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华南植物园对榕小蜂物种形成研究取得进展

发布日期:2019.04.26 作者:scbg

 

  以往研究普遍认为榕与榕小蜂是协同进化,共同成种的。然而,榕小蜂不同物种在同一宿主上的发现,说明有些榕小蜂与宿主不是同时进化并协同成种的,具体情形应该更为复杂:榕与榕小蜂形成地理隔离的小种群后,遗传上出现分化,由于榕小蜂世代时间(几个月)远远短于宿主榕树,故榕小蜂成种速度快,出现榕小蜂已经形成新种,但榕树还没有形成新种或只产生新变种的情况。此外,一种外来榕小蜂在新的宿主榕树上定居,与原来种群隔离、分化,进而形成新物种,这样在后一宿主榕树内就有两种亲缘关系较远的榕小蜂共存。榕小蜂新物种还可通过共生细菌( Wolbachia )侵染形成。 

  基于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于慧研究员及其合作者以东南亚广泛分布粗叶榕及其传粉小蜂为研究对象,进行广泛的采样,确定物种种类,并比较其分布特征、亲缘地理和遗传多样性等,结果表明在整个东南亚区域宿主榕树为同一种,传粉榕小蜂有 9 种,其中个是姐妹种,由地理隔离产生,个是宿主转移种,这些物种主要是异域或邻域分布。该研究成果是目前为止在同一种宿主榕树上发现最多的传粉榕小蜂物种,有助于更好理解榕与榕小蜂的物种形成及进化机制。 

  相关研究成果已近期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Molecular EcologyIF=6.131)上。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国际人才计划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mec.15046 

 

    


附件下载: