学画是用绘画形式去描绘和表述植物科学的一种艺术门类。植物绘图由来已久,从最初作为本草的图注、植物种类的识别到近现代的植物分类鉴定,历经千百年的演化变迁,至现代已发展成为科学与艺术完美融合的典范。
中国现代植物科学画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在广州更可追溯到200多年前的广州外销画中为国外植物学家、园艺学家的研究而绘制的植物画,那是中国现代植物科学画的雏形。随着20世纪初中国现代植物科学研究事业的开展,江苏宜兴的冯澄如先生创建了中国现代植物科学画专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植物学画家,他们薪火相传为中国植物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